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在疯癫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

文化   2025-01-13 16:31   重庆  



(本文转载自上海三联书店)


在我上下班必经的繁华小路上,常常遇到一个孤身伫立、衣衫褴褛的人。夏天里,他穿着厚厚的外套;冬天里,他用毯子蒙住头。我看不到、也不敢去看他的面容,只有他插在破烂手袋里的一根枯树枝,虬结蜿蜒,自有一种苍凉的美感。他时常带着这段树枝,有时将它放在晶莹闪亮的商店玻璃橱窗外,更显凛冽。这是一个与我们的日常格格不入的人,他疯了吗?或许未必,也未可知。


我们能够将偏离所谓的正常状态界定为疯癫吗?现代人文学科与医学,又是如何来分析、诊断、甚至治疗疯癫的?本期书单聚焦“疯癫”,我们收集了近期一些关于疯癫、抑郁、精神分析类主题的中文版书籍,分别从理论框架个案考察医者声音三个维度,对它们做了简要的分类,此中有深奥的理论,有患者的心声,也有医生的手记。并在最后附上已成为这一领域经典论著的三本老书,向这些伟大的作者与思想家致敬。无论如何,在疯癫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



理论框架



··拜德雅·精神分析先锋译丛··




《拉康式主体:在语言与享乐之间》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美]布鲁斯·芬克 著

张慧强 译

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

62.00元

ISBN:9787532191017

系统、精要、清晰得“可怕”的绝佳拉康入门读物,拉康派精神分析研习者必读。本书介绍了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宣布“主体死亡”的浪潮中,作者逆流而上,探讨了作为一个主体诞生的意义,带领读者一步步进入拉康的概念体系,解释了一个人如何成为主体——导致精神病。


《拉康式精神病主体》

 The Subject of Psychosis: A Lacanian Perspective

[比利时]斯蒂恩·范霍勒 著

贺罡 译

拜德雅|上海三联书店

预计2025年1月出版

本书深入探讨了雅克•拉康对精神病研究的贡献,作者将拉康的工作分为四个广泛的时期,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每个时期所包含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重要文本,尤其是这些概念和文本对精神病临床实践的影响。本书特别关注拉康对临床案例和文学作品的讨论,以及他与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批判性对话。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英]迪伦·埃文斯 著

李新雨 译

拜德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4年11月

128.00元

ISBN: 9787552045581

本书针对超过200个拉康的术语提供了详细的定义,既关注拉康如何使用那些常见的精神分析术语,又聚焦他自己的术语学如何经由其教学的不同阶段而发展起来。本书还详尽论述了拉康思想在历史上与制度上的背景,每一个主要概念皆被追溯至其在弗洛伊德、索绪尔、黑格尔等人著作中的起源。




疯癫,语言,文学

Folie,langage,littérature

[法]米歇尔·福柯 著

张锦 译  秦海鹰 校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4年11月

99.00元

ISBN:9787560455532

本书围绕“疯子在社会中的身份和位置”“疯癫、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文学分析的演变”三个问题域,组织福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系列讲稿、文稿,集中反映相应十年中,占据福柯思想中心位置的“疯癫、语言、文学”主题。译自Vrin出版社近年来整理出版的福柯作品系列,所收内容大多为此前没有刊行过的文稿和发言,在福柯著作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为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学科的人文学者,提供令人激动的观点和启迪,堪称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Mind, Modernity, Madness: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Human Experience

[美] 里亚·格林菲尔德 

祖国霞、柴晚锁、武田田、李晓燕、汤颖 译

吴泽映 校

上海三联书店

2025年1月

168.00元

ISBN:9787542683489

作者认为,现代民族主义建立在人民主权、平等和世俗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上。二十一世纪的公民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成为个人命运的缔造者。尽管这是一种赋权,但也让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必须不断评估自己的身份,管理自己的欲望,并调整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种过度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精神疾病的普遍发作。本书是作者“民族主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者延续了涂尔干《自杀论》的研究范式,颠覆了仅从生物学角度或纯粹社会建构方式来解析精神疾病的传统做法,为理解和分析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维度。



《什么是疯狂?》

What is Madness?

