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纪要: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宇宙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张玉金教授主讲】

文摘   2024-09-01 15:57   广东  

转自:

武夷论道 2024年08月26日 21:07 

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宇宙观





8月4日上午,由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举办的“中华文明讲坛”第八讲——《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宇宙观》在武夷山朱熹园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张玉金教授主讲。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汉字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要研究汉字与其中国文化背景的关系。具体到甲骨文字,则可通过研究甲骨文与其殷商文化背景的关系,探究殷人的宇宙观。

张玉金教授从人世间的结构、上帝与天上诸神、天地之间诸神以及鬼的世界四个层面全方位系统深入地阐析了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及其折射的殷人的宇宙观、世界观。首先,从人世间的结构而论,在殷商时代,人世间阶层分明,大概可分为统治者及被统治者两大阶层,即是贵族及众、众之下地位更低的人。他举了众、王、王族、帚某及后、小臣及臣妾、臣子及其子弟、亲属、官员八类阶层关系的甲骨文例来说明殷王朝被统治阶层和统治阶层。这些人有的是奴隶百姓,有的是王室贵胄,有的分布于内朝,有的分布在外朝;有治理国事、民众的官,也有为王室提供服务的官,还有管理各个宗族、氏族的官,自上而下构成了等级森严权力分明的殷商王权统治体系,各个方国统治阶层亦雷同殷王朝,但规模较小,这是人的层面。








其次,从上帝与天上诸神而论,超乎殷王人世间之上的天上世界,是由“帝(或“上帝”)”所统治的,“帝”在卜辞里又名“帝宗”。甲骨文的“帝”或“上帝”和西方基督信仰体系的“上帝”是两个概念,文化和宗教背景完全不同。“上帝”或“帝”是商周时期人们对至上神的称呼,是主宰宇宙自然万物的全能神。“帝”之下有帝五臣(五丯臣,即五工臣)以及天上的神灵,如“日神”“东母”“西母”“风神”“云神”“雷电之神”,至于“星辰之祭”和“雨神之祭”学术界尚未定论。另外在天上另有一批非自然神的神——殷王室的先人。殷人相信王室先人死后是住在天上的。这在相关古籍资料、金文资料、卜辞资料等处都可得到佐证。出现在祭祀卜辞中大量的殷王室的祖先神灵,除了曾经登基的世系殷王和法定配偶外,其他尚有称谓如“兄”“子”(多介子)“父”(非殷王)(多介父)“公”等男性祖先及“妣”“母”等的女性祖先和“黄尹”“伊尹”殷朝旧臣,殷王朝廷中功绩彪炳的名臣,死后亦到上天在先王左右共同佐事上帝。这是天神的层面。








再者,从天地之间诸神而论,在天与地的范围中,尚有一批神灵居住期间,如岳、河、、土、山等诸神。“岳”神,可能是“太岳”神。“河”是指黄河。这些神明不是高住山岳之中,就是遊走天地之间、深藏水中,其中河、岳神是具有自然神、祖先神的双重神性(或言河、岳是人格化的自然神)。此外,卜辞中有词汇如“下上”,亦泛称某类神明。这是天地间诸神层面。

最后,从鬼的世界而论,卜辞记载如:“庚辰卜,貞:多鬼夢,叀疒見”“庚辰卜,贞:多鬼梦,不至。”(《合集》17451),“丁(?)未卜,王贞:多鬼梦,亡来㛸。”(《库》1213)(《美》217)。殷王梦见鬼许多是不吉祥的,它会带来疾病、灾祸、㛸,甚至晚上会闹鬼给殷王带来不安宁。驱鬼之方,除了“告于”,祈求“”神帮助外,会多举行“禦祀”和有驱鬼之祭,如“庚辰卜,大貞:來丁亥 寢侑埶,歲羌卅,卯十牛?十二月”(《合集》22548)。这是鬼的层面。

