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悟道之风,应该是在天涯神贴中,但那些揭秘世界底层规则,大肆发表阴谋论、博弈论的互联网大师们,在2024年年初的小红书、B站、抖音上,讲起了吸引力法则、显化、修行等等修心之学。
第一次听到显化这个词,是从我考研的妹妹嘴里,当时的她正苦于难啃的学业,在跟我的聊天中,她反复讲到一本叫做《秘密》的书籍,我打开看了一下这本书的目录,才知道原来东西方的神学思想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肯定用“意念改变处境”的可行之处。这个观点,本身没有意念和物质谁先谁后的问题,却因无人探究讨论者的社会处境和真实心态,被一波瞅准商机的大师攻占了“灵性学”赛道,于是那些本来有着解释出世界本真、本我归宿的儒释道学说,被人弃之一旁,反而是这些“大师们”鼓舞人心的只言片语,洒满了互联网的角角落落。来自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历史上的修行之人,包括释迦摩尼、王阳明、黑塞口中的悉达多……他们从小的出世之心,就是家庭条件优渥所带来的与世无争,丰富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内心和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像现在年轻人,脱离了穷苦的物质条件,互联网社会中可以任意窥见他人的富足和享受,需要的产品两天就能网购回家、想吃喝的东西立刻就能到嘴里、想看的书也能立马搜到看到书摘。这个社会,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都在被及时满足、简化处理。但看似越来越方便的生活,反而充斥着各种壁垒,喜欢什么,什么就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被信息围困,也被我们自己建立的无知觉的价值观所围困,看似在远离一切痛苦和苦难修行,实际是在用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去逃避。儒释道三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万家争鸣,但真正的修行肯定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因为现在的生活痛苦艰难,就选择出世脱离苦难,想要接近真谛,就脱离现实的修行,往往会把人变得更加痛苦。年少的时候就开始悟道修行,会更加把自己束之高阁,就像释迦摩尼让弟子们修行化缘,要去世间所有的家舍一样,不能因为觉得别人家贫穷和富有,就生出分别心,把日常当做修行的生活,或许体悟会更强,也能走得更远。在网络上看到营销型非常强的文章,包括我写的关于一个观点和一个道理的文章,很多时候都是创作者、写作者选择后的结果,并不是事实的全部。要全面了解关于修行的学问,世界有很多书籍,教导我们从工作、生活、学习、阅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去体悟。很多经典的书籍,也会实际地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感受呼吸、观察情绪的有效方法,脱离心理学、文学这些个体性比较强的学术观点,我们所有经历过的迷茫、徘徊、困难,早就在中外历史的典著中详实记录,只是等待着我们去找到它,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去检验和实践。适当减少网络信息和图文知识的摄入,增加对第一性知识的掌握,就像想要了解王阳明,就去看《王阳明传》和《传习录》、想要了解佛陀,就去学习《金刚经》和《楞严经》、想要赚钱就去学习营销了解市场、想要谈恋爱就收拾外表提高自信……悟道之学,是成事之学,而成事就要大量地和现实交手,和复杂的人、事、物交手,正是在和这些外物交手的过程中,才能明白自己内心想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最后做到佛说的——破我执。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喊着口号,要为了去除自己为了另一半无畏付出的恋爱脑而练习“显化”,但这时你想吸引的、想破解的执念,并不是这个人,而是那个对于别人给予的爱护和关心有着执着的你。等你独自熬过失去这个人之后的痛苦和无助,你会发现,自己依然很好的活着,依然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你就会意识到,你成了,不需要依靠你所执着的那个人,你也能好好地平静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你会把你所经历的一切当做河流,它们只是流过你,最终穿过你的身体,而你始终没变,无论你的年龄、你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力、你身边的环境如何更迭,你也一直都是在跟自己相处而已。
【我建了一个读者群】
在群内,我会分享阅读、学习、早起相关内容感兴趣可以扫码,直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