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单身:社畜时代的成长漫游&渐趋两级的婚恋选择
作者:裴谕新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单身指的是已达法定结婚年龄而处于未婚或离异状态的人群。根据中国统计口数据以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相关报告显示:2022-2023年,中国已经有2.4亿单身人口。其中作为婚育主体的90后、00后,初婚年龄普遍推迟。《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24.89岁增加了3.78岁。
年轻人所指的单身是不处于婚姻也不处于恋爱之中,是一种情感/亲密关系状态,相应形塑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随着统计学上单身人口的规模化上升,以及现实生活里年轻人婚恋行为的变化,尤其是从被动单身(有婚恋的主观意愿但没有寻找到相应的婚恋对象)到主动单身(没有强烈的婚恋意愿,甚至恐婚恐育),大众媒体和学界开始关注单身议题,试图从很多面向解析单身现象,如“单身歧视”、“婚姻挤压困境”、“单身潮”、 “单身经济”等(刘月等,2023;邢学聪,2017;郑红娥,2022;周旅军、佟新,2023)。美国社会学家Eric Klinenberg所著的《单身社会》,常被用来解释为何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独居人口比例显著上升,主要是因为个人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的提升、城市化与通信技术升级、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值得关注的是,这本书2013年在美国出版,2015就有了中译本。原书标题为“Going Solo”,独居,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包括情感上的安排;中文却翻译成《单身社会》,投射出中国社会对于“单身”所蕴含的婚恋模式变迁的关切。
2011年出现的网络新词 “单身狗”,自嘲中还带有对“脱单”的积极预期;2020年从韩娱演变成年轻人日常用语的“母胎单身”(母单),不强调独身主义,却意味着青年对自我主体性的强调以及理性化的情感处理态度使其难以进入亲密关系(康义金,2021);90后作为中国单身比例最高的社会代,也是目前为止单身期最长的一代,他们既想要恋爱婚姻幸福的一面,又惧怕其风险的一面,因而在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努力维持着一种平衡,维持着现有自洽的生活状态(田丰,2022),是一种基于社会竞争压力与个人价值感与探索欲所形成的理性选择。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中国90后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人均GDP高达32倍的增长,同期美国的人均GDP增长是原来的2.5倍。90后成长在一系列有形的巨大变化之中,从乡村到城市、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通信到视频电话、从公派出国到无所不包的留学中介……他们的物质生活更优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拥有更为丰富的国际游历经验、资讯与视野……对西方了解的越多,他们反而更具有国家与民族认同感,不再像父母辈那样迷恋西方的一切,而回归国潮文化。
当第一批90后就业、创业,父辈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创富传说仍然鲜活,他们却发现那个狂飙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机会的窗口期已然关闭。经济改革停滞,人口红利衰退,GDP增长低于6%且继续下降,产业附加价值率偏低,市场饱和,竞争白热化。90后不再像父母辈一样拥有广阔的机遇,而不得不忍受“996”工作模式(每天早9点一直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和内卷(依靠大量劳动力投入来获得总产量增长但同时边际效益递减)。他们被夹在过高的期待与现实的压力之间:父母曾经不遗余力投资在他们的教育和各种成长体验上,代际家庭关系相比上几代中国人更加民主而紧密,令他们自觉背负起对父母物质与精神双重满足的责任。他们急切地想要回报和照顾父母,这是他们成年之后建立新的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是一个短期很难达成的目标,现实是他们有可能继续依赖父母的经济与家务帮扶才能维持自己生活的平衡,这令他们深受困扰。
他们渴望拥有一定程度上的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爆火的即开型福利彩票是当下这个时代的“暴富神话“,90后比上几代中国人更加依托”彩票消费”来获得即时的娱乐与心理慰籍。同时他们比上几代人更早进入“投资”、“理财”等领域,通过手机软件购买股票、证券、养老型保险,钻研各大平台和商家的优惠政策“薅羊毛”,奉行一种看起来数字技术含量很高的节俭主义,同时拥有各种奢牌与品牌知识,拥有更加风格化的穿着、娱乐消费以及家居。他们力图在自己可把控的物质世界里通过消费获得主体性,定义一种看起来崭新的物质主义——我拜物,我独立,我在消费主义的游戏里清醒而自洽,偶尔沉迷,但我负担得起。
负担不起的部分在哪里?可能是父母辈明示或者暗示的生活轨道: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按部就班的买房、还房贷、结婚、生子。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明确表示不想进入这样的轨道,这意味着他们失去眼下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我定义的物质和精神自由。他们没有动力也不想背负压力去遵循既定的轨道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想要自己心目中的旷野。他们可能会一直拖延自己进入轨道的时间,或者想办法改写未来的轨道——不进入旷野,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轨道。由此,他们拥有了上几代人未曾拥有的漫长的单身期,也是自称为“社畜”的他们,为自己个人的物质与心灵自由所争取的成长漫游。
