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秘书长、广东吟诵团常务副团长刘序老师专程前往首都师范大学拜访中国国学教育学院院长冷卫国教授。冷卫国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研究、赋学研究及古代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古辞赋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辞赋学会常务理事,乐府学会秘书长,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首任理事长。刘序:冷老师您好!临近国庆假期,您的任务十分繁重,后天是举国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么一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我们要出一个国庆特稿,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的专访,感谢您对吟诵事业的大力支持!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成立(前身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您当选为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首届理事长,在此想请您谈谈您对吟诵研究会的未来展望,以及各地吟诵学会、中心的总体情况。冷卫国教授:谢谢刘老师采访,我本人尽管现在担任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的理事长,但这是因为特殊情况特殊原因促成的。原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下边设过吟诵分会,吟诵分会的负责人是北京语言大学的韩经太副校长。后来随着吟诵事业的发展,也因为工作的需要,经乐府研究会同意,设立吟诵研究会。吟诵研究会的成立,经过了充分的讨论酝酿,团结联合了国内吟诵学界的同仁。最后呢,就是在二〇二三年的十一月在浙江召开了第一次吟诵研究会成立大会。当地的领导、赵敏俐老师都作了致辞,我对吟诵研究会的成立过程、学会宗旨等做了说明。赵老师对于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当地的领导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尤其是章剑清副理事长、朱立侠老师,前前后后做了很多的工作。吟诵事业,就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还是很好。全国各地有的省份成立了省里边的吟诵研究会,也有地级市的吟诵研究会。据我所知,像四川这边,有王传闻先生,他成立了四川省吟诵学会。湖南这边主要是曹琴老师,她那边也成立了湖南省吟诵学会。还有苏州的魏嘉瓒先生,他是苏州市原来的政协副秘书长、文化局副局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魏先生这些年一直在为吟诵事业奔波,无偿地教了很多的学员,最近还出了他的新著《吟诵传薪——歌风楼吟诵讲堂教学实录》,我无比敬佩。河南大学的华锋先生在河南教授了很多的弟子,影响很大。扬州大学的刘勇刚先生,也是为推广吟诵不遗余力,华锋、刘勇刚两位先生的辞世对吟诵界可以说是巨大的损失。另外像上海的刘德隆先生,多年无偿地教一些学员学习吟诵。这些成员主要是以一些中小学老师为主,像张妍群老师,她最近还出了一本书——《唐调流韵》。刘序:最近刚好采访了刘先生。冷卫国教授:我也看了你的访谈。刘德隆先生,他是清末小说家、甲骨文学家刘鹗的曾孙,是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雪堂)的曾外孙。罗振玉第一次看到甲骨文,是在刘鹗家里。刘先生家学渊源,根柢深厚。另外上海方面,还有一位让我们永远钦仰的老人,就是陈以鸿先生——他得到过唐文治先生的亲授。其中有一次,好像在一个公开场合,我听陈以鸿先生说过——具体是哪年,是什么场合,我印象非常模糊了,好像五六年前的事吧。大概就是他就读无锡国专的时候,唐文治先生给他们做了一个讲座,他听到了唐先生的吟诵。他说那次对他的震动很大。陈先生说,他听了以后,才发现天下居然还有这么好听的读书调。我说陈先生也很了不起,他秉承师教,在无偿地传授唐调。另外像西安吟诵学会会长魏俊梅老师带领她的团队,也为吟诵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有的时候在公众号上还能看到她组织人吟诵《老子》《论语》等经典。昨天祭孔好像又开直播了啊。魏老师的文笔也很好。另外像辽宁这边,北票市语委办李尚云主任,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大连的吟诵名家张本义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曾是大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兼大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金州博物馆馆长,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书法家协会主席,我记得好像他还有个书院。