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如何鉴别及治疗形形色色的褐青色痣?

2024-12-01 08:00   上海  

颧部褐青色痣是好发于亚洲人的一种常见色斑。这个病名在国内常用,但在国外通常不这么称呼它。而这个病名反映了这种色斑的典型分布部位和颜色。本文仍以褐青色痣指代本病。今天,我们一起来用案例的方式探讨一下该病的鉴别与诊断。


01.

褐青色痣的分布部位






好发部位:好发于颧骨部位、鼻根、鼻翼、上眼睑外侧、前额外侧。其他部位,如下眼睑,甚至面部以外也可出现。皮疹多为双侧对称分布,也有少量单侧分布的病例报道。

从上图可以看出,颧部最多见,其次是鼻部,然后是双侧前额外侧。

02.

褐青色痣鉴别及诊断






日本的葛西健一郎教授提出的6个多发部位符合临床所见。下面是我个人收集的案例展示及解析。

案例1


典型大面积ABNOM(褐青色痣)。所有典型的6个部位均有典型的灰黑色斑。双侧太阳穴部位也有大面积典型色斑。注意下眼睑、鼻根、鼻翼部位。非大面积褐青色痣,在双侧下眼睑出现色素沉着,容易误诊为黑眼圈。


上面案例的鼻翼处放大观察。对于这位患者的治疗,首选色素性激光爆破治疗。但要注意,该患者肤色偏深,且褐青色痣多数底层伴有明显的红斑,容易色沉,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下图,上面案例的红区图,可见色斑底层明显的红斑。


案例2


该患者褐青色痣的色斑较少,散在对称分布于双侧颧部,双侧前额外侧有大面积符合褐青色痣的斑片。注意容易被忽略的鼻翼小斑。鼻翼处出现色斑的概率仅次于颧部。因此,对于疑似颧部褐青色痣的不典型病例,应仔细观察鼻翼部位。皮肤检测设备对于观察鼻翼部位浅色褐青色痣小斑很有帮助。治疗方面,这位患者,色斑颜色浅,而肤色更深,激光爆破治疗色沉概率很大。终点反应不宜打出瘀点。且治疗间隔时间应当适当延长,建议间隔6个月再进行第二次治疗。

案例3


这位患者的色斑十分典型。在前额等其他部位未见到类似色斑。鼻翼亦可见较明显的灰黑色斑片(下图)。这位患者的色斑明显,肤色较白,激光治疗效果理想,相对不容易遗留色沉。


案例4


褐青色痣合并日光性雀斑样痣(晒斑)。注意鼻根部有片状色素沉着,但不少患者是戴眼镜压迫摩擦导致的色沉,需要与褐青色痣鉴别。晒斑为表皮斑,推荐使用短波长色素性激光治疗。而褐青色痣为真皮斑,推荐较长波长色素性激光治疗。但多数褐青色痣的黑素细胞沉积在真皮浅层。因此,两种色斑均可使用694nm、730nm、755nm色素性激光治疗,而不需要更换波长或设备。

案例5


累及多个部位的小斑型褐青色痣。注意:前额中间、右侧下眼睑亦可见典型褐青色痣小斑皮损。鼻翼处也有。双侧颞部亦可见典型小斑。


案例6


以双侧前额外侧灰黑色斑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褐青色痣。注意:下眼睑部位的典型小斑,左侧鼻翼的典型色斑。在葛西健一郎教授出版的色斑的治疗一书中,把下眼睑部位的色斑描述为“弥漫性”斑片。实际上,弥漫性斑片可见于重度大面积褐青色痣。而对其他病情较轻的,则在下眼睑,还是以小斑为主。

案例7



这是一例颧部色斑不明显,而以鼻翼典型色斑为特点的案例。



左侧鼻翼可见深色斑片,颜色与太田痣接近。双侧对称分布,可确诊为褐青色痣。颜色深,说明这个部位的黑素细胞聚集在真皮深层。在治疗时建议使用长波长色素性激光治疗。

案例8


老年女性,长期不防晒。双侧颧部、下眼睑、鼻根可见颜色偏深褐色斑片,略有融合。本案例提示,紫外线会导致褐青色痣颜色加深。发病年龄越大,晚期的皮疹颜色越深。肤色越深,皮疹颜色越深。治疗上要注意色沉问题,老年人更容易色沉,且色沉后代谢慢,建议治疗间隔尽量延长。

案例9


以往认为,太田痣多数会出现眼巩膜蓝染,而颧部褐青色痣不会。文献中并将这一点作为太田痣与褐青色痣的鉴别点。然而根据我国医生的统计,褐青色痣伴有巩膜蓝染的几率大约为50%。可见,出现眼巩膜蓝染并不是太田痣与褐青色痣的重要鉴别点。

03.

褐青色痣的治疗







MCU全联《光电美容操作规范化精英班》注重光电设备的规范操作与临床经验分享,无论是治疗损容性皮肤病还是色素性疾病,从对仪器选择、参数调节、操作技巧等方面系统教学,强化学员临床实战能力。如果你正好想提升光电美容专业技能及操作技巧,扫下方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MCU全联
中国皮肤美容医生在线学习与交流平台。关注我们,您可以:①与500位国内外专家团同频交流;②专家共识、干货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在行业顶端洞察前沿;③在线报名,学光电美容技术就来这里。更多功能正在解锁中,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