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感受信息社会
第1课 认识在线社会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
第3课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
第二单元 获取在线资源
第4课 进入在线平台
第5课 下载平台资源
第6课 查看资源与文件
第7课 分类整理资源
第8课 共享资源途径
第三单元 体验在线生活
第9课 体验在线应用
第10课 绘制在线生活
第11课 关注网络痕迹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第四单元 开展在线学习
第13课 分解问题步骤
第14 课 在线协作学习
第15课 分享学习成果
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感受信息社会
第1课 认识在线社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在线社会,知道常见的在线社交平台和应用。
2.理解在线社会中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如文字、语音、图片等。
3.学会简单地注册和登录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在线平台账号(在教师指导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在体验在线社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在线社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线社会的利弊,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在线社会的概念和常见的在线社交形式。
2.掌握简单的在线平台注册和登录操作步骤。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明白在线社会中信息的多样性以及如何正确筛选和处理信息。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在线社会中遇到危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连接网络。
2.准备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在线社交平台(如班级优化大师、少儿编程社区等简单且安全的平台)的账号注册页面截图、操作视频等资料。
3.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含图片、文字、动画等元素,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人们在使用手机、电脑进行线上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活动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呀?他们没有面对面,却能一起做很多事情,你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发生的吗?”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认识在线社会。
(二)讲授新课(15 分钟)
1.什么是在线社会(1)教师结合课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在线社会的概念:“在线社会就是通过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人连接起来,大家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娱乐、学习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好像在一个虚拟的大社会里一样。”(2)举例说明常见的在线社会活动,如爸爸妈妈在网上购物、哥哥姐姐在网上学习课程、小朋友们在网上玩一些小游戏等。
2.在线社会中的信息交流方式(1)展示不同形式的信息交流截图,如文字聊天记录、语音消息、发送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都是怎么进行信息传递的。(2)教师总结:在在线社会里,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和别人交流信息,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交流更加丰富和有趣。
3.常见的在线社交平台(1)教师介绍几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常见在线社交平台,如班级优化大师(用于班级管理和学生互动)、少儿编程社区(可以学习编程知识并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等。(2)展示这些平台的界面截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样子和主要功能。
(三)实践操作(20 分钟)
1.教师示范(1)选择一个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在线平台(如班级优化大师),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账号注册和登录的示范操作。边操作边详细讲解每一步骤,包括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等环节,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操作过程。(2)登录成功后,简单展示一下如何在平台内查看信息、发送消息等基本操作。
2.学生实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组织。(2)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在自己的设备(如平板电脑等)上尝试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进行账号注册和登录操作(注:如设备有限,可分组轮流进行操作)。(3)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如输入错误、忘记密码等情况。
(四)讨论与交流(10 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话题如下:(1)在刚才注册和登录在线平台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2)你觉得在线社会好玩吗?为什么?(3)在在线社会里,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强调在在线社会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要文明上网,不发送不文明的语言和图片等。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在线社会的概念、信息交流方式、常见在线社交平台以及账号注册和登录操作等。
2.再次强调在在线社会中要正确使用网络,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文明上网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在线社会的奥秘。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让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登录一次今天操作过的在线平台,进一步熟悉平台的使用。
2.请学生思考一下,除了今天学到的在线平台,还有哪些其他的在线平台是你感兴趣的?下节课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们对在线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在实践操作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和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在线平台的账号注册和登录任务,但仍有少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如对输入设备不熟悉、容易忘记密码等,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个别指导。在讨论与交流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说明他们对在线社会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不过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后续可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智能生活场景和智能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家电等。
2.知道智能设备是如何通过网络连接、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智能功能的。
3.能简单描述智能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展示以及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2.让学生尝试操作一些简单的智能设备(如果条件允许),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探索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智能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智能生活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如隐私保护、过度依赖等,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的智能生活场景和智能设备,并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体会智能生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智能设备通过网络连接、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功能的原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抽象)。