刘序:连海书院。冷卫国教授:对。我听说为了维持书院,每年的开销很大。2013年张先生出版了一部关于诵读方面的重要著作《吟诵拾阶》,被列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另外像广东这边,一直有很好的基础,尤其是粤调吟诵,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这方面也应该特别祝贺吴军华老师和刘序老师,你们在2014年成立了中华吟诵广东中心。还有惠州吟诵学会胡谭珠老师,特别是这些年来,她的女儿格玥在吟诵方面表现的很突出。格玥从小的时候,就在胡谭珠老师、朱立侠老师的影响下比其他同龄孩子更早接触了吟诵。现在已经成为她这个年龄段的全国的吟诵名人了,也祝愿格玥发展越来越好。广西方面,广西师大陈广林先生也是坚持把吟诵融入在教学工作中。山东方面,像山东省语委办研究员李志华先生,在山东采录时发现了李炳南的雪公调(雪庐老人李炳南老居士吟诵调),李老居士曾在孔府担任秘书长,负责衍圣公的祭祀工作,后来去了台湾,他在台湾有大量的传人。李志华先生吟诵得很好,他的调子醇厚中正,学的就是雪公调。他发起组织的《齐鲁古调经典吟诵》2020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第五届全民阅读优秀项目,获评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先进个人,李老师是山东吟诵界的领军人物。还有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于琮老师,为山东吟诵的采录不遗余力,坚持了多年。福建省那边也推进得不错,闽南语吟诵和粤语吟诵都具备地缘优势,像南平市吟诵学会范素珍会长、彭阳玲秘书长,做得比较好。浙江那边也做得很不错。在我们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吟诵工作部章剑清主任的积极推动下今年八月份在桐庐召开了浙江省吟诵工作会议。越调吟唱传承人、浙派吟诵大家张一平老先生,在去年召开全国吟诵大会时,带领众弟子还进行了精彩的吟诵表演。吟诵事业确实这些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在全国各地也都发展得很好。当然,首都师范大学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像赵敏俐老师领衔,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就中华吟诵的采录和调查整理展开研究工作。这套书也都通过整理出版了[1]。在吟诵界,乃至整个学界反响很大,为吟诵的抢救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另外在吟诵事业的推动当中,我感觉我们应该特别感谢徐健顺先生,他为此坚持了二十年。我始终有这样一个感觉,如果没有徐健顺老师这样一种付出,没有他这样一种大力的辛勤的劳动的话,可能吟诵未必有今天的局面。当然,我说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仅说了我自己的感受。徐教授大力推广普通话吟诵这条路子,大力倡导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我感觉是对的,方言吟诵和普通话吟诵,我始终认为二者并行不悖。我们不应该是此非彼,非要说哪个对,哪个不对。全国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吟诵事业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前辈学人的大力推动和支持,比如叶嘉莹、戴逸、钱绍武、周笃文等先生。以上,拉拉杂杂,信口而谈,也可能不免挂一漏万,还有很多我不了解的情况,请吟诵界的朋友原谅。刘序:您对吟诵界的同仁有什么期许呢?冷卫国教授:首先我本人很惭愧,我这边一方面有教学科研任务,另外我在吟诵方面做的工作很少。但是我希望,而且祝愿各地的吟诵学会,各地的吟诵同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团结更多的吟诵爱好者,把吟诵事业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阶段。因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吟诵工作也有了很好的基础,这是一点。然后第二点呢,我刚才说的,方言吟诵和普通话吟诵这二者之间并行不悖,甚至从吟诵和当前的教育相结合的这个角度上来看,普通话也会而且应当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我们说有方言吟诵基础的地区,像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海南等地,在推广吟诵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把方言吟诵纳入到当地的学校教育当中去,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因为这对保护方言,保存语言的多样性来说,这也都是非常有益的工作。