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定义(二)

文摘   2024-08-30 19:49   重庆  

形状和位置公差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用来控制零件形状和位置准确性的指标。它们是保证零件功能性和互换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用来控制零件上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公差,主要包括平行度垂直度位置度同轴度等。
 01 平行度  
目的:●控制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平行程度。
原理:●平行度公差限制了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程度。
①“面对面”的平行度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表面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
标注示例: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②“线对线”的平行度
●一个方向: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且平行于基准要素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 1 × t2,且平行于基准要素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2和 0.1在给定的互相垂直方向上,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
●任意方向
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3公差值,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③“线对面”的平行度
公差带为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④“面对线”的平行度
公差带为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02 垂直度  
目的:●控制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垂直程度。
原理:●垂直度公差限制了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程度。
①一个方向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给定方向上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 ,且垂直于基准表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②任意方向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A基准面(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
  03 倾斜度  
目的:●控制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程度。
原理:●倾斜度公差限制了零件表面或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角度。
①“面对线”倾斜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6,且与基准线B(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②“线对面”倾斜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与基准面A(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③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被测线和基准线在同一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与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A-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④面对面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面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与基准面A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40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04 同轴度 
目的:●控制孔或轴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同轴程度。
原理:●同轴度公差限制了孔或轴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
①点的同心度公差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Φ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点的同心度公差。
标注示例:外圆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1,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
②轴线的同轴度公差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Φ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
标注示例:大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8,且与公共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05 位置度 
目的:●控制零件特征相对于基准的位置。
原理:●位置度公差限制了零件特征相对于基准的位置偏差。
①线的位置(任意方向)
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位置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标注示例: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1,且以相对于A、B、C基准表面(基准平面)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②平面或中心平面的位置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面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面的理想位置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标注示例: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由以相对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和基准表面B(基准平面)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06 对称度  
目的:●控制零件特征相对于基准的对称程度。
原理:●对称度公差限制了零件特征相对于基准的对称程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标注示例: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B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07 跳动 
目的:●包括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用来控制零件在旋转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位置偏差。
原理:●跳动公差限制了零件在旋转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位置偏差。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某一固定参考点围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零件和测量仪器间无轴向位移允许的最大变动量,圆跳动公差适用于每一个不同的测量位置。 
①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当被测要素围绕基准线A(基准轴线)并同时受基准表面B(基准平面)的约束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
标注示例:被测要素绕基准线A(基准轴线)旋转一个给定的部分圆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2

标注示例: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
②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面围绕基准线D(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圆柱面内轴向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
③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标注示例:被测面绕基准线A(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圆锥面上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5。
注:圆跳动可能包括圆度、同轴度、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这些误差的总值不能超过给定的圆跳动公差。
 08 全跳动 
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
①径向全跳动
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示例: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间同时作轴向的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测量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基准轴线方向并相对于公共基准轴线A-B移动。
②端面全跳动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标注示例:被测要素围绕基准轴线A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间作径向相对移动时,在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05,测量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轮廓具有理想正确形状的线和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正确方向移动。
以上就是位置公差定义及示例。
内容摘自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工厂虾米
一个工厂机械人的工作与生活;分享一些工厂全安、质量、技术、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