[英]达里安·利德 著

金伟闯 译

东方出版中心·象形文字

2025年1月

79.80元

ISBN: 9787547325650

关于“什么是疯狂”,精神分析师达里安·利德借由丰富的案例给出了颠覆性的答案:疯狂是人类共同的生命经验,它并不一定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我们解决内心冲突的方式;疯狂也并不总是伴随着剧烈的情感爆发,相反,它往往与正常生活无缝地交织在一起,而这些“安静的疯狂”背后,则潜藏着个体自我修复的尝试。在疯狂与文明之间,学会直面内心无声的风暴,才是每个人必修的心理课。



《系统治疗与咨询教科书:具体心理障碍知识》

Lehrbuch der systemischen Therapie und Beratung II Das störungsspezifische Wissen

[德]约亨·施魏策 [德]阿里斯特·冯·施利佩 著

史靖宇 译

商务印书馆

2022年10月

128.00元

ISBN: 9787100209915

本书开创了系统治疗领域教科书的先河,打破了通常的按照理论模块和干预方法分类介绍临床实践知识的逻辑,针对不同心理障碍概念来呈现系统治疗相应的核心思想、具体专业知识和治疗技术。从精神分裂性精神病到进食障碍和成瘾,从婴儿哭闹到学习障碍,从儿童头痛到青少年糖尿病——两位作者致力于为读者再现针对成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医学中重要心理障碍的系统工作地图和风景。针对每一种常见心理障碍介绍了特征性的关系模式和被证实有效的去除障碍的干预方法,运用大量的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系统治疗的工作方式。




个案考察




《亲爱的斯嘉丽:我的产后抑郁经历》

Dear Scarlet: The Story of My Postpartum Depression

[加] 伍婉儿 著

两进一 译

拜德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年7月

68.00元

ISBN: 9787552038712

在这本坦诚动人、勇敢无畏的图像回忆录中,加拿大华裔作家伍婉儿以一封写给女儿斯嘉丽的书信的形式,真切展现了自己与产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她描绘了自己初为人母时所遭遇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难题,精准捕捉到产后抑郁症患者深切的失落和无声的绝望。它令人心碎,但也因此,它引人共鸣、予人宽慰,为孤立无援的女性带来希望。



《正午之魔: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

The Noonday Demon

[美/英] 安德鲁·所罗门 著

屠彬 / 张哲 译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10月

116.00元

ISBN: 9787542671776

作者既是颇有成就的作家,也是临床心理学教授,更是“资深”抑郁患者。他从自己的患病经历、研究和采访出发,并对尽可能大范围内的研究、患者故事做了大型梳理和综合,形成七十万字的十三章内容,希望融合个体叙事、情感维度和科学的客观性,系统、可靠又动人地呈现抑郁的性质、疗法、人群、历史演变、与社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从而真正理解、共情、慰藉、帮助抑郁之人





《我疯了,而且疯的不止我一个:

我是如何摆脱心理危机的》

Ich bin bekloppt ... und ich bin nicht der Einzige: Mein Weg aus der Psychokrise

[德] 凯斯特·施伦茨 著

陈依慧 译

东方出版社

2023年10月

59.80元

ISBN: 9787520736381

德国畅销书作家凯斯特•施伦茨曾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重度焦虑症和抑郁症,他经历了成千上万人都经历过但大多数人不愿谈及的严重的精神崩溃。这本书通过患上心理疾病是什么感受、找到对的治疗师并不容易、我是如何进行自救的、如何让亲人更好地帮助我们、痛苦到底从何而来等16章,讲述了作者从患病到治愈的全过程,真实而震撼,动人心魄而又极具参考价值。


《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

This Way Madness Lies: The Asylum and Beyond

[英] 迈克·杰伊 著

邵池 译

理想国|海南出版社

2023年3月

198.00元

ISBN: 9787573003546

本书通过一个机构的故事来追踪精神疾病及其治疗的历史——英国的伯利恒皇家医院,它在英语中已是“疯狂”的代名词。作者梳理了18—21世纪以伯利恒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在建筑设计、治疗手段、管理体制、与外界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书中收录600余幅图片,既包含文献和影像资料,还有不同时期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力以及他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号如何存在于世。