有方言吟诵的地区,其实都应该重视这个方言吟诵、普通话吟诵与教育和教学的结合,能够把吟诵推进到学校当中去。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呢,吟诵研究会成立了,也选举了常务理事、理事啊,而且入选的这些人都是为吟诵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在这方面他们所做的工作卓有成效。虽说学会成立起来了,但学会还有一个长远发展的问题。学会要长远发展,需要把大家聚拢起来,定期研讨问题。所以说,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有规划。看看今年十二月,或者元旦前后,再召开一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共同商量学会下一步发展的事情。另外还有第四点,如果有可能的话,吟诵研究会还要加强和海外的交流,除了团结国内吟诵界的同仁之外,还要加强比如说跟日本、韩国有吟诵传统的这些国家的国际友人之间的各种合作。今年十月,我们吟诵研究会秘书长朱立侠老师还要带团去日本做一个交流。到时候日本还会再来回访。疫情之前我去过日本成武大学,有的日本朋友吟诵得很好。他们有吟诵传统,而且重视传承。那次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有一位日本籍的大学教师,他吟诵的是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我一听他的吟诵调就觉得很雅正。刘序:他们有没有说这调怎么来的?冷卫国教授:据他说大约明代的时候,江浙一带的商人到日本做生意。随之而来的,就是吟诵的传入。刘序:江浙的商人把吟诵带过去?冷卫国:对,因为有些商人至少也读过书,就会把他的这个调子给传过去,这是他的一种说法。所以,我们说,吟诵也由此进入了文化的传播。这个当然需要做专门的考察。我有些具体的记忆也是会有错误的,这个都需要查对。大体上就是这样吧。因为吟诵学会刚刚成立,所以吟诵学会下一步的工作,还需要仰仗学会的各位同仁,大家共同探索,共谋发展。刘序:谢谢冷老师。接着想请教您比较专业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汉语是有声的一种旋律型的语言,它带有天然的这种音乐性的内涵。就此您能否具体谈一下,吟诵和这个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从听众美听这个角度上怎么能够激发他们对吟诵的兴趣点,从而助推吟诵的发展,让人们爱上吟诵呢?冷卫国教授:刘老师您提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先说这个关于美听的问题。确实,目前的吟诵,有的人第一感受说吟诵不好听。甚至有的人说吟诵是一种哭丧调。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有的人内心产生了排斥,这是我们吟诵圈或者吟诵界应该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人感觉不好听。其实,对这个问题,徐健顺老师早就有所回答。我也是听过,好像是他参加哪个会议,他说京戏好不好听?梅兰芳唱的京戏好听,但是你如果说随便从大街上喊一个人来唱京戏,他能好听吗?他的意思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规则,吟诵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才好听。现在有些人不太懂吟诵的规则,或吟诵得不好听,这个也影响了吟诵的传播。另外他的话应该还有一层意思,吟诵也确实有潜在的不美听的这样一种成分在里边。吟诵的美听问题,其实徐健顺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前些年他就呼吁,吟诵需要要有更多的音乐界的朋友,从事音乐专业的老师加入进来,他希望把这个吟诵的美听能往前推进一步,从而促进吟诵的传播和接受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呢,可能由此会带来一个问题——有人就会认为那这还算吟诵吗?这不就是吟诵走向音乐化了?对不对?吟诵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传统的读书调。对吧?既然吟诵是传统的读书调,结果你把它弄得像歌唱一样的美听,那这不就违反了吟诵的本质了嘛。当然,我觉得,美听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不就等于加大了吟诵的难度了吗?对不对?你把吟诵朝着美听发展,然后到了特别好听的时候,那是不是吟诵的难度就特别大?那么如何掌握这个分寸?为了更好的传播,更好的接受,来适度地朝着美听的这个路上走一走,到底走多远才对,这个恐怕需要实践来求证。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社会上有的人,比较反对吟诵的展演。他们立论的出发点,是从吟诵本来的性质这个角度来看待的。他们认为吟诵就是文人在书房当中,在这个学堂当中,在学校当中的一种传统的读书调,是提高自我修为的这样一种读书方式。那你拿出来展演,这不就违反了吟诵的本质了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是这样的——展演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有吟诵的存在。