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好友对簿公堂,看法官如何巧解纠纷

民生   2025-01-21 21:57   陕西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诚信原则作为民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朋友之间的借贷是基于良好的信任基础,借钱不还不仅违法还损害个人信誉,致友为敌。近日,旬阳市法院化解了一起昔日好友因借贷对簿公堂的纠纷。



基本案情

原告冯某与被告刘某系多年好友。2022年7月11日,刘某因生意周转向冯某借款5万元,冯某通过银行账户给刘某转账5万元,当日刘某向冯某出具借条,约定借款期限为三个月。借款到期后,冯某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


调解过程

案件受理后,法官考虑到双方是朋友关系,若径直判决会使双方关系彻底破裂,矛盾加深,社会效果亦不佳,调解无疑是化解该案的最好方式。法官当即给双方打电话,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刘某表示,他一直认可借款的事实,只是现在经济困难没有能力偿还,并非故意不还。冯某认为,他与被告是多年好友,当年刘某因做生意资金困难需要周转,他二话没说倾囊相助,现在找刘某还钱,刘某却屡次三番推诿拖延,不讲诚信。


法官了解情况后从调解处理的优势、法律的保障力度、友情的感染和修复等多方面着手开展调解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双方放下心结,最终刘某承诺三个月内偿还冯某借款5万元及利息,双方签订还款协议后握手言和。

旬阳市法院在日常案件办理中,始终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

END

文稿:民庭 陈玲 编辑:张丽

   校对:赵景丽 | 责编:周雅鹏 | 审核:旬阳法院政治部

旬阳法院
讲好法治故事,传递法治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