2.引导学生全面看待智能生活,思考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如果有设备条件)
四、教学准备
1.收集与智能生活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2.准备一些常见的智能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供学生观察和简单操作(如果学校有条件提供)。
3.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播放一段展示智能生活场景的视频,视频内容可以包括人们使用智能音箱控制家电、通过智能手表监测健康数据、智能门锁自动识别开门等场景。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看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呀?这些东西和我们平时用的好像不太一样呢,大家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的智能设备和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感知智能生活。
(二)讲授新课(20 分钟)
1.认识常见的智能设备(8 分钟)
o利用课件展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门锁等常见智能设备的图片。
o逐一介绍这些智能设备的功能,例如:
o智能音箱:可以播放音乐、讲故事、回答问题,还能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其他家电。
o智能手表:不仅能看时间,还可以记录运动步数、监测心率,有的甚至能打电话、发消息。
o智能冰箱:能够自动感知食物的储存情况,提醒主人食物是否过期,还可以根据食材推荐菜谱。
o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制冷或制热模式,还能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
o智能门锁:通过指纹、密码、面部识别等方式快速开锁,方便又安全。
o在介绍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如 “你们觉得智能手表的哪个功能最有趣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了解智能设备的工作原理(12 分钟)
o以智能音箱为例,简单讲解其工作原理:
o首先,智能音箱有一个麦克风,它可以接收我们说的语音指令,这就好比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声音一样。
o然后,通过网络连接(就像我们打电话需要电话线一样,智能音箱需要连接家里的无线网络),把接收到的语音指令发送到云端服务器。
o在云端服务器里,有很多的程序和数据,它们会分析我们的语音指令,弄清楚我们想要做什么。
o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云端服务器会给智能音箱发送指令,让它播放音乐、回答问题或者控制其他家电等。
o用简单易懂的示意图在课件上展示智能音箱的工作流程,帮助学生理解。
o类比讲解其他智能设备也大多是通过类似的网络连接、传感器(如智能手表的心率传感器、智能冰箱的食物感知传感器等)来实现智能功能的。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
1.提出讨论话题:“智能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便利,那大家想一想,它有没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事情呢?”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让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3.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予引导和启发。
4.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可能提到的问题如:
o智能设备会不会泄露我们的隐私呀?比如智能音箱一直在听我们说话,会不会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呢?
o我们会不会太依赖智能设备了,要是没有它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呢?
o智能设备要是坏了,会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呀?
(四)实践操作(如果有设备条件,10 分钟)
1.拿出准备好的智能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简单介绍一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让学生分组轮流操作这些智能设备,体验其智能功能,比如让学生用语音指令让智能音箱播放一首喜欢的歌曲,或者用智能手表记录一下自己的运动步数等。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在旁指导,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顺利体验智能设备的功能。
(五)课堂总结(3 分钟)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o我们认识了很多常见的智能设备,有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家电、智能门锁等。
o了解了这些智能设备是通过网络连接、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智能功能的。
o还讨论了智能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2.强调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智能生活的发展,同时要正确看待科技,合理利用智能设备。
(六)课堂练习(2 分钟)
1.出示几道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例如:
o以下哪种设备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播放音乐?( )A. 普通音箱 B. 智能音箱 C. 收音机
o智能手表除了看时间,还能( )(可多选)A. 记录运动步数 B. 监测心率 C. 打电话 D. 发消息
o智能冰箱能自动感知( )情况。A. 食物储存 B. 冰箱温度 C. 室内温度
2.让学生快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对智能生活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在讲解智能设备工作原理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仍有一定难度,后续可以考虑采用更形象、更简单的比喻或实例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如果能有更多种类的智能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体验,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3课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
2.了解这些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功能,如文字处理、图像查看、上网浏览等。
3.学会简单区分不同信息处理工具在处理信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合作学习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工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对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及其基本功能。
2.理解不同信息处理工具在处理信息时的特点差异。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准确分析不同信息处理工具的优势,并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2.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处理工具时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正确的使用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准备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工具实物,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若条件允许),或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制作教学课件,包含相关知识点介绍、图片、视频示例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古代人传递信息(如烽火传信、飞鸽传书等)的图片,提问学生:“在古代,人们是这样传递信息的,那现在我们是怎么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了解
↓
↓
可长按扫码下载电子版打印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3423.html
可长按扫码下载电子版打印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电子版打印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