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师专访布林肯,进入“视频号”观看
视频指路:
寒暄 (开头-1:07) 问题一:中美外交文化异同 (1:07-7:18) 问题二:凝视深渊 (7:18-13:25) 问题三:挑战现有秩序?(13:25-20:39) 结尾 (20:39-23:33)
向老师导言:
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距离他的上任已不足三周。这一权力更迭标志着苏联解体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进一步瓦解,多极化的现实主义政治正加速取代其地位。这不仅是自由主义全球化理念的退潮,也是更复杂、更不确定的国际格局开始重塑的历史节点。
布林肯主义:自由主义的余晖
即将卸任的国务卿布林肯,代表了自由主义秩序从巅峰到低谷的一个完整阶段。从1994年至1998年,布林肯担任总统特别助理、战略规划高级主管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撰稿人,为克林顿政府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自由主义秩序的政策文件。这一思想成为贯穿他从副国务卿到国务卿职业生涯的核心,也是拜登外交政策的正统延续。作为拜登的嫡系,布林肯与拜登长达二十多年的共事与友谊,使得“布林肯主义”可以被视为“拜登主义”的核心表达。
然而,随着美国一个政治时代的落幕,我们也需要暂别布林肯主义。其自由主义愿景正被赤裸裸的大国博弈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逻辑所侵蚀。全球化红利逐渐消退,曾经依赖国际化快车的发展机遇成为过去。当下的世界秩序更多被深刻的结构性对抗与分裂所定义,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更显解构的倾向。
不确定性中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权力动态的核心,特别是在特朗普2.0时代,更具对抗性和不确定性的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从贸易战到技术竞争,再到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关系的紧张已经从局部扩展到体系性挑战。布林肯在拜登任期内的多次访华,虽试图缓和两国关系,但成效有限。这种微妙的重构无疑让人怀念一个更具战略稳定性的时代。
2017年,我曾专访布林肯。当时的中美关系虽已出现裂痕,但国内外政策专家普遍对特朗普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认为其比希拉里更容易打交道。那次访谈回顾起来,不仅见证了一个自由主义秩序的逝去,也成为思考中美关系未来的关键参考。
三个底线问题
在2017年的访谈中,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旨在试探中美战略互信的底线:
这些问题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国际秩序深刻重构的背景下。
审慎与清醒: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谨慎与清醒显然比盲目乐观更为重要。在特朗普2.0时代,任何国家若想在全球不确定性中生存并发展,必须在合作与竞争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的裂变,而未来能否从对抗走向共生,取决于各国在战略博弈中的智慧与定力。
自由主义秩序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停滞,而是新一轮权力、规则与价值重构的起点。这一进程既令人不安,也激发思考。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寻找潜在的突破契机。
布林肯(左一)指导我们开“模拟国家安全会议”(Mock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基于迫在眉睫的朝鲜核武器和洲际导弹(ICBM)试射,我们模拟在战情室(Situation Room)开会决议。我们被分为不同政府部门的副职,布林肯一个一个地询问指导咱们,听取我们的想法。相比之下,“模拟国家安全会议”比“模拟联合国”更有意思,议题的讨论和最终的行动联系紧密。先是情报部门向各部门提供分析,国务院和国防部会据理力争,白宫法律顾问提供行动合法性评估,USAID、OMB、议会事务联络部门一环扣一环,战情室的现实运作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