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长出新楼宇,长三角城市更新活化石——上海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

文摘   2024-12-24 18:07   上海  

文章整理自FTA,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图片版权:©FTA建筑设计  ©CreatAR Images




走马塘的故事,始于三十年前。那时的江场三路两旁还是林立的工厂和冒烟的烟囱,如今,在静安中环与南北高架交接处就能看到全新上海科创“北大门”——它,从老厂房上破茧而出。


从长三角的文化史到全球创新的尖端,FTA的每一步探索,都源于对需求导向的深刻理解。静安国际科创社区,同时也是上海首个新老建筑结合的项目:不仅是一次战略的再升级,更是一次文化与产业内核的深度共鸣。





创新不止,上海科创新智核

园区如何实现“智慧进化”?



早在1992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就确立了从物质交换港口向信息交换中心转型的目标。1995年的7月,上海第一个网络Web“万博”在上海科技大会向公众展示,标志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起步。此后,上海始终走在数字化发展的最前沿。


面对以新兴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时代,上海作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领跑者除了领跑,更要“把路跑宽”。开辟新的领域,是使命,是责任。



创新区到底长成什么样?

美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园区的智慧化程度决定了其在未来产业生态中的地从最初的功能性园区到智慧化的产业聚集,智慧赋能的逻辑一以贯之。在市北高新,FTA集团同样将“智慧”视为园区的灵魂,通过数据、资本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了“高密度、高层次、高效率”的创新体验。

市北高新园区正是上海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之一。“人才吸引人才,公司吸引公司”,这是创新区聚集生长的定理。市北坚持不懈地汇聚创新要素,聚集起了全市30%的大数据企业——多元创新要素的高浓度聚集,在市北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

云汇数智中心位于静安中环与南北高架交接处,为静安国际科创中心的一大组成部分。



创新城市与产业融合

设计未来的生产力



“南有漕河泾,北有市北,东有张江,西有虹桥”。但目前在上海市中心区域内可成片开发、建筑体量达到百万方的载体空间资源极为稀缺,而位于中环的市北高新聚焦总部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其中不少行业巨头、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已把目光锁定于此。


静安中环位于上海“3+5+X”重点区域,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以新型智慧城市为核心,正加速推动城市智能化更新。其中的重点项目,云汇数智中心,构建一座新的上海科创“北大门”:一栋130米高的标志性建筑、四栋百米级智慧办公楼、五星级酒店及近代工业风貌保护建筑的元素的融合,打造出静安中环两翼地区的独具温度、深度与辨识度的产业综合体



 /老厂房的“破茧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前身,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彭浦机器厂。每一个上海家庭背后都有一个彭浦人”——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中国第一台推土机、中国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

一篇篇上海工业文明的伟大发展史,是这片土地“务实精进,勇于探索”的基因。

在静安区的大力支持下,包括市区文旅局、上海市社科院、历史博物馆、现代美术馆、国家话剧院等多位专家对老厂房如何重现风貌及重塑功能进行了充分论证。


四栋老建筑将在原有结构和建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修复,红砖立面将得以恢复,同时融合现代玻璃幕墙等元素,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特别是在零部件车间,保留比例将不低于50%,保留原有的空间感与工业气息。

为解决采光问题,设计团队巧妙地将沉重的混凝土屋顶换成金属与玻璃的组合,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洒进室内,创造出明亮、通透的氛围。新旧材料的对话,构建出兼具历史与未来气息的多元功能空间。


 /从“平方”到“立方”/


在完成保护性改造之后,重工车间占地面积将达到1.6万平方米,东侧长72米,西侧长78米,整体宽度为122米。零部件车间约9000平方米,热处理车间约3100平方米,前苏联建筑风格的专家楼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然而,这些老厂房的改造不仅仅是“修旧如故”,更是“功能革新”:老厂房的建筑净高平均12米,最高超过18米,大尺度的建筑立面与大跨度的钢砼结构为内部空间布局带来无限可能,催生出从“平方”到“立方”的多重叠加效应