对此,张玉金教授总结道,从卜辞看殷人的宇宙,大概可分为三层:最上层是天上,里面上帝(帝)为主宰,他拥有相当大的神能;帝之下有五丯臣,殷人祭祀的日神、风神、云神、四方神可能还有星宿之神都住在天上。殷王死后亦回到天上,佐事上帝。殷王朝廷中功绩彪炳的名臣,死后亦到上天在先王左右共同佐事上帝。被祭的殷王法定配偶,死后与先王共祭的现象看来,似乎也在天上与殷先王在一起。其余亲属,如称为“兄”“子”等的,死后是否与殷王、后在一起,则不敢肯定。在天地之间有众多不同的神明居住着。这些神明其部分能力与上帝属下的五丯臣或风神相同,如:河、岳、土、山等,河、岳甚至具有双重神格,一是祖先神,一是自然神。有些神明的性质则不甚清楚,如:西母、东母(《合集》14335)、娥、羽人等。因为他们具有帝臣的能力,推想他们亦可上至天廷,共同参加上帝治理人世间的事务。人世间的人类,则有森严的阶级、宗族制度,分为统治者及非统治者,不同阶级有其差别待遇。卜辞中见到鬼的记载不多,大体言之,鬼非善类,各类鬼卜辞未见专名,其可能的住所是人间晦暗处和阴间。因为鬼非善类,驱鬼或消除鬼害,卜辞偶有记载其方。卜辞记载鬼危害人类是多方面的,与春秋时期文献相较有极大的相似性。








张玉金教授还特别援引春秋时期事例。《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博膺而踊曰:‘殺余孙,不义。余得请帝也。’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懼入于室。不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公疾病,求医于秦。”成公十年晋侯梦见厉生病事。“鬼”带来的祸事殷周相同。在阐释了殷商人的宇宙观后,张玉金教授还特别补充了春秋战国至西周时期的宇宙观。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概是士以上的阶层),认为宇宙有三层不同的世界。一层:人生活在中间一层,这一层中粗分为统治者及被统治者,如《左传》昭公七年:“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这段话透露,在春秋楚国人世间的人分为十等,彼此是主臣关系;圉、牧尚不在此十等人之中。天子之上便是神的世界。在天地之间,依《周礼·大宗伯》尚住有“山川川泽”“社稷”“四方百物”之神。《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谓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二层:人死之后就叫做鬼。《楚辞·国殇》:“子魂魄兮为鬼雄”“鬼雄”是对为国捐躯的战士的美称。鬼尚可以分类,《左传》昭公七年子产为伯有解释“能为鬼”的问题:“人始化曰魂。旣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后来秦简日书《诘咎篇》将鬼依其作祟之方式不同,分为剌鬼、丘鬼、 鬼、哀鬼、阳鬼、欦鬼、人妻妾朋友死后之鬼、故丘鬼、凶鬼、暴鬼、游鬼;粲迓之鬼、饿鬼、遽鬼、不辜鬼等;简中并列有各种各样驱鬼之法。这些鬼所居住的场所,不是在阳间晦暗之处,便是在所谓“黄泉”或是“幽都”。

三层:在人间之上的世界,便是天上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居住者。《逸周书·世俘》云:“辛亥薦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珪、矢憲,告于天宗上帝。”朱右曾云:“天宗,日、月、星辰。上帝,昊天上帝。”

同书《作雒篇》云:“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與食。”《孝经》亦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上帝”居住在天上。“天宗”即“日、月、星辰”。这些神灵也都住在天上。后稷其功与天齐,郊祭祭天时可配天帝而祭,暗示其死后在为天帝之左右。根据《周礼·大宗伯》,住在天上之神尚有“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通过对殷商和西周、春秋时期宇宙观的阐论,张玉金教授总结道,殷人宇宙观中若干观念,继续延续下去,不论西周、春秋时期依然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例如:先王死后上天辅佐上帝:诸侯臣子死后在天上辅佐先王;在天上先王得护佑其后嗣在地上的君王;神、鬼可让人们生病或病癒等。卜辞中祭祀对象、祭法(祭仪)、祭品相当庞杂,远超过后世西周、春秋时期;不同的祭法(祭仪)适用于不同的对象,表面上看来此乃攘祸求福之方,其实藉此可以深入瞭解当时人们的宇宙观,神鬼的居所及其结构类别。比较卜辞中记载祭祀祖先神(包括男女)与自然神的次数及对象,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神不及祖先神。这显示殷人祖先崇拜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时期。


张玉金教授的报告,参考了钟柏生先生的《殷墟卜辞所见殷人宇宙观初探》一文。




END





作者:刘序

编辑:杨静怡、陈麓匀

责编:杨信锟

审编:饶一鸣



正音吟诵咨询:

正音泰勒吴军华

微信\电话同号  156-2212-8696

长 按 添 加

正音
正音微课、共学国学,搀扶前行,努力成长为蒙小乃至国学老师。欢迎“欲从事或在职大中小学私塾幼儿园等各种教育机构老师、家长以及广大国学爱好者”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