找个靠谱师傅
学习核心技术
开店少走弯路
一家包子店生意还不错。我经常去买。他的隔壁是一家陕西面馆,比较正宗地道,生意也还可以。
一个卖包子,主要做早上生意;一个卖面,主要做中午和晚上的生意,两人相安无事。
但,突然有一天,平衡被打破了。包子店老板发现,隔壁的面馆也搬出了包子蒸炉,开始卖包子。
你如果是包子店老板,会不会被气死?我估计换谁心里都膈应。性格好斗的老板这时候可能就开始打价格战了。
没有惊喜感
出于好奇,我去面馆买过两次包子。我的想法是,一个面馆敢出来卖包子,一定是有拿手绝活吧,包子一定不错,要不然怎么敢出来挑战呢。
第一次消费过后,总体感觉很一般,包子味道并不出众,甚至是很一般的水平,价格方面也是正常包子价格,整个消费过程没有任何惊喜感。
第二次消费过去问了,但没有买,他的菜单上有七八种馅,只有两种肉包,一个是鲜肉包,一个是酱肉包。我本来想吃鲜肉和酱肉,但他只有鲜肉,酱肉应该是没有备货。于是没买。
两次消费下来,我感觉这个包子摊干不长。包子店老板可以安心了。
我如果是这个包子摊老板,肯定不会这样干。这样摆摊不是卖包子,反而衬托了隔壁包子店的专业,顾客出于好奇也许会购买一次两次,但一对比,发现还是包子店好。自己的出现,让对手在顾客心理变得更加专业了。
很多时候,好不好,只有对比了才知道。所以,大家不要怕竞争,如果是差的同行出现,短期也许会抢一些生意,长期来看,顾客又回来了,还更加死心塌地了。
少而精是出路
我第二次去包子摊购买,看了他的菜单后,有种强烈的撕掉它菜单的冲动:一个小摊子,就那么几笼包子,馅料居然那么多,而且大多都是不常见的素馅。
如果他只有一种馅呢!比如只做最大众的鲜肉包,或者更有发挥空间的酱肉包,我反而会超级感兴趣。少而精,吃肉包就来这里。
为了和隔壁的包子店区别开来,味道上要有差异化,馅可以更多,包子可以做得更大。不要打价格战,但是可以送鲜磨的豆浆。我认为这样做就有很大的胜算,或者至少占稳脚跟。
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包子周转速度快,每个都很新鲜,因为只有一种馅,包子的制作时间也会更快,不用上下找,出餐也会更快,整个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大部分人的思维思维惯性就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你有5种馅,我就10馅,就要比你多。
实际上,某些情况下,少才是竞争力。
一起把市场做大
这位包子店老板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对方是弱鸡,让他自生自灭算了。如果对方是强者,采用的就是少而精的打法,生意也做起来了呢?
我认为也不用担心。
如果自己本身好,就一定有一帮自己的忠诚顾客,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那些死掉的,一定是本身做得不够好,被顾客抛弃了。比如包子店老板为了打退包子摊,就打价格战,打价格战就没利润了,为了减少亏损,就开始偷工减料,最终顾客流失。
有竞争对手来了,我认为首先心态要好,心态好,动作才会不会变形。
有老板可能疑惑,有人来抢生意,心态怎么可能好?
我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我的邻居老乡鸡和大米先生,他们是快餐店,是直接竞争对手。理论上讲,应该打得很激烈吧,尤其是开始接触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老乡鸡是开得比较早的,生意挺好的,每天多七八千营业额。几年后,大米先生来了,就开隔壁。让大家失望了,没有干仗。
结果如何呢?两家店都活得好好的,已经六七年了。
老乡鸡的店长说,大米先生来后了,他们营业额还有些增长,因为来这里吃饭的人多了,反正吃了这家吃那家,换着口味吃。
我自己的例子也是。我店里有款产品之前的竞争对手比较少,这几年,做类似产品的人多了起来。有人抢生意,营业额下滑才对,但事实相反,营业额反而涨了。我的理解是,做的人多了,大家一起把这个市场打开了,更多人做消费者教育了,对这个品类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大家一起受益。
包子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只有一家做,每天来的顾客就这些,毕竟,一个店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店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有一排包子铺呢,每个包子铺都有自己的特色,那影响力就会大很多。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吃早餐的地方,去那里准没错,于是转个弯绕个路也会过来,这家没有就吃那家,那家吃腻了还有其家。于是这个地方的流量就会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受益。
拜师学艺12月项目:瓦香鸡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