从社区图书馆到艺术中心,从展示馆到公共大厅,建筑功能相互渗透,为市北科创注入了强大的文化活力。




从建筑到生态

打造“高感性”创新区



数字化在为城市未来发展铺平道路的同时,也指向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在静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北围绕“云、数、智、链”的产业生态,推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FTA通过优化的产业空间“硬”布局,提升的科创社区“软”环境:

“如果你在金融行业,你就去陆家嘴。
如果你在大数据行业,你就来市北。”

比起传统的商务区追求“高度”,市北高新更追求“温度”以数据产业为根,市北知道,只有互联的城市才有温度,才是真正健康的城市。

立足产业,FTA建筑设计在云汇数智中心的设计中考虑未来人才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需求,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计干预,形成高密度高活力的社区。


 /九宫格开发模式:以人文为核心/


借鉴全球顶级大师的理念,我们以“小型生态”为核心,规范城市布局的同时,注重创新力的激发。通过模块化空间设计,让每一层楼、每一间房都能赋予用户情感价值。

强调人行尺度(human scale,FTA建筑设计的总体规划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促进新型发展,采用的九宫格式开发模式保证整体空间规划和建设的完整性连通性,进而保证了产业目标的可达性。

为实现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解,FTA建筑设计将连接分为7大层面:交通连,产业连,配套连,空间连,生态连,文化连,故事连。



/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服务街区/


大数据的应用是跨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企业、跨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形成创新生态的关键。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促使产业、企业之间“互联”,FTA建筑设计以空间的“互连”赋能


科创轴:汇聚前沿科技企业和创新研发中心,展示现代科技的力量。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强调高效与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办公和科研空间。
生活轴: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设计强调人性化的街道空间,配备宽敞的步行道、绿地和社区设施,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一环:串联四座历史老厂房,将其改造成文化展示中心、创意工作室和社区活动中心。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和功能升级,形成新旧融合的多元社区。


注重精准需求对接,FTA建筑设计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在空间和服务方面的具体需求,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对办公空间、研发实验室、会议展示空间等多种功能的需求,打造出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空间解决方案。



灵活办公空间: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和业务特点,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空间配置,满足从初创公司到大型企业的多种需求。
高标准研发实验室:为高科技企业提供高标准的研发实验室设施,支持前沿科技的研究和开发。
综合服务设施:满足会议、展示、品牌推广等多功能需求。



/情绪价值:城市竞争力的新定义/


文化,是一座城的“人文之根”。

保持文化调性的一致性,FTA建筑设计在保留及挖掘工业遗址特色的基础之上,营造市北高新独有的工业文化氛围。


公共空间不再是单纯的“通行道”,而是能够激发社交互动、创造归属感和温暖感的场所。智能化的公共艺术、互动性的街头空间、绿色生态的公园、能带给人灵感的办公场所——每一个角落都能激发人们的情感联系,是具备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城市更新与产城融合之中人与产、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交流,焕发历史建筑以新的生命力,营造社区的活力文化氛围。


情绪价值,正成为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New ideas must use old buildings(新想法需要老建筑)。”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的科创社区,不仅是高楼大厦的崛起,更是在传承城市的记忆与激情FTA集团感知城市的独特脉动,将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融为一体,为城市注入真正的温度与灵魂。

穿梭在满是沧桑的老厂房内,移步是国际科创社区的一派繁华。以活力彰显多元生活、以交流激发创新灵感、以文化传承工业文明、以生态缔造都市绿心,随着国际科创社区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市北高新重磅再造的一个千亿级、升级版的科创新城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欲获详情,敬请联系】




官方网址

www.ftaarch.com


中国区地址

上海市大连路588号宝地广场B座7F

苏州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1座30F








FTA Group
FTA(孚提埃)集团2003年进入中国,专注于城市创新区及科创社区的设计与规划实践,积累1000+科创社区类项目设计经验。集团以FTA设计、FTA产服、TOP创新区研究院为三大板块,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