自称“母单”的90后,基本已确认了自己的生活轨道——不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在我们的访谈中,“母单”不分性别,但男性相对来说带有一种被动感与不确定感,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于儿子的预期里仍包含“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等因素,广东籍尤甚。并非粤文化更加传统,全中国男性后代都未曾逃脱家庭/家族这样的预期,但广东地区的高生育率、多胎子女的现实形成了一种真实的日常氛围,潜移默化形塑着仍然勾连于原有的家庭社会网络中的年轻人。“母单”的90后男,虽然没有动力主动脱单,不认为恋爱就比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更具吸引力,但他们仍会设想自己有一天进入婚姻,因为这是生育唯一合法合规合乎情理的路径。不经大量的恋爱实操就进入婚姻?婚姻生活和关系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对此并未给予想象的空间。
自称“母单”的90后女,更具信念感与松弛感。有人声称自己和异性恋情感绝缘,从未经历所谓的心动,也未曾有人对自己示爱,她们对此坦然,并不认为这有损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更不认为这会导致自己缺乏“女性魅力”而无法建立起积极的性别认同。所谓的“女性魅力”不在她们的词典里,她们更看重自我认同,可以是“特别”/“普通”、“有趣”/“乏味”、“E”/“I”等,可以自恰,可以混乱,但不需要恋爱关系或恋爱经历来定位自己;也有人声称曾经很多人示爱,但她不知道什么是心动,她的心动在于偶像、游戏角色等社会文化产品中,而不是现实里充满缺陷的一眼望穿的人类。她们的信念感,应该归结为近二十年来愈见普及的女性主义浪潮,文化和娱乐市场的“造梦”能力,以及现实生活里破绽百出的异性恋狗血剧。她们的松弛感,来源于父母辈“富养女儿”且很少给予女儿同样的“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家族预期,反而令她们更有空间去追寻自我预期。
“母单”的另外一极是“积极脱单”。父母辈主导的相亲,政府和单位主导的相亲,带有公益性质或者市场属性的婚介机构,带有娱乐性质的相亲节目和平台,爆火的王婆说媒在地拉郎配,交友手机App,自我展示、暴露需求的社媒……积极脱单的90后不惧形式上的传统或现代,泥沙俱下,有病乱投医,逢神必拜,以“刷题”思维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多渠道接触潜在的恋爱/结婚对象。海王/海后从道德洼地走上互联网讲台,大量传授“养鱼”技巧、PUA技巧,情感博主层出不穷。不管是70后、80后、90后、00后都在一个互联网空间里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认知,给予或索取情绪价值,填补、丰富或更新自己的情感策略……情感前所未有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只要目标达成,不要道德说教。
港澳地区由于都市化和市场化的历史更为悠久,单身90后的心态没有这么两极化,要么没有做好婚恋的准备而接受单身社畜的状态,要么在合适的时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尽心尽力给自己和新生家庭创造生活的舒适度、规划看得到的幸福。他们不像内地90后那样对父母辈背负着情感与养老包袱,大环境也削弱了他们对照内地生活所产生的地域优越感,唯一不变的是港人的务实和灵活机动,“北上创业”、“北上消费”让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趋“湾区化”,婚恋选择的地域歧视和壁垒渐趋松动。
限于推文篇幅,本文省略了问卷调查和个案故事的呈现,而试图以精炼的线条勾勒出单身90后在社会内卷化、创富神话不再具备激励意义、个体价值感和物质生活舒适度提高的发展脉络里如何定位自己的婚恋选择。单身在90后的定义里是不处于婚姻也不处于恋爱状态,更多时候是非连续的短暂恋情或情感邂逅,不指向长期关系更不指向婚姻。90后拥有比上几代人更长的单身期,他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间,包括在情感关系建立和维持上更多的尝试和失败。
参考文献
[1]康义金.个体化作用下的“母胎单身”形成机制——以城市青年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1,(12):33-39.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1.0172.
[2]刘月,武松茂,谢超,等.国内外对单身歧视的研究现况与未来初探[J].心理月刊,2023,18(15):218-220.DOI:10.19738/j.cnki.psy.2023.15.066.
[3]田丰.青年婚恋观的形成与抉择[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66-76.
[4]邢学聪.当前“单身潮”现象与政治文化环境的关系[J].智库时代,2017,(14):219+221.
[5]郑红娥.单身经济的发展、特征与趋势[J].人民论坛,2022,(23):122-125.
[6]周旅军,佟新.婚姻挤压困境中青年择偶观念的转变——基于算法下沉的云相亲平台的青年调查[J].青年探索,2023,(06):54-64.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3.06.005.
轮值主编:裴谕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审核:罗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编辑:廖怡芸(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公众号
微信号|marriage-family
投稿邮箱|marriage_family@126.com
论文推介 | 你要知道,这不是一件丑事 :关于老年人“性”的文献综述
论文推介 | 穿越身体的暗夜:多囊卵巢综合征社会医学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