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知识梳理:诗歌中的五类意象(可下载)

教育   2024-11-28 11:01   辽宁  

芦苇课件公众号

2024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大体有五类意象。

一、植物类(14个)

植物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惜别、留恋、祝愿。

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梧桐

凄凉,悲伤。

以草木的萌芽、生长、茂盛来表现生命力、生机美好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发盛衰兴亡之叹

漂泊无定

绿叶

生命,希望;

黄叶

凋零,荒凉

春暖花开

象征生机,希望、美好

花谢花落

象征凋零、失意、挫折、惜春以及对时光或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怀。

梅花

高洁的人格

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古代折柳送别,古诗中也常用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原因有以下几种:

1、柳枝柔弱而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2、“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3、柳树易活,寄托了送行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期望他到了异地后,能够随遇而安,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松柏:孤直,顽强,高洁

《论语· 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刘桢《赠从弟(其二)》:“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3、梧桐:凄凉,悲伤。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用梧桐来抒发凄凉、悲伤的情感,就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代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草:生命力、生机,希望,美好;荒凉,偏僻高恨,漂泊无依 

以草木的萌芽、生长、茂盛来表现生命力、生机美好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欧阳修(采桑子》:“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发盛衰兴亡之叹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张养浩《山坡羊· 丽山怀古》:“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古代诗歌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5、蓬:漂泊无定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随风四处飘转。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般漂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思乡思友的心曲。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6、绿叶:生命,希望;

绿叶可以代表生命力、希望、活力。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7、黄叶:凋零,荒凉

黄叶、落叶象征凋零、衰败,渲染萧瑟的氛围。

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许浑《咸阳城东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8、春暖花开:象征生机,希望、美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秦观《行香子》:“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9、花谢花落:象征凋零、失意、挫折、惜春以及对时光或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怀。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梅花:高洁的人格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的百花,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香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媲美,也不能与身价高昂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一种写照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显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13、竹子。象征人高洁的品格,不畏风霜、孤高刚劲的君子风范。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14、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表达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的《扬州慢》中有: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二、动物类 8个)

动物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

书信,音信。

燕子

美好春光;时光易逝,世事变迁

青鸟

信使

寒蝉

(秋蝉)悲凉凄切

杜鹃

(子规)悲苦,哀怨,凄凉,思乡望归

乌鸦

衰败,荒凉

飞鸟

宁静,和谐

1、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音信。

雁是候鸟,秋去春归。看到大雁,漂泊在外无法回家的游子往往会产生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在诗词中,雁成了思乡怀亲的情感寄托。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鸿雁指代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据《汉书· 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燕子:美好春光;时光易逝,世事变迁

3、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古人往往用其来表达惜春伤秋之感,或用

其来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感伤时事。

表现春光的美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秦观《行香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表现春光易逝,表达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青鸟: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她身旁。所以,青鸟在诗歌中象征信使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股勤为探看。”

4、寒蝉(秋蝉):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许浑《咸阳城东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示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蝉》

5、杜鹃(子规):悲苦,哀怨,凄凉,思乡望归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国的君主,名叫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乌鸦:衰败,荒凉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7、飞鸟:宁静,和谐

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8、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的《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其他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夕阳

(包括:落日、日暮)失落,消沉;

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月亮

思乡思亲,离愁别绪;闲适,静谧

笛声

(包括:羌笛、羌管、芦管)游子、征人思乡怀人

冰雪

困难,环境艰苦恶劣

欢悦,得意

失意,愁苦

漂泊

自由闲适

理想志向

三、其他事物类(7个)

1、夕阳(落日、日暮):失落,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失落,消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纳兰性德《浣溪沙》:“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关城。”

2、月亮:思乡思亲,离愁别绪;闲适,静谧 

在交通工具、通信手段落后的古代,亲人故友的分离往往意味着生离死别,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在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便成了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媒介,相隔两地的挚友亲朋共对一轮明月表明心迹,托月亮将美好的祝愿送给另一方,表达思乡怀人等情思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入水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商山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渲染闲适、静谧的意境

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笛声(羌笛、羌管、芦管):游子、征人思乡怀人

在万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笛声,更容易唤起游子、征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冰雪:困难,环境艰苦恶劣。

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名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

刘桢《赠从弟(其二)》“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李白《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离别祝福

在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及创作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到穷途末路的白头老翁,从礼法森严的庙堂深宅到简陋破旧的酒肆野舍,从

久别重逢的欣喜到生死茫茫的送别,从觥筹交错的宴请到清冷孤寂的独酌,一杯浅浅的酒,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把问姮(héng)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舟:漂泊、自由闲适、理想志向

舟承载了五味人生,尽显众生百态,舟中的所见几乎就是世上风风雨雨的一个缩影。舟是人生不称意的仕子遨游江湖,远离喧器红尘的最终寄托;同时,舟也给

诗人带来成功到达彼岸的希望。逆水行舟的劳累与艰辛,顺流而下的轻松与自由,徜水面时的宁静与安然,都给人一种启示和愉悦。因此,舟也沉淀为一种美学意

象。譬如客帆远水、秋月钓船、野渡舟横等,这些以舟为中心的审美意象,历来都是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典型象征。在千百年的反复歌吟中,舟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诗学语词。

