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之言】刘德隆先生之吟诵杂说之一吟诵漫议,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揣摩理解执行
文摘
文化
2024-09-18 19:32
广东
吾友唐调研者习孙蕴芳女史微信垂询:“请谈谈您颇深的感触,洗耳恭听刘老师颇深的感触” ,故有《吟诵杂说》。一.本人自幼耳聆先人读书,浑浑噩噩不知所云。少年时代远离中国传统教育之熏陶,青年时代紧跟学校教学,特殊年代更是躬耕于西陲大漠。四十余年供职于庠序,未得传统文化之教养,盲人摸象,人云亦云,想来悽然。至六十有三,方知自觉读书,故篆“刘德隆六十之后始读书”印章以自勉。然生于文化传统深厚之家,颇得某些文化功底深厚之前辈影响,自以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略涉皮毛,故斗胆“吟诵杂说”于后。 二.旧时学子“唸书”“吟诗”, 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顺畅自然,或坐或立,摇头晃肩,俯仰自然,习以为常,然无意留传、鲜见文字记录。时唸书之法于今谓之“吟诵”。1904年癸卯学制改革,吟诵渐被朗诵所替代,后逐渐式微,几近消失。 三.近年本人研习“吟诵”,多读有关文献,追寻“吟”之原型。三代文字,石鼓金文中并未见有“吟”之字型。现存最早之“吟”,字型存于《三老赵宽碑》其原文为:“修习典艺,即敦诗书,悦志礼乐,由复研机篇籍,博贯史略,雕篆六体,稽呈前人,呤咏成章,弹翰为法,虽扬、贾、班 、杜,弗或过也。是以休声播于远近。” 此汉隶残碑始造于东汉灵帝刘宏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末日(公元 180 年 12 月 17 日),现存青海博物馆。“吟”字右旁为“令” 而非“今”,然其意与今同。近两千年之汉字仍能寓目,系我辈之幸。 四. “吟”的本质是“静心”。吟诵是风声、雨声与读书声的自然 融合。吟诵是人的内心的外露,吟诵是修养。 五.吟诵需要心静,吟诵使人心静,两者互为因果。什么是“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是为静。《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六.吟诵的传播。基于私塾(家塾、官塾、家传)教学。1904 年的癸卯学制改革,促使私塾逐渐解体。但是偏远地区私塾仍然存在,延续约百年之久。2003 年 12 月,我国的最后一所私塾湖南平江县五峰山私塾教师朱执中宣布封馆弃教。朱执中老先生教学强调“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竭其力,致其事,言而有信,和睦四乡” 。教学方法强调“唱读和背诵”。五峰山私塾闭馆是中国两千余年私塾制度的终结,同样也是吟诵教学的终结。 七.数十年来不废旧学,呼吁吟诵归来之学者,不乏其人,华钟彦、陈少松、王恩保等诸位先生身体力行,功不可没。 八.吟诵的大力抢救恢复,源自徐健顺等多位国学的爱好者的责任感。韩经太、赵敏俐等领导及时地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中共中央宣传部,及时任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的介入,更使吟诵的抢救成为实际的行动。奄奄一息的吟诵迎来了它的春天。吟诵的抢救恢复,以上诸位是有功之人。 九.全国抢救吟诵自 2008 年始。北京赵俐敏、徐健顺、朱立侠诸位先生,组织专人奔赴全国,采访录像,餐风饮露,辛苦备尝令人敬佩。 十.2009 年 10 月《首届中华吟诵周》举办于北京,参会者四百余人,盛况空前。上海陈以鸿先生有《水调歌头·中华吟诵周志盛》。 十一.《首届中华吟诵周》以抢救、传播吟诵为目的,但是不乏朗诵、民歌、小调、号子、戏曲等混迹其中,或云“百花齐放”。此讥讽者言,然确为事实。 十二. 《首届中华吟诵周》一周活动对吟诵的恢复起到推动作用,使吟诵的影响推及全国。《首届中华吟诵周》是吟诵重新兴起的“里程碑”,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次大型聚会,最引人注目者为 “唐调儒风专场”。 十三.自《首届中华吟诵周》始,吟诵蓬勃开展,形势喜人, 然杂音未断,令人担忧。 十四.因两任国务院总理的批示,2016 年教育部两次对吟诵进行调研并制作“调研录像” 。两次调研,本人均为采访“对象”。然接受一次、拒绝一次,原因不赘。 十五.2018 年教育部批准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成立“古诗文创作吟诵基地”。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中原中学成立“吟诵工作室”,此是否“调研”后的具体措施,尚不可知。 十六.中华吟诵学会十多年来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采录、抢救吟诵,编辑出版《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结项报告》(下称《结项报告》)《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下称《田野调查》)。又编辑出版《吟诵研究资料汇编》。 十七.