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底层,家庭观念不能太重

文摘   2024-11-08 12:08   陕西  

大家好,我是小鹿。

这是我的第“112”篇原创文章


生活在底层的人,资源总是很稀缺。
之前说过,底层人掠夺同类、掠夺伴侣、掠夺父母,那再往下一层,就是掠夺孩子。
小到掠夺孩子的情绪和状态,大到干扰孩子重要的人生选择。
我不相信有多少底层父母,做出的希望孩子过得好的干涉,是真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了孩子真真切切的好。
换个角度想,怎么才算好呢?
金钱物质堆成山就算好了吗?选个和自己条件一样的伴侣就算好?嫁出去的女儿收获很好的嫁妆就算好?儿子娶的媳妇门当户对就算好?那这关于好的定义,也太浅薄了。
不但浅薄,也忽视了人生的波折和坎坷,更是简单化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如果一个父母真的足够爱自己的孩子,那孩子肯定不会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孩子选择更坏环境的原因,往往是父母一厢情愿地,用自己人性中的缺点压抑孩子罢了,所以这些好,都是带着来自于父母身边人的期待和观望的,只为尽一尽作为父母的责任罢了。
说白了,用孩子过得好,来证明自己过得好。
这种爱,根本不纯粹。
这个世界上可能确实存在着纯粹的父母,但大多数人是接触不到的,特别是在资源已经十分稀缺的底层社会,更是凤毛麟角。
就像《遥远的救世主》里的主人公丁元英一样,觉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父母断联,甚至还跟自己的妹妹说,少跟家里联系,这一种看似无情的态度,却是丁元英在拯救那个被家庭观念、道德责任捆绑住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生来就得不到家庭的情感、能量、资源支持,那他长大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做出无情、无我的不要脸状态,才能在社会上掠夺到资源,而只有他有了钱、有了能力,才能说反哺亲人养育之恩这种话,不然何来养育?何来关爱?
那些被扔在养老院的老人,不就是例子吗?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在提醒吗?如果很早就剥夺了孩子的能量和精神,那你怎么要求孩子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呢??

01
学会和父母课题分离
摆脱家庭观念的束缚,不是让你伤害家人,而是学会和父母课题分离。
对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本质上是父母对你认识不足的一种“自我期望”,而这种错误认知,忽略了你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的压力,选择的稀缺。
因为他们不是你,不知道你一路走来面对的是什么,不了解你每天如何生活,更没有在你生病无助的时候关心你的死活。所以在这种连调查都没有的断言下,我们就更不应该认可和同意,拿来内耗自己了。
在心理学来说,对你有期望,是父母自己的课题,当这种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父母应该做的是来真正地了解你,关心你,从而判断自己的期望是否过高或过早,然后再做出调整,让自己心理适恰。
而不是当自己的期望不满足,只是指责你,批评你,教育你。
而你的课题,就是关注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生存下去,找到一个可以谋生的手段,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并跟另一半一起面对问题,努力克服。
而不是为了父母的课题,贡献自己的选择,最终过上悲剧的人生。
本质上,你如果因为落入父母的课题,过上了糟糕的人生,在佛学上来说,也会产生一种对父母不好的业力。

02
孝顺的前提,是自足
其实我们当今口口相传的孝顺,已经是被愚民化之后变形的孝道,在最初的儒家、道家中,孝顺的前提,是父母慈爱,而不是不论父母怎样为父不仁,为母不尊,我们也要孝顺。
我有一个表妹,刚出社会不久,因为一个月2000的工资无法生活,所以想父母开口借钱,这个时候父母则说,自己没有钱,让她跟自己的小姨借钱,如果到时候还不上,再帮她想办法。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对父母真会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但如果换个角色,你年龄大了,问孩子借钱,孩子让你跟别人借,等到你还不上了再帮你还,你做何感想?
所以,很多事情换位思考一下,也就能够知道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父慈子孝了。
对于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在社会上立足很重要,如果你真的爱孩子,等到孩子自足的那一天,回馈家庭只是迟早的事,但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亲情和爱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定要用道德绑架强迫实现。

03
放开手,让父母成长
谁说做父母的就不能犯错?谁说做了父母就不用成长?如果你把跟父母的关系看成你是永远的下位者,认为“做父母的永远是对的”,那你可能在社会中也永远屈从于权威。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孔子声称“六十而耳顺”,就是说自己到了六十岁,都要听从他人意见,更加开放和宽容。孔子皆如此,更何况作为普通人的父母呢?
父母说的话,不要忤逆,但是也不能完全听从,因为你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父母,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让你听话是他们的执念,那他们应该做的,不是强行地夭折你,而是看看自己对你听话的要求是否符合你的现状。
如果你正在为了事业全力奋斗,但父母坚持让你放弃事业结婚;如果你正在为了爱情苦苦挣扎,但父母却骂你没用让你去奋斗;如果你已经生病卧床不起,但父母却坚持说你偷懒不肯努力。
试问,这样的父母,真的关心我们吗?
而说到教育,则是选择做父母之后一辈子的事情,更不应该在孩子幼年时,把教育交给爷爷奶奶;成年时,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和老师;等到孩子出社会开始奋斗了,又像找一个牢笼,把孩子永远关住。
更何况,那些从小就只想关住孩子,根本毫无教育可言的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好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生活下去?
连这个道理都没有清楚的普通人,即使你进入了已经脱离父母叙事的工作和家庭,也会因为内核不够坚定,再一次沦为他人的垫脚石。
最后,寒冬将至,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还有温度的阳光下,清醒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 END -

因为【清醒小鹿】这个账号的关注越来越多,让我的写作开始变得有需求、有价值,但其实某一部分的我,也在用微小的意义活着,所以如果你也想了解真实的生活中的我,可以关注新的账号【一只野生小鹿】,暂时还没有内容,但会有的。




往期高赞文章:
让99%国民没有积蓄,是大多数社会的基本策略
年轻人的脑子,正在被短视频吃掉
汪曾祺:人生苦短,切勿恋战
真相了,整个社会都在阻止穷人变富


创作不易,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用

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让高认知和高能量,涌向你~

清醒小鹿
来这人世一趟,我要你热烈又勇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