如果说我们不进行展演,大家都各自在自我封闭的读书状态下,自我吟诵、自我欣赏,那这样的话,吟诵的推广和传播就必然会受限。对不对?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展演是为了推广,并没有违反这个吟诵的本质和性质,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至于说吟诵和传统音乐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汉语是天然适合吟诵的。因为汉语是一字一音节,一个汉字对应着一个音节,每个音节当中又有一个比较响亮的元音。而且它又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像这个温州话,它有八个声调,粤语有九个声调。所以说它这个声调的高低起伏就比较多样化。元音比较响亮,它又有丰富的声调。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它是天然的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音高,另一个就是节奏。节奏我们又可以说是旋律,对吧?音乐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汉语的声音形式上恰恰都能得到体现,所以说汉语天然适合吟诵。汉语一吟诵起来,就有类似唱歌的这样一个调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所以,我说,从汉语的语言性质上来说,它和吟诵的关系,是天然的。刘序:像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改编成古琴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阳关曲》)里面的词就用了这首诗,弹唱结合。冷卫国教授:对,所以徐健顺老师他说中国音乐的出路在文人音乐,文人音乐的基础他认为就是吟诵。音乐界的研究者如何看,我不清楚,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有道理的。他认为汉语随时都可以唱。这个你可以通过他的《普通话吟诵教程》找到类似这样的话。所以,我们说吟诵和传统音乐有关系,它的底层逻辑就是由汉语的语音性质所决定,一字一音节,元音响亮,声调丰富,这都是和音乐的要素相对应的。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这个对应关系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说你只要按照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调子一拉长,它的音乐性就体现出来了。我说吟诵是这样的一种基本形态,那么这传统音乐它无非就是在此基础上,更加音乐化一些,经过音乐化的处理,更符合音乐化的审美形态,对不对?你看这个琴曲也好,或者是琵琶弹奏也好,等等,加上乐器的伴奏,器乐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达到更完美的配合。
刘序:吟诵时我们发现如果用现成的曲作为配乐,不太搭,很违和,甚至会带跑所吟的调。既然讲到要上舞台表演,推广展示给大家看,兼顾听觉和视觉,那吟诵要结合传统音乐来专门做这个配乐,对这些编曲配乐人士来说,他们是否也要懂一些吟诵的知识?光有现代乐理知识并不够?冷卫国教授:您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从吟诵的角度来说,必须反对套调。如果套调,就会存在一个倒字的问题,而倒字呢就会带来语义的误差。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你刚才谈到这些专业音乐人士,他们理解了吟诵,或者说学习过吟诵,对吟诵有一定的认知的话,我认为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他在演唱的时候,对音乐文本意义的理解会更加深透一些。而且其实不光是音乐啊,我认为朗诵和吟诵,这二者并行不悖。但是,我也注意到在朗诵界,有的人在朗诵的时候,存在一个夸张过度的问题。这种夸张过度呢,表现在比如声音很高,动作表现很乖张。甚至他们有意地用一些颤音。我就感觉很不自然,所以我认为,音乐界的这些专业人士,包括朗诵界的专业人士,他们如果对吟诵基本规则有所了解的话,对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表演效果也是有帮助的。当下的这种表现形式,朗诵者本人和很多观众都觉得很好,太好了,太有感情了。而我感觉太不自然,自然才是美的最高形态。比方说我也看过有一些朗诵大赛和音乐晚会等,表演者朗诵李白的《将进酒》,还有陆游的《钗头凤》,就存在上述问题。如果他了解吟诵的规则,适当的有所收敛,更自然一些,演出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我的话不一定对,他们可能不认可。对于朗诵和吟诵的关系,我的观点很鲜明,二者并行不悖。我不是说这个高那个低,是此非彼。但是,朗诵适当地吸收吟诵的有益因素,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表演效果。