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论文推荐
基于生态空间识别的江苏省域自然风景体系构建
唐晓岚1,2,陈亚琳1,陈庆1,宋天锐1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论文信息
关键词: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 空间分布特征; 生态空间识别; 自然风景体系; 江苏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2022YJA76007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项目(2021LYYB0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生教育管理课题(2019-NIZX-ZD15)。
引文格式:唐晓岚, 陈亚琳, 陈庆, 等. 基于生态空间识别的江苏省域自然风景体系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5): 156-164.TANG X L, CHEN Y L, CHEN Q, et al.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space identification[J].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8(5): 156-164. 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208010.
下面跟学报君一探究竟!
点击下方播放键
收听作者原声论文解读
点击下方播放键
观看视频解读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
唐晓岚,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资源及自然保护地、遗产保护、名山风景史。
第二作者
陈亚琳,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资源及自然保护地、名山风景史。
摘要
【目的】为了全面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风景资源,缓解江苏省自然资源景观破碎化、孤岛化严重及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方法】运用ArcGIS平台空间分析技术,包括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揭示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下“双评价”依据,针对江苏省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脆弱性评价为主导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识别了江苏省的生态空间,将以上结果与江苏省相应的自然地理表征和人文地理表征等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明确了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差异性,为自然风景斑块、廊道、优势区域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确定出江苏省9处自然风景斑块、7条自然风景廊道和2个自然风景优势区域,共同组成了以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为依托,以斑块、廊道、基质为主导的江苏省自然风景体系。【结论】该风景体系通过量化的方式,考虑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将空间概念运用到风景资源的研究中,有助于加强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之间的联系,优化资源整合,营造更适合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保护和发展的景观格局,实现对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建设的有效引导,并为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
本研究以江苏省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中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为依据,多角度、多视角、多因素地对江苏327处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进行综合分析,在国土空间背景下,将省内不同类型的自然风景体系分布现状和地域生态空间相联系,构建江苏自然风景体系,以期为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0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表1 江苏省风景资源保护地基本情况
▲图1 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及其质心核密度分布和可达性特征
1.2 自然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表2 江苏省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地最邻近指数统计
02
江苏省生态空间的识别及自然风景体系构建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脆弱性评价
▲图2 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空间分布
▼表3 江苏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
▼表4 江苏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2.2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与生态空间识别
2.3 江苏省自然风景体系的构建
▲图3 江苏省自然风景体系构成
03
结论
end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好消息
本刊可以扫码购买啦!
内容、音频、图片等来源:论文作者
责任编辑:郑琰燚
微信制作:夏婷婷
如何获取原文?
1.更多精彩敬扫描图片上方二维码请关注南林学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喜马拉雅号、今日头条号
2.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微信的博看网页面
3.原文链接请见于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