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的傲慢来源于天皇两个字

财富   电视剧   2024-07-14 10:01   湖南  

《二号首长》任意一章节,请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目录索引

有话在说,请在公众号黄晓阳留言,共性话题我将专文探讨。



中国历史上关于政治制度方面有两大名著,一为《周礼》,一即《唐六典》。

前书为中国先秦时代人之乌托邦,纯系一理想政府的组织之描写。亦可谓是一部理想的宪法。

其最堪重视者,乃为政治理想之全部制度化,而没有丝毫理论的痕迹,只见为是具体而严密的客观记载。

我们读此书,便可想见中国古代人之政治天才,尤其在不落于空谈玄思,而能把一切理论化成具体事实而排列开来之一层。

所以《周礼》虽不是一部历史书,不能作为先秦时代的制度史大体上看,而实是一部理论思想的书,应为讲述先秦政治思想之重要材料。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二讲《唐代·唐代的政府组织》

钱穆先生评价《周礼》,“为中国先秦时代人之乌托邦,纯系一理想政府的组织之描写。亦可谓是一部理想的宪法。”

说《周礼》为中国先秦时代人之乌托邦,显然,钱先生亦认定,这是一部伪托之书,并非周公所作。他也解释了自己为何有此认定,那是因为,这是一理想政府的组织之描写。

钱先生又认定,这是一部宪法。

这确实是一部宪法,而且是人类最早的一部宪法。

我们需要理解,毕竟是三千年前的人类第一部宪法,或许和我们所理解的三千年后的宪法,长像太不一样。

钱穆先生之所以说这是一部理想的宪法,是因为这部宪法事无巨细,极其详尽,涉及衣食住行。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宪法,是因为《周礼》的对象是每一个人,属于根本大法。

相反,《唐六典》的对象,仅仅只是公务员。或许可以认为是一部公务员法。

有关这一点,并没有太多展开的必要,所以略提一提。

接下来,我想讲的是几个汉字。

第一个是礼字。

有关礼字,我以前讲过,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礼字的古写法,左是示,右是豐。所有的示字旁,都与古代的祭祀有关,所以礼字被解释为丰收时的一种祭祀仪式。

关于礼,郭沫若有一段话,“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郭沫若用了”大概“这个词,说明他是一种主观推测。这种推测根据的是逻辑,也包括了后来礼字的衍生义,基本符合礼这个字。

但是,在没有文字之前,已经有了汉语语音。汉语语音到底早于汉字几千年还是几万年,我们早已经无法获知,而汉语语音最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是后来出现文字时的同音字。

汉字的出现,必然遵循汉语语音而来。

而同音字会让汉语语音研究关上大门,死和屎不可能是同一语义,礼和里也貌似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一些同音字,会让任何试图研究汉语语音者钻进死胡同。

然而,世事发展的逻辑,必然不是中国老祖宗将一些表义完全不同的字标注成同一个音,而是这个音在更古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几千甚至几万年后,这个音已经衍生出各种更精准且表义不同甚至语义完全相反的含义。

我坚持认为,在汉字没有出现之前,汉语只有少数的发音,甚至只有同一语调。后来,汉语语音进一步发展,并且日臻成熟完善,开始以音调的变化,区分更精准的语义。

也就是说,不同音调的同一发音,均有一个中心语义。这个中心语义是形而上的,而不是形而下的。此后所有的同音汉字,均是这个中心语义或者说语意群的引申。

我把这个中心语义,称之为音根。

礼这个字的音根是力,一种符合规则的力量。所有发LI音的汉字,都表义为一种符合规则的力量,更进一步引申,就变成了有力量的社会规则。

郭沫若解释礼字时提到仪制一词,仪制,就是规则制度。

再比如立,形而下的理解,是向上的站立。更进一步形而上的引申,就成了立事。比如皇帝之立,太子之立,还有立国、立制,立规等,立都是建立一种规则秩序。

里字,最早不是长度单位,而是一个社会结构单位,百户为里。也就是一个百户的基层社会结构。这是中国社会早期最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一百户的居住地,大约在方圆一里,所以里字引申为一个面积单位,又更进一步成为长度单位。

礼字,就是社会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也就是根本大法,所以,钱先生说,《周礼》是宪法。

第二个是君字。

君字出现相对较晚,相关资料显示,这个词直到商代才出现。商周两代,君字所指,应该属于社会的第二级,即天子属下高官、诸侯等,不是后来所认定的最高级,即君王。

商周两代,社会的最高级,主要称王,或者称天子,从未以君字代称天子者。

要理解君字,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尹字。

目前对尹字的解释,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这个意思比较明确,就是负责治理的人。从又,是指尹的上部分是个又字。又字在甲骨文中,通常是指手旁,即与手相关。又从丿。在甲骨文中,尹没有这一撇,而是一竖,被解释成手杖。手握权杖,自然就是权势的象征,是统治者。

而我感觉,《说文解字》对尹字的解释不够。更进一步,大家或许应该更上溯到门字。门字的甲骨文,是一正一反两个尹。因为门一直是两扇结构,所以,这个门字,一直被认为是两扇门的象形。