漂泊

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李白《渡荆门送别(其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闲适自由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表达理想与志向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7、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唐代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的《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的《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四、战争类意象(5个)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主要意象有: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的治军有方。后代则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如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五、闲适类意象(3个)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主要意象有:

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东篱。陶渊明的《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完整word及详解答案按照下面方式下载


下载方法一

   直接扫码下载(如下载码过期用下载方法二下载)

下载方法二

1、关注芦苇语文读书芦苇语文读书公众号中回复诗歌意象并点击发送

2、得到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3、点击链接输入提取码,转存到自己的夸克云盘,就可以随时下载了。(如不会运用百度网盘可以观看使用方法视频)



下载方法图示




下载方法视频讲解(请点击下面文字)


百度网盘下载方法技巧讲解(夸克下载与百度相同)

声明:此内容是从网络搜集,并且免费分享,如涉及侵权可以联系我,我会删除相关链接!


资料来源于网络,用于免费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微信:luoyuyuan0116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luoyuyuan0116

往期内容

467、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及答案详解版

468、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2卷)及答案详解版

469、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及答案详解版

470、2024热点素材:中专女生参加阿里数学竞赛分析及运用方法

471、备考2025高考一轮复习:文言实词易错义项过关检测(一)

472、备考2025高考一轮复习:高频文言实词与课内文言文关联过关检测(上)

473、备考2025高考一轮复习:高频文言实词与课内文言文关联过关检测(下)

474、备考2025高考一轮复习:高频文言实词与课内文言文关联过关检测(一)

475、备考2025高考一轮复习:高频文言实词与课内文言文关联过关检测(二)

476、2025届高考热点作文素材:12个热点人物及作文运用范例

477、2025高考一轮复习:必背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练习(上)

478、2025高考一轮复习:必背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练习(中)

479、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病句类)10年真题汇编

480、2025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2024年7月金句、时评、美文精选

481、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手法类)10年真题汇编

482、2024年巴黎奥运会精选作文素材

483、奥运热点素材:倪夏莲:在乒乓世界里演绎她的传奇(主题作文“心怀热爱”导写)

484、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练习+重要知识点归类(一)

485、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练习+重要知识点归类(二)

486、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高频论据集萃:青年+青春

487、齐鲁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考试

488、高考作文一轮复习: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

489、热点作文素材积累:《黑神话:悟空》作文素材及评论

490、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上)

491、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中)

492、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下)

493、2025高考一轮复习:快速有效读懂诗歌精品课件共52页ppt

494、《黑神话悟空》适用作文主题及例句、时评

495、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1题实词专练汇编(上)

496、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1题实词专练汇编(中)

497、高考神仙语句经典用法(适合背诵)

498、落笔即惊艳的40组满分议论文作文论据(适合背诵)

499、画龙点睛的86个主题议论文作文分论点(适合背诵)

500、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501、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迎考卷

502、2025届高三九月份名校联考作文(科技、信息、智能时代思辨性作文)汇编

503、语文教材经典作文素材汇集(上)

504、语文教材经典作文素材汇集(下)

505、高三江苏省八校开学语文联考试题

506、高考50+作文实用技巧(可背优质分论点)

507、高三最新模考速递:湖北省百强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508、高考作文升格——高级词汇、理论名词分析及作文应用实例

509、55个中华古今高分议论文人物素材集锦

51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专题及模拟作文

511、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10月联考

512、2025高考作文专题——选择题审题立意训练1

513、2025高考作文专题——选择题审题立意训练2

514、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10月高三联考

515、福建省百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评语文试题

516、2024.9月名校月考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及默写汇编(可下载)

517、2025届山东省新高考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可下载)

518、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可下载)

519、10月名校月考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及默写汇编(一)(可下载)

520、河北衡水中学2024-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可下载)

521、10月名校月考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及默写汇编(二)(可下载)

522、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523、2025届一轮复习10月名校文言文阅读汇编(一)(可下载)

524、2025届一轮复习10月名校文言文阅读汇编(二)(可下载)

525、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作文反面素材精选(可下载)

526、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专题:适合高考作文的深度名言精选(可下载)

527、2025届高三十一月广深珠三地百校联考(可下载)

528、11月名校月考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及默写汇编2(可下载)

529、2025届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可下载)

更多内容请关注芦苇语文公众号

芦苇语文读书
芦苇语文为了适应大语文时代要求,专门开通了这个“芦苇语文·读书”公众号。特色:1、以中高考大纲所需阅读中外名著为蓝本,精心设计制作精美课件并免费分享。2、选取名家精炼短评,为教学节省备课成本。3、介绍和教学内容相关却常常被忽略的边缘学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