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四合院,生态产业链!500强巨头京东方,推动“世界柔谷”崛起

文摘   2025-01-20 20:00   上海  

文章整理自FTA,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图片版权:©FTA Group   ©CreatAR



高新制造业迈向工业5.0时代,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世界500强巨头京东方打造全新创新中心,既是深耕成渝城市群和西南区域市场的集团战略,又是助力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的高科技园区。


推动产业共生和资源共享,在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的设计中,FTA集团携手京东方整合创新资源,构建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交流和市场展示推广于一体的多维创新合作平台。




“世界柔谷”

推动全球显示产业革新



瞄准新型显示这一赛道,成都加速打造全国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世界级“柔谷”,目前已构建从玻璃基板到面板制造,再到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主营收入占全国的15%。

若说硅谷(Silicon Valley)是以半导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闻名世界,带动全球科技发展,“世界柔谷”则是专注于新型柔性显示技术,推动全球显示产业的革新


具备“幸福感”和“未来感”的城市,会是什么样?

在成都,幸福感源自日常的烟火气:街头的早点摊上,热气腾腾的豆浆和油条香气扑鼻;午后的转角小巷,一杯咖啡或盖碗茶,在轻声笑谈中流转出闲适的韵味;傍晚的街心公园,与朋友一起散步,或者坐在长椅上摆龙门阵,尽显成都的巴适与安逸

未来感,也在这座城市中蓬勃生长。作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和创新中心,成都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为“五中心一枢纽”:全国最重要的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经济中心、文创中心、国家西部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驱动,在“幸福感”与“未来感”之间架起桥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成都聚焦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前沿方向,持续释放发展潜力。

其中,成都市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也以全国加快建设世界的一流高科技园的建设目标助力区域腾飞,并已陆续落地多个500强企业

京东方,就是其一。

“……从一块农田发展成为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成都高新西区的变化是成都市、四川省发展的缩影,值得欣慰。” 

刚刚,中国贸易顺差又创了新高,达7万亿人民币,凭什么?

 

全球视野,本土深耕

构建“圈”与“链”的协同发展模式



作为京东方集团的关键战略平台之一,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落位于成都国家级高新区西区核心位置,南北大道与合作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近约223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是四川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吸引了大量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人才的汇聚,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的良性循环。

在这里,显示面板、物联网、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所构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如何进一步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从平面到立体,FTA将功能空间多样化组合,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网络。

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是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交流和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多维创新平台,专注显示领域前沿技术,推动新型材料研发与高端设备工艺升级。作为高效的成果转化枢纽,中心为京东方“屏之物联”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秉持“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的理念,京东方持续引领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与产品共创,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链主”企业,京东方积极拓展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圈”,串联起新型显示产业的“链”,通过生态构建和创新赋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千亿级产业集群+亿级出货量”的双引擎驱动新格局。


通过前沿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助力成都高新区迈向“全球创新高地”,FTA集团依托一体化设计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多方位支持。

以成都的地缘文化与BOE的企业精神为依托,FTA打造兼具高功能性、强生态性与高灵活性的“生态科技岛”: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一期)项目,率先落成。




竹韵语言,诠释京东方

竹节相连,产业相融



/“四合院”的科创生态叠院/


在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空间设计从成都的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糅合成都地域文化特色,以成都民居院落为基础,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叠院组团,围合构成的 “四合院”将大体量化整为零, 涵盖研发、生产、生活配套等功能空间更灵活,成为BOE(京东方)创新之“源”。

根据建筑空间布局,空中花园、水景、绿地和林带的有机融入,形成了五维绿化系统,使园区更加生态友好。通过精心组织设计,FTA打造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成都新院落:各个组团内,设置了多层次的绿色庭院,分布于不同楼层,形成了移步换景的生态叠院景观,营造了一个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理想工作与生活空间



建筑立面融入成都地域特色的“竹”元素,以韵律感十足的弧面形态展现独特风采。不同的竹节组合更似迎风鼓起的风帆,象征着京东方新征程扬帆起航、节节高升的美好愿景。


/四大策略,做柔性整合/


1. 高效空间利用,灵活适应未来变化


科技和市场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在空间设计上也需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企业根据未来业务变化,快速调整空间功能——由“柔性工厂”的设计理念应对。FTA在创新组团中引入了8米、5米、4.5米的不同层高,多样化的空间组合,既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也能灵活应对小规模办公或研发的需求,确保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2. 效率与效能并重,创新流动转化


从效率性出发,创新中心的空间设计需要精细化。办公空间实现模块化,支持可成长的空间使用;集约的服务空间高效的置于空间角部,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同时,FTA在空间设计融入了成都地域文化特色与创意环境理念,打造舒适且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开放式区域与多样化空间布局相互联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以促进创意的流动与成果转化,为整体生产力的提升提供支撑。



3. 流线合理,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创新中心的设计,空间设置注重流线合理性。办公研发生产三相宜,既有各自独立又有紧密联系,达到人货分流、流线清晰的效果。产业空间对工艺和流程有着严格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通过优化的线性流线设计得以满足。

从生产到研发,各个环节顺畅衔接,工作场景高效有序的工作场景,助力企业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中从容应对,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适应能力



4. 满足内外需求,助力长期发展


通过引入多尺度、多层次的室外空间,FTA更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工作与交流环境。非正式场合下的灵感碰撞,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作,都可能是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前置——建筑使用场景,有更多可能性。



不仅满足自身的研发和生产需求,京东方还要打造一个开放的产业平台。在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入驻的发展中,FTA如何以空间设计,为产业链各方合作“构建机遇”?

场地东南角结合活动广场,FTA设置协作综合平台与生态食堂功能,共享设施的可达性与景观视野俱佳。多方资源流动交汇,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带来更多潜在可能。




产业与城市

共生共赢


随着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一期)的建成,成都高新区正向高科技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产业龙头,京东方主动伸出“合作之手”,携手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共同构建开放的产业平台,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和市场导向服务创造了更多可能。


为区域经济注入持续增长的动能,FTA以多维一体的设计策略,重新定义产业空间。产业功能区高效联动,城市友好空间有序延展,从生产到交流,每一处都蕴含着协作的张力与未来的可能。场景中,产业与城市的边界逐渐消融,描绘未来图景:共生共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京东方(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一期)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设计单位:孚提埃(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一期总建筑面积:78420 ㎡
建成时间:2024.2



【欲获详情,敬请联系】




官方网址

www.ftaarch.com


中国区地址

上海市大连路588号宝地广场B座7F

苏州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1座30F





FTA Group
FTA(孚提埃)集团2003年进入中国,专注于城市创新区及科创社区的设计与规划实践,积累1000+科创社区类项目设计经验。集团以FTA设计、FTA产服、TOP创新区研究院为三大板块,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