我恰恰认为,门字之所以是两个尹,恰恰说明,是君王以下的两位重要官员,一文一武。左为文右为武。古代皇帝上朝,文臣立于左边,武将立于右边。

这种排列结构,恰恰就是一个门字。也就是说,门的左边是文臣,这些文臣,就叫尹。但文臣是一个集体,是一群人。有人说,尹是执笔的人,这种解释也对。

而武将是执戈的人,门的右边,更像一人持戈。

也就是说,门字的准确解释,是左为尹,右为戈。以左尹右戈反推门字,表义就不是两扇门的象形,而是一文一武,也符合中国的阴阳。

君字在尹字下面加了一个口。这个口,便有了两种表义,其一,由上向下,即向尹传达口谕的人,由下向上,即向上陈述的尹。

由上向下传达,传达什么人的口谕?当然是传达天子的口谕,所以,他是天子的代表。这不可能是一群人,而只可能是一个人。这个人,就叫君。

由下向上陈述,这个人,又是尹之上的人。

这个上传下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才是君。

后来引申,君,就是天子的下一级。而尹,则是更为具体的执行者。

这些替天子办事的人,自然就是智者,比如三公一类的人,诸侯自然也是这一类人,他们替天子治理一方,管着所有的尹。

君后来演变成了君王,那是因为诸侯一直称为君。春秋战国称了五百多年,因此成为一种习惯,最高权力者,称君。

君王由此并称,称君不称王,是一种自谦,就像王称为天子一样,表示不敢僭越。

日本学中国文化,没有学好。皇帝不自谦,自称为天皇,一是表达自己高高在上,一是要力压中国的天子一头。日本是天皇,中国是天子,日本显然是想表达,我比你更高一级。

由此,养成了日本文化的傲慢,最终成为整个民族的傲慢无礼。

第三说臣字。

臣的语音是CHEN,这个语音表义是上和下之间存在的一种姿态,即结构关系。主语在下而不在上。后来演变出两个音,还有一个后鼻音,在古代,应该只有一个音。也就是说,今天,所有发音为CHEN或者CHENG的汉字,在汉语语音中,是一个音,音调略有不同,其表义,都与这种上下间的关系相关。

所有与这个音相关的汉字,都存在一个对应状态。比如丞字,表义是副,对应有一个正。臣是臣下,字典解释为奴仆,对应有一个君上,或者君主。奴仆不仅仅是皇帝之仆,也是诸侯之仆,士大夫之仆。是一种上下关系。

成,是君主交待的事务,臣下完成了。城,是一种居住区的完成。

呈,有关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平也”。即呈现之义。但还有一种解释,说呈是程的古字。而程,不是今天所理解的程式程序,而是长度单位。据说是一厘,后来引申为度量衡。

正因为如此,后来度量衡中的重量度量叫称,也叫秤。

而呈演变之后,加禾为程,呈则只留下平义。

这种解释确实有道理。但是,其发言原则却没有体现。要体现上下关系,呈,就是君和臣之间的关系,后来演变成上下关系,轻重关系,大小关系。

这一类关系,就是呈。

再回到臣这个字。明白了这个音所有字都是相互关系关联以后,就更容易理解臣这个字。臣,更多用在属下之义,与君对应。诸侯和天子,是君臣,而诸侯和属下的卿士,又是君臣。是一种两两对应的关系。

封建时代,将所有人与人间的关系,分解成两两对应,君臣是对应之一。君臣父子夫妻,是三组两两对应关系。

相反,今天理解君臣中的君,仅指天子,臣指大臣,狭义了。

说过了臣字,顺便就可以说一说与臣有关的另一个字。

第四说贤字。

贤字,繁体写为賢,甲骨文的上半部分左为臣,右为手,下为贝。贤这个字,古人通常解释为有德的人,但也有人解释为多财的人。

解释这有德之人,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不知德的表义在何处。倒是解释为多财的人,似乎更贴切。问题在于古人视钱财如粪土,认定财损德,但凡世上有财的人,肯定为富不仁。

贤字首先写下的是臣字,显然与臣相关,是臣的一种。右边又有手,说明贤表示一种行为,需要动手,或者说操作,掌握,控制。可见,贤者必然掌握一定的权力。

掌握的是什么权力?与贝有关,即与钱财有关。

贝在下而不在上,可能贝是被控制的对象。也就是说,贤字,并不是有财的人,而是掌财的人。

将这些语义联系起来,贤字的全部语义,自然就出来了,是善于理财者,或者说掌握财政大权的臣。

第五说民字。

民这个字非常特别,甲骨文的民,上部像左眼,下部像一根尖刺类东西。所以,今天有人解释,民在古代指奴,因为奴隶都要被刺瞎双眼。

民字,确实是有盲之义。但不是奴隶被刺瞎双眼。奴隶制社会,恐怕也不会把奴隶刺瞎双眼。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是因为他们可以劳动,替奴隶主创造财富。刺瞎了双眼,还怎么劳动?那就不是奴隶,而是囚犯了。

《说文解字》解释民字,众萌也。

萌其实就是懵懂、盲目。所以,民的字形,确实是眼瞎,但不因为奴隶而被刺眼,是因为愚昧,也就是大字不识,完全没有文化的人,没有文化自然也就没有智识。

民,指的就是文盲。

我之所以特别解释这几个字,说的是古代对人的理解,君明臣贤民昧。

民昧,所以需要教化,历代统治者,极其重教化,原因就在这里。教化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领导,一种控制,一种统治。所以,负责教化的礼部,在古代拥有极高的地位。而今天,倒是不太重教化了。

周公制《周礼》,就是为了完成教化大计。教化的对象是民。

唐制《唐六典》,也在教化,教化的对象,是官。

二号首长目录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一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二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三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四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五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六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刘茗钰城市客厅第001章

点击进入:大亨出世第001章

点击进入:深圳斗牛第001章

点击进入在河之洲第001章

特别提醒:每日看完更新后点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可以及时收到最新章节推送的信息

读二号首长一至九部以及我的更多创作,敬请关注公众号唐小舟全集



黄晓阳
地球就是一大村,世界只有两个人。想做就做,不然就老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