《结项报告》《田野调查》之资料作用显而易见。但对资料选择未见慎重,可以探讨处甚多。《结项报告》《田野调查》 内容丰富,其必然记载于中华文化史,然谬误也一并随之流传,成为“历史”,悲乎。 十八.根据笔者的体验、实践,吟诵者专注于某一“吟诵调”学习,约四年以上方可以摆脱原有的“唱歌腔”。故培养“吟诵教师”仍是当务之急。 十九.十多年间各种“吟诵教学班”层出不穷,或五天、或一周;或谓初级、或谓中级且发有证书。此种培训且不论其师资、内容,就学习时间一项便可质疑。故培养“吟诵教师”过万之说,更值得探讨。 二十.抢救吟诵后的第二步应是对吟诵的“研究”。研究是吟诵能否保存流传的重要工作。吟诵式微百年,其恢复亦需时日,此事物发展之规律。中华吟诵学会忽略了“研究”—— 去伪存真的过程。“抢救”后急于开始“传播推广”。这显示了中华吟诵学会的急于求成、盲目急躁的心态。未经研究的传播,对吟诵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二十一.2023年《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成立,本人忝列“特聘专家”之列,不胜荣幸。本文可视为本人“研究心得”。 二十二.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创作方法,是“优秀的文化遗 产”。所谓“遗产”,应有前人之“遗”。所谓传承,必先有所“承”,后有所“传”,故吟诵应以“传统吟诵调”为学习基础。 二十三.吟诵具有音乐性,此汉语言之固有特性,应于重视。传承方式应为“口传耳聆”以保存其原汁原味。采用记谱方式传承必受现当代歌曲影响,韵味全失。 二十四.吟诵有其地域性特点。以方言吟诵,自可传承地方文化。故吟诵应该以“方言”和“普通话”共同保留。 二十五.吟诵有随意性特点。心情、环境都影响吟诵之状况。个性各异使吟诵“变化无穷”。三五好友互相切磋,聚会雅集为最佳方式。吟诵难于“集体进行”。若为“传承”“推广”,可以“展示”,且忌“展演”。 二十六. “创新”是随时代进步的名词。“旧”与“新”相对而言。温故而知新,未知旧,如何知新?吟诵目前仍应“抱残守缺”,远未到 “创新”的时代。 二十七.为引人注目,吟诵渐被“文艺演出”所替代。服装、音响、道具、灯光成为吟诵的“标配”。呜呼,吟诵之实质荡然无存矣。 二十八.吟诵各有腔调。因地域有异、方言有异、学制有异、师承有异,无统一标准。因此应提倡交流,不可比赛。十余年来各地比赛不断,参评选手“南腔北调”,各有所持。“评委”来自不同地区、习俗,难于统一。更兼所聘“评委”,多以“专家”身份入围,然假冒、伪劣参杂其间,指手画脚、装腔作势,其情其景令人作呕。 二十九.社会浮躁,人性“恶劣”,同样反映在吟诵的传承推广。借吟诵之名,争利搏名者乘势而起。其中不乏高龄者采用欺骗、编造,拉大旗以为包装,自诩“吟诵传人”,蒙蔽倡导者及年轻人。此为吟诵之大不幸。 三十.吟诵是读书方法,吟诵是创作方法。前者人所共知,后者知者寥寥。“先吟后书”是古代“成诗”的过程。1992年本人亲聆先伯父蕙孙先生于上海赴扬州途中吟诗,后书於“太谷学派研讨会”纪念册。此后三十年余年,曾请教多位前辈,未见“先吟后书” 之范例。低吟成诗之情景已全然泯灭,吟诗创作于中华文化或已成为历史,悲乎。 三十一.吟诵之传承“口传耳聆”本为吟诵传承之唯一方法。为求“迅速传播”,以“五线谱”“简谱”方法标注,虽然可以“提高学习速度”,但与唱歌无异,此法不可取。 三十二.“传承”文化遗产之人应由上代传人正式口传或形诸文字予以公布。现由“政府主管部门” 任命(亦或“自命”),无疑缘木求鱼,谬误多多,实不可取。 三十三.十余年间,各类吟诵出版物难于统计。瑰宝与杂草并存,传承与“蛊惑”并出。初学者难辨真伪。三十四.十余年间,各省以至于市、县成立“吟诵学会”近百。故“会长”“理事”充斥自媒体,令人目不暇接。三十五.本人2009年撰写“吟之我见”一文,存于《中华首届吟 诵周·论文集》。至今回顾,基本观点不变。三十六.此文系个人探讨吟诵心得,是否属于“研究”,且由“吟 诵研究会”判定。现呈现给吟诵界,但求教正。 相关链接
教师节及仲秋节前,广东吟诵团常务副团长、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秘书长刘序老师赴上海登门拜访刘德隆先生,在刘先生家中为他做了次深入专访。刘德隆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小说分会顾问,近代文学研究专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项目《刘鹗集》项目组负责人,社会活动家刘鹗(《老残游记》作者)的曾孙、著名学者罗振玉的曾外孙,吟诵名家、唐调研究者。笔者受到刘先生一家热情的接待,访谈全程刘先生和笔者侃侃而谈,容光满面,神采焕发,丝毫不见疲倦之色。其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惊人的记忆力,让人肃然起敬,深为叹服。笔者端坐在刘先生身旁,恭聆垂教,获益良多,如沐春风。值此双节,特撰斯文,以飨读者。接受采访的还有陈以鸿先生的亲授弟子张妍群(右一)、孙蕴芳(右二)、徐静(右三)、张贇华(左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23年11月千岛湖开会期间,刘德隆先生到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墓前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