刘序:上海音乐学院杨赛老师出了专著《中国音乐文学》《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您和杨老师可曾有交流,这方面可以说一下吗?冷卫国教授:我们是朋友,有微信。他这些年一直在国内推广传统音乐,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古代的乐谱转化成音乐,了不起。另外在吟诵的推广方面,上海大学和首师大一样,也有一个教育部的“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已经连续办了七届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大会。一南一北,彼此呼应。我多次应邀去做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议。我和刘德隆先生、杨赛教授,还有中南大学的杨雨教授,都担任过评委。刘序:您认为吟诵对写诗填词的积极意义在哪里?冷卫国教授:这个问题,简单点儿说,就是吟诵可以带来诗词创作的内在驱动和内在感知。或者,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就是关于内在声音或内在节奏的问题。这个所谓内在的声音,就是说你在写诗填词的时候,会感受到母语的声音和节奏的召唤,而这是创作者本人在创作过程中才能感受得到的。如果你是一个外国诗人,你在以母语创作诗歌的时候,语言的声音对你也有一种内在的推动。凡是以母语进行创作的每一位作者,都必然受到母语的声音、节奏的影响。无论中外,概莫能外。比方说你是一个以汉语为母语创作的诗人,或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你写出来的诗,都有一个语言的节奏和语言的形式,对吧?比方说英语吧,有轻重音啊之类,汉语它有高低音啊,等等。你写出来的这个文本的声音,和创作时的内在的声音是相对应的。刘序:可以理解为心流吗?冷卫国教授:对,有那个意思,心里边流淌的那个声音。所以说你如果会吟诵,我想对你写诗填词应该有很好的一种驱动性影响。节奏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对你会有一个很强的推动。而这种语感,比如说唐诗宋词所体现出的语感,其实也是通过长期的积淀,历代作者的不断探索,充分证明它的这样一种结构,它的这样一种声音是好听的。像李白的诗、杜甫的诗、白居易的诗、李商隐的诗、周邦彦的词、辛弃疾的词等等,凡是成功的作品,其实对于你语感的训练,是大有好处的。而吟诵,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刘序:我们现在中小学很多语文老师忽视了吟诵或吟诵掌握得不是太好,恰恰将很重要、很精髓的这一部分,也就是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没法传授给学生。冷卫国教授:没错,我的看法,他们实际上仅仅走的是一个意义路线而丢掉了声音路线,基本都是这样。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其教学内容大体上就是认字写字,组词解词,归纳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就是走着这样一个的路子。考试也是做阅读理解。他把声音这条线给丢掉了,老师也不会。所以说古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老师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因为他丢掉了声音这条线,仅有意义,可是意义也有一个问题啊,第一,你给小孩讲意义,小孩的专注力也有限。第二,意义有时候对小孩很抽象。但是,你如果通过声音路线,他马上可以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建立。所以我认为很可惜,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丢掉了声音这个路线,单纯走的是一个意义路线。我这么说,可能有些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朗读,有大声读,有表情的读,有背诵,怎么就不走声音路线了?我想说的是,朗读的声音和吟诵的声音还是不一样的。刘序:您曾出国做访问交流,日韩等国教授学生们诵读唐诗宋词用的也是吟诵方式。冷卫国教授:是这样的。可以看一下徐健顺教授赴韩国采录的纪录片。刘序:我们知道您在1995年攻读博士时的导师是山东大学教授,原中国赋学会会长、中国辞赋家协会荣誉主席龚克昌先生[2],龚老师是新中国解放后最早从事辞赋研究的人。您对辞赋学也是有极深的研究,著有《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先秦汉唐诗赋论稿》,主编了《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中国历代海洋文学经典评注》、《传统经典与国学教育研究》等,合著了《全汉赋评注》、《汉赋新选》等。我们学练吟诵,入门往往从篇幅较短的诗词开始。但是如果说有了一定的吟诵基础,进一步深入的话,也需要掌握篇幅较长的辞赋的吟诵。