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说好的存款利息不给了?

企业   2024-12-20 18:05   广东  

银行业又有大动作了!


最近,官方出台了一个名为《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倡议》的文件。


条款规定,确保协议期内,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等的调整,能及时体现在按协议发生的实际存款业务中。


文件名和条款细则都看得人云里雾里的,但联系几个关键词:“协议期内”,“利率上限调整”、“及时体现”,很多人都犯起了嘀咕:


难道是说,之后我们的定期存款利率要动态调整了?约定好的存款利息中途还能降低?!


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


首先,先来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本次《倡议》其实是针对少数企业和机构作出规范,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影响的。

要知道企业和机构的存款,和我们普通人的存款是不一样的。

像我们平时去银行存钱,每一笔都是按照当时挂牌的利率来存,而且必须保证存款期间不能提前支取,到期后才会按照约定好的利率来结算。

而文件里针对的“少数企业和机构”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的资金体量足够大,所以银行为了吸收这样大的存款,往往给到一些优惠政策。

像是对公客户可在协议期内的任意时间新存入存款,新增存入资金也执行此前的协议利率。

也就是说,明明是存在银行里的活期存款,但却可以按照定期利率去结算。

这样一来,企业/机构的资金流动性有了,还能锁定未来一定时间的利率,一举两得,但风险都由银行来承担了。


比如说某家公司和银行在五年前签订了一份存款服务协议,里面约定这五年内的一年期利率都按1.75%执行。

但是现在一年期利率已经降到了1.1%,银行实际无法执行该协议,如果要执行,那就必须突破银行内部授权上限,通过手工补息方式违规给客户支付超出自律上限的利息。

这里也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手工补息」

在过去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银行系统给客户结算利息偶尔会出现算错的情况,算错之后,银行就会人工把客户的利息补上。

后来系统漏洞补上了,但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占据存款市场份额,却将手工补息的手段保留下来了。

一直到今年4月开始手工补息才被叫停,而这次的“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其实就是禁止手工补息政策的一个明确执行。

也就是说,之后不管是多大的客户,在服务期限内,如果要新增存款,那就只能按最新的利率走。能接受那就存,不接受那就直接终止协议。

所以此举也被大家形容为,银行单方面撂桌子了。


当然了,这事对于我们正常的存款合同是没影响的,像我们平时已经存入银行的定期存款,不管是三年期还是五年期,都可以按存入时的利率执行到期。

但对于大资金客户来说就真的欲哭无泪了:说好的契约精神呢?银行这不是耍赖吗?这还有王法吗?!



2


说实在的,银行做出这种“耍赖”举动,也属实无奈。

因为银行也是自身难保,实在是负担不起当年承诺的这些高息了。

一直以来银行主要就是靠着“低息高贷”赚钱,先用低利息揽储,再以高息把钱贷出去,一来一回赚差价。

而近年来,为了稳经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了稳房市、降低购房者的持房成本,央行正指导着贷款利率、存量房贷利率逐步下调。

但就算这样,迫于经济下行压力和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带来的影响,大家不仅不敢借贷,反而是不断提前还贷,缩减贷款。


于是依靠存贷款息差赚钱的银行,就只能面对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局面。

截至3季度,银行业的平均净息差已经跌到了1.53%,远低于1.8%的警戒线。


如果净息差进一步压缩,可能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迫于无奈,监管也只能出台这份文件,缓解银行的付息压力。

3


说回到咱普通人,这事本身虽然对我们没啥影响,但这背后透露出的信号我们得清楚。

那就是,利率下行的趋势将会是持续的。

银行为什么“翻脸不认账”呀,那就是知道之后利率还有很长一段下行空间,担心后面净息差会越来越大。

这几年,银行业类似这样的反常举动有不少,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不让存了,存款利率也倒挂了(存期久的利率反而更低),本质上都是因为银行预期未来利率会持续走低。

而就在这周的重要会议上,官方更是时隔14年改变货币政策立场,重提“适度宽松”。


机构都在预测,光明年预计的降息空间就在50个bp以上了。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如果不想财富太快缩水,存款搬家势在必行。

至于搬去哪。银行理财、货基?

其实大部分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的底层资产也是投向存款、债券这些偏固收类资产。在利率下行期,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也都是会跟着下降的。

建议大家还是配置一些可以长期锁息的资产,以抵御利率下行的风险。

比如现在还能买2.5%的固收类增额寿和年金,可以终身锁定接近2.5%复利的收益率。

如果不满足于2.5%的收益,还可以选择红型产品,保底利率接近2%,但加上分红收益,长期irr有机会去到3.5%。

在这之余,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适当配置一些权益类资产。比如股票、指数基金等去博取更高的收益。

毕竟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权益类资产是可能会迎来一波行情的。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在选择权益类资产的过程中,尽量还是去做全球化配置

因为在单一市场中进行投资,会受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周期,面临系统性风险。

以国内的股市为例,哪怕是买10只不同的股票,看似是分散了风险,可一旦A股市场大跌,10只股票大概率会同时大跌。

但如果我们把同样的资产配置在全球股市中,当A股下跌的时候,其它国家的股市未必下跌,甚至还可能大涨,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风险对冲,降低资产波动。


这里只是以股市举例,事实上随着我们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我们的投资理财工具箱里已经出现了很多满足家庭“走出去”需求的理财产品了。

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联系理财师做进一步了解,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1对1家庭资产配置服务

专业的理财师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资产配置方案,并且在后续为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财务管理服务。

1对1免费咨询资产配置
家庭财务分析、资产负债梳理
量身定制家庭理财方案


关注谱蓝君
学习更多保险干货
领取价值800元的粉丝福利

点个“在看”,帮更多家庭摆脱“裸奔”
谱蓝保
❶高性价比的保险方案❷实用的成人、少儿重疾投保攻略 ❸热销产品免费测评、0元定制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