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制造行业撤离郊区!智造升级,都市是出路?

文摘   2024-11-27 09:00  

文章整理自FTA,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图片版权:©FTA建筑设计



随数字技术革命与全球化,产业升级和城市变革已成为大趋势。“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关键词几乎贯穿所有行业,制造业亦不例外。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石,制造业面临着换代升级的挑战。  


这与产业本身相关,也与产业所在空间相关传统生产区大多集中在城市的边缘,而如今,出现一个现象:这些产业园区正逐步回归城市核心。年轻人,正在成为“都市制造业”的主力军:既是“造”的执行者,又是产城转型过程中的推动者。




制造业,

回归,转型与新生



2022年全国两会上,“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制造业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工业基础逐步实现升级中,制造业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的发展。

进入“智造”时代,“灯塔工厂”成为智能制造的标杆,凭借其超高的智能化和柔性制造能力,在确保完成高峰期的生产任务之外,更能在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新市场需求中实现快速响应。

中国各大城市纷纷提出“制造强市”目标,传统制造业开始逐步回归城市核心区域。城市对产品有需求,并提供更多合作、破圈、升级机会


这就要说到城市发展——城市常常有自己的“记忆”。产城融合,常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如纽约的布鲁克林滨水区通过“工业商务区(IBZ)计划”成功打造了一个以原型机制造和硬件测试为核心的制造创新区,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和空间,吸引了大量优质高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入驻。国内,许多先进的产业园区也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 为什么年轻人都爱“都市制造业”?

城市低效闲置的旧工业区,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土壤。

当低效城市资源遇上产业升级需求,空间通过整合而被盘活——什么样的空间,利于创新驱动模式的生长? 





现代“智造业”,要打开生产“盒子”



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诸多挑战:设备老化、生产方式过时,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瓶颈。郊区的工业区割裂、城市中心的写字楼空置,揭示了不可忽视的现实——传统的生产和办公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现代行业与企业的需

相应的挑战在于,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工业园区建设已累积了超过3亿平方米的在建项目存量,相当于十年供应量的总和,市场早已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更为严峻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能永远无法实际完工。

在这种背景下,生产、运输、沟通和协作的不畅,成为悬在效率上的“一把刀”,制约着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释放。

如何打破这一局限,重新定义企业的空间和生产方式

△ “数据魔方”为设计理念,从平面到立体,FTA将功能空间多样化组合,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网络。

操刀设计云芯科创中心,FTA在其产业数智定位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中,挖掘答案——作为静安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的重要C65地块,云芯科创中心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创空间”。

数智产业,如何借“地”,航“海”? 


工业互联网为新基建七大核心领域之一正崛起,前沿探索着数智产业的新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通过不断融合,成为新经济的重要驱力。三大应用场景,贯穿企业全运营链条:企业流程管理到车间设备管理、到外部资源协作的全运营链条。

上海电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深厚积淀,清晰产业链协同与市场合作;市北高新是上海市政府大数据中心、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的成功运营者,拥有丰富的产业运营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业服务。 

携凤筑巢,是为凤筑巢。


强强联合,不止是生产办公的盒子!位于上海静安国际科创中心,云芯科创中心应运而生,由FTA操刀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4317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东临云秀路,南接云飞路,距离市中心及各大交通枢纽仅需短程车程,连接了城市的脉络。


△ 云芯科创中心的用地性质为C65研发用地,致力于孵化扶持科技研发机构和企业创新创业发展。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产业为核心,云芯科创中心依托百万级、百万方高能级项目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垂直领域,力争在边缘计算、物联网、远程运维等方面实现全新突破,着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

如今,包括上海电气集团置业总部、市北高新集团总部、静安区科委、枫叶出行、上海迈之悦生物科技以及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等,均已入驻。


△ 沿袭“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主题,FTA兼顾城市形态的完整,塑造有灵动和节奏的天际线。


产业互动、配套互补。FTA拆解产业与城市发展需求,以空间设计,搭建出差异化的创新产城。

走在云芯科创中心,星巴克、7-11便利店一应俱全,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护航商务活动;MANNER咖啡香气萦绕,4000㎡商业广场尽显繁华。周边高端配套环绕,商务休闲随心切换。



从云计算基地

到大数据之都



与一般产业不同,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面对新发展形势,两大关键需要重视:要跳出传统工业厂房的桎梏,也要避免“写字楼”的封闭式结构!

FTA的设计模式,是产品的生态模式:涵盖研发、办公、孵化、展示、技术交易等多功能的复合层次空间。考虑C65用地具有的强烈产业导向性,空间要更符合“产业人的生活文化需求。

基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的挖掘研究,FTA总结出四大空间关键




1. 激发创新:每一次相遇,都能碰撞创意火花


通过合理布局的开放区域和专门设置的隔音独立办公空间,FTA为园区为研发型企业提供了“高频少人,低频多人”的空间场景,促进团队成员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自由切换,推动跨团队协作。

FTA也并没有把云芯科创中心的“创新”局限在会议室里——把创新融入每个角落!从开放的共享空间到安静的私人工作区,每一个细节都旨在打破空间的束缚,人才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中,随时随地碰撞出新的想法。



2. 专注与高效:在理想的空间中,找到“状态” 

我们知道,最好的创新往往来源于最专注的状态。这种“专注”并非单纯的无所事事,而是进入了“心流“状态——一种全身心投入,毫不分心的工作状态。以此为核心,FTA设计以精心规划的空间布局,减少噪音和干扰,让人才在宜“专注”的氛围中,最大化支持人才的“创”。


3.  健康生活:在绿色环境中,激发可能 

健康的身体是所有创意和工作的源泉。云芯科创中心采用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把绿色和环保融入园区的每一寸空间。绿树成荫、透水铺装、湿塘景观……除了园区的美观,更能有效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放松身心,是全情投入工作的前一步。


4. 隐私与安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研发工作需要深度的思考和不被打扰的空间。FTA理解行业需求,为员工精心打造了具有隐私保护的工作区域。空间的隔音设计和合理布局,成为每一个创作者不必担心外界的打扰,自由挥洒创意的安心空间。 



科研创新与人文社区的融合,整体布局上,三栋高层科研楼围绕开阔的公共广场布局,广场成为交流与合作的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服务区与绿意盎然的景观带相得益彰,营造出便捷又舒适的健康。

“从平面到立体网络”的垂直社区,FTA以四大创新场景实现

挑高首层大堂,为高新科技展示与企业交流创造良好的空间;
创意研发办公,提供景观庭院和共享客厅,形成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办公融合之所;
绿色研发办公,打造空中绿地空间,形成270度的景观开放界面;
顶层总部办公,附赠屋顶花园,结合顶端视窗设计,为龙头企业价值赋能,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产业破圈

升级出圈



盘活产业用地,事关稳增长;促转型,事关城市未来发展。上海在推动城市更新和科创产业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城市,为经济腾出空间。模式,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促成创新。


FTA关注不仅是土地,更是如何让产业在土地上生根发芽。空间设计,注入以可持续活力——空间,是未来发展的培养皿;设计,是过程突破的催化剂。




招聘合作

项目咨询:13761458595王先生

人才招聘:13917823372顾女士


联系电话

021-65909056


官方网址

www.ftaarch.com


总部地址

上海市大连路588号宝地广场B座7F

苏州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1座30F






FTA Group
FTA(孚提埃)集团2003年进入中国,专注于城市创新区及科创社区的设计与规划实践,积累1000+科创社区类项目设计经验。集团以FTA设计、FTA产服、TOP创新区研究院为三大板块,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