对此想请教您,怎样吟诵才能更好读出赋体文的文气和神韵出来,这里面有没有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冷卫国教授:是的,龚老师是陆侃如先生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当年写的毕业论文就是汉赋研究。陆侃如先生的导师是梁启超先生。确实,赋这种文体,它的基本性质,在班固《汉书•艺文志》里讲得很清楚,“不歌而诵谓之赋”。就是不歌唱,而是以诵的形式,这是赋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的性质。通过这样一个基本的性质,我们能够看出来,赋确实和诵有天然的联系。当然这种诵的调子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据文献也看不出来。但是可举几个例子吧,汉代有个文人叫王褒,娱侍太子,太子喜欢他的诵读,也喜欢让后宫贵人左右诵读王褒的《甘泉》及《洞箫》赋。很显然诵的调子应该是比较好听的[3]。汉宣帝很重视经学文学,当时组织人编修武帝故事,讲论群书,有个九江被公因能诵读《楚辞》为宣帝赏识而被召见进宫[4]。再有一个呢,直至隋代,楚辞这个调子还存在。有一个和尚,释道骞,他也会诵楚辞,撰写了《楚辞音》这部研究楚辞音韵的著作[5]。所以说这些情况都说明一个问题,赋是用来诵的。刘序:这种诵读辞赋的传统从文献看在西汉就已经风行了。冷卫国教授:辞和赋它有一个调子,这个调子是可以诵的。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从文本上来看,赋当中有很多的象声词,我们知道象声词往往通过联绵词来进行表现。我举一个常见的一个例子,汹涌澎湃广东话怎么念?刘序:汹(粤音hung1)涌(粤音 jung2)澎(粤音 paang4 )湃(粤音paai3)冷卫国教授:对,然后呢,我如果说我再把这个联绵词更形象化一些,你看这四个字都是带三点水对吧,我认为其实它就是形容水的这个响声,我们可以这么想,汹涌澎湃,轰隆砰啪,这个水声听起来就是轰隆砰啪。刘序:您对这个词提供了新的释读角度,很受启发。冷卫国教授:这四个字是描摹水的这个声音,是拟声的。我们看文字或者你查字典,都是解释为形容水势很大,没有往声音方面轰隆砰啪的音义上去思考分析。所以说赋肯定有特殊的调子和声音表现力。再一个像文怀沙先生吟诵《离骚》的调子,确实挺好听,很缠绵,很柔媚。后来随着这个情感的递进,有的段落也很高亢,很阳刚。总而言之,我们说通过文献的记载,通过文本的用词,对赋的“不歌而诵”予以确认,这是没问题的。当然文怀沙那个吟诵调从哪儿来的,我也搞不清,也没有进行考究。但是文老我感觉他有个很夸张的说法,有一次我看他在电视节目上说,这就是当年屈原本来的调子,其实他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对此我们不予置评。当时我看电视正好看到,这算是文老的一家之言吧。至于说辞赋它比诗长,到底应该怎么吟诵,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的,我感觉辞赋的吟诵,也要遵循依字行腔和依义行调,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则,除去这两点之外,它的规则和近体诗平仄的长短也都是一样的。诗词的吟诵规则和赋的规则,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是赋和诗词的吟诵有一点不一样,它有的时候会用到一些虚词。比方说之、乎、者、也、亦、焉、哉这样的虚词,诗词里边就几乎不出现,除非把它当成文一样写。再一个呢,辞赋当中,除了有虚词之外,还会有勾连性的一些词。比方说“至于……”、“则……”、“是以……”、“故此……”等等,读散文也会经常看到嘛,所以说因为有这些词的存在,那么它和诗词的吟诵又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先说一样的地方,都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入短韵长,还有虚字重一些实字相对轻一些。所以说就是有了这么多的虚词,加上有了这么多提示性的勾连的词,从这个角度来说赋的吟诵,古文的吟诵,因为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吟诵才独具一格。刘序:恰恰虚词和关联词,使这个文章连贯起来,体现出文章中流转的气韵。冷卫国教授:它会有一种摇曳生姿的效果,对吧?所以要吟诵好辞赋,对吟诵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至于说如何把握,把握到什么程度,那就因人而异,存乎一心。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把握。比方说同样是唐调,你吟诵苏轼的《赤壁赋》,陈以鸿先生吟诵苏轼的《赤壁赋》,两者肯定会有所差异。根据每个人体会的不同,拿捏的分寸也不同,会有一定的出入。刘序:吟诵辞赋如果放到中小学,对语文老师和学生来说可能要求更高,更难以掌握。冷卫国教授:像现在大家能听到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还有苏轼的《赤壁赋》,或者有一些古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骈文像王勃的《滕王阁序》。但是,如果老师会吟诵,在吟诵的过程当中对学生加以有意识的引导,那么对学生促进文意的理解还是很有益处的。比如,我们听那个“也”结尾的时候,确实是一唱三叹,一波三折,对吧?