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个星期六。
岭南粤语吟诵传人,分春馆掌门,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吕君忾老先生,一如往常在家授课。
上午课结束后,吕老说有点累想要休息,同学们扶他至卧房小憩,孰料,这一阖眼竟就此天人永隔。
其时我在北京,于正音群突闻噩耗,难过万分,亦不敢遽信,后从泰勒吴老师处得以证实。
想起过往吕老授课点滴,欢聚片影,历历在目,泪湿眼眶。
欣慰的是,听同学们说吕老是在睡眠中离世的,走时很安祥,按照佛门的说法,这是福德深厚之相,无疾而终。
念佛人在睡眠中去世的不少,而吕老虽非念佛人,常开玩笑自号六毒老人(诗书画烟酒茶),但对佛学亦有所涉猎。
吕老的一生,不是奉献给宗教,而是奉献给了传统文化,奉献给粤语吟诵和诗词书法的教授推广,并与中华吟诵广东中心携手,惠及广大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拜师问学,让粤语这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唐宋古音再放异彩,在悠悠曲韵中绽放出其独具一格的神韵和芳华。
还记得,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吕老受邀到广东卫视春晚的舞台,联袂国乐大典名家及乐团,音诗画演绎《国风·雅颂》,为观众带来充满岭南韵味的节目大餐。
身着汉服的一群孩子在吕老旁用粤语吟诵古诗词,带观众领略诗词意境之美,体会粤韵声腔的古典魅力。
吕老精神矍铄,身着唐装,手持折扇,文质彬彬,风度儒雅,宛如晋宋间人。
节目虽短,却也给不少喜爱粤语吟诵却不甚了解的观众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前推10年,2009年10月,吕老受邀赴京参加国家语委和中央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华吟诵周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专场吟诵演出上亮相,在学术研讨会上撰文,才艺双馨,展现出老一辈名宿学者的风范,其论文仍至今珍藏,时常拜阅,如师面诲,屡有所得。
吕老学问赅博,治学严谨,和气可掬,诙谐幽默,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称呼他为吕爷爷。
成年人在他面前有时确也如同小孩子,因他不管待人处事亦或做学问,其言谈举止足堪楷范,相形之下常感汗颜,也受教良多。
斯贤已逝,音容永存,我们这些后学晚辈此生能够亲炙高师,又何其荣幸。
记得刚认识吕老的时候,有一次去他家拜访,吕老指给我看一块匾,这是他书房的名字,好半晌才认出是篆书“无斋”二字,免不得被数落一番,后得吕老赠其著作和书法,如获至宝。
吕老师教学甚严,学习态度不端者随时有被劝退的可能,而对有志求学者,广开师门,无论资质高下均有机会得其沾溉。
他耿介自持,清廉自守,诗书自娱,怡然自乐,颇有魏晋名士风度。
他对学生十分负责,善于因材施教,学友上交的诗词书法作品无不逐篇认真评点,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课下与众人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民俗、花草、美食、旅游等话题聊起来也都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让人不禁感叹他真是一个万事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吕老以耄耋高龄,燃尽生命余光于教学一线,老先生的学识和人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逝者已矣,诚望家人节哀。
谨以此文祭奠,追忆恩师。
自拟七律藏头诗和满江红词作各一首,附于文末,表达末学“粤声遗宗,再无先师”之心声。
祝吕老一路走好!
祝师学后继有人!
学生刘序谨识。
七律怀君忾恩师 作者:刘序
粤土灵芬植巨槐,声吟六调雅风怀。
遗音嗣响分春馆,宗匠才耽翰墨涯。
再步再趋难再继,无私无虑乐无斋。
先生恸逝长垂涕,师业薪传寄后侪。
满江红 泣别吕师 作者:刘序
讣讯惊闻,悲难抑,中宵不寐。
词馆寂,慧星沉落,曲消声瘁。
曩忆诗书酬学友,门开少长教无类。
情动处,乘兴赋清歌,苍颜醉。
谐谑语,风骨备。
斑驳事,依稀泪。
恨移樽日浅,乏才多愧。
白鹤洞哦苏作赏,水龙吟惜杨花坠。
叹今别,白鹤载杨花,蓬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