刘序:当年那些文学巨匠像王勃、欧阳修、苏东坡,他们写作时会在心里面打腹稿,刚才您提到心中流淌的内声音,那他们写短的诗词或长的文赋,心里面也流淌着他自己的那个声音,这个声音是不是用吟的这种方式进行?冷卫国教授: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来看,很多人说古人写诗是边吟边作,先吟后作,确实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以吟作为前导,然后通过声音或者通过语流来牵出文字。说是这么说,但是我认为二者并行不悖。有时候可能文字牵动了语流,有时候也可能语流牵动了文字,对不对?我们不去机械地做一个区分。刘序:现代人普遍缺乏这种创作实践,本身会写古体、近体诗的就不多,坚持或者尝试用古文写作可能就更少,吟诵为创作带来的积极作用需要亲身实践体认。冷卫国教授:对。刘序:最后一个问题,您在中国海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执教,国内高校的国学教育,有些开设了国学专业,有些则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课、博雅课或者选修课,您觉得怎么样能够让这些专业或选课的学生先受益,让他们先能得到吟诵这方面的熏陶和传承?冷卫国教授:其实按照教育部对于这个基地的要求,吟诵要进课堂。基地单位在建设基地的时候,要服务于本校的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吟诵基地,要开设一些吟诵的课程。我们本来是有吟诵课程的,像徐健顺老师、朱立侠老师,他们都要开吟诵课。首师大有个社团,他们也开展吟诵活动。首师大的情况大体上这样。所以说吟诵如果作为公共课程或者是作为博雅课程开设,以通识课的形式,在高校开课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教育部是有要求的,是提倡的。对吟诵有所专攻的老师来说,鼓励他们将吟诵带到高校课堂,包括中小学课堂,而且吟诵确实亟须传承。青岛大学的孙琳老师、金华教育学院的朱云燕老师、泸州教科所的李耘老师等,都做了很多坚实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刘序:今天非常感谢冷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临近国庆,祝您节日快乐,阖家安康!冷卫国教授:不客气,感谢刘老师,也祝您国庆快乐,祝中华吟诵广东中心、广东吟诵团发展越来越好!·[1]《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是一本 2021 年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敏俐。本书对现存的中华吟诵传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采录,选取其中 386 位的访谈记录集结成书,涉及对吟诵历史、现状、形态、价值等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龚克昌(1933—2022),出生于福建漳州。196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是中国解放后最早从事辞赋研究的人。生前是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原副主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原中国赋学会会长。[3]王褒,字子渊,西汉时期辞赋家,工歌诗,善辞赋,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是汉代写咏物小赋的代表作家,其《洞箫赋》在当时即获得很高评价,现存作品有《圣主得贤臣颂》、《甘泉宫颂》、《洞箫赋》等篇。《汉书•王褒传》载:“娱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自所造作。(太子)疾平后,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4] 《汉书•王褒传》:“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一说九江似可当作文名来看,断句为“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意思是“宣帝征辟才能之士写《楚辞•九江》,于是就把王褒公开召来诵读。”[5]《楚辞音》,研究楚辞音韵的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敦煌石室曾发现释道骞的《楚辞音》残卷,此书以释音为主,音切多异,注音读 270 余条,是研究隋唐古音的原始资料。书中列出“直音”、“如字”、“依文读”、“协韵”等例子,所据为魏晋南北朝人旧说,与今本《楚辞章句》校对,异文大多优于今本,因此在校勘上具有很大价值。用楚方音读韵脚,以取得叶韵效果,尤其是本书特征。(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即删除,违者必究。撰文:刘序 编辑:吴军华 审阅:冷卫国 文章来源:正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