《疯狂旅行者:一种精神疾病的诞生与消散》

Mad Travellers: Reflections on the Reality of Transient Mental Illnesses

[加拿大]伊恩·哈金 著

傅益东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年9月

78.00元

ISBN: 9787545822915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奇怪的传染病似乎从法国波尔多蔓延开来。数十位男性发现自己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漫游欧洲,明明心里没有目的地,却穿越国境,乃至跨越大陆,最后或被警方拘留,或被关进疯人院。当时的医生诊断其患有“神游症”。在本书中,现代科学思想巨擘、加拿大著名科学哲学家伊恩·哈金创造性地考察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疯狂旅行流行病。他横跨精神医学、历史学、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不仅讲述了第一个“疯行者”阿尔贝·达达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而且探索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包括精神障碍的真实性、催生疯癫的社会“生态位”,以及这个一百多年之前的案例对备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现代世界的意义。


《荷尔德林之狂——寓居生活编年史(1806-1843)》

La follia di Hölderlin. Cronaca di una vita abitante (1806-1843)

 [意] 吉奥乔·阿甘本 著

蓝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密涅瓦

2025年1月

69.00元

ISBN: 9787208191709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如何呈现欧洲最伟大诗人疯狂的后半生?吉奥乔·阿甘本的新书结合了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多年的所谓疯狂的详细年表,对通常被认为其不可读的文本进行了新的审视,旨在描述和理解诗人自己所说的习惯性和寓居性的生活。荷尔德林的前半生(1770-1806)的36年在相对广阔的世界里四处游荡,会关心外界和时事;但在后半生(1807-1843)的36年,他却完全与世隔绝,像个疯子一样躲在木匠恩斯特·齐默尔的家里。他经常固执地重复:“我这里啥事都没有发生!”或许,这正是荷尔德林向人类提供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概念,尽管我们还尚未完全把握他这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哲学意义。


《诉说忧伤: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

Speaking of Sadness:Depression, Disconnec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Illness

[美]戴维·A.卡普  著

幸君珺、萧易忻  译

上教人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年10月出版

69.9  元

ISBN:9787572014833

戴维·卡普以自身经历和社会学的想象力,结合主、客位两种视角和方法,通过对 50 名抑郁者的亲密访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抑郁经历、想法和感受,为揭示抑郁症复杂的社会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全书聚焦于抑郁者如何理解这种从本质上来说是模棱两可的生活情境,他们的抑郁意识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发展,他们如何看待精神病学和药物治疗,从而如何与家人和朋友打交道。抑郁之痛苦不堪言,且不可预测,卡普的采访时而尖锐,时而令人不安,时而幽默,时而睿智,让我们惊叹于抑郁者在处理痛苦时的勇气,也听到了抑郁的真实感觉……



医者声音



《也不知道谁更疯 :一名精神科医生的精神之旅》

 You Don't Have to Be Mad to Work Here: A Psychiatrist’s Life

[英] 本吉·沃特豪斯 著

高天羽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11月

59.00元

ISBN: 9787222232068

作者借二十多桩遭遇,从内行视角呈现了精神医学行业,更勾勒了自己的人生 :精神科在医院中算钱少事多风险高,重病患可怜,但疗法又不成熟 ;此科的医生往往有更高的精神问题风险甚至正承受相关病症,却依然常要 7×24 连轴转。像作者自己,家族就有酗酒、暴力、精神病等多种精神障碍史,他学习精神科,是希望帮助家人和自己,但从业后慢慢发现,面对众生之苦,自己常爱莫能助甚至自顾不暇。但他依然选择在这个行业中奋进,救一人是一人。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

 How Can I Help?: A Week in My Life as a Psychiatrist

[加]戴维·戈德布卢姆   [加]皮尔·布莱登 著

廖伟翔 译

 万镜MirrorForest|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年4月

68.00元

ISBN: 9787572025129

当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他/她能得到怎样的支持?资深精神科医生戴维·戈德布卢姆和皮尔·布莱登在这本书中讲述了真实的精神科故事,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及人们想要了解的更多问题。书中描绘了作者经历的真实的诊疗过程,还向我们分享了他工作中的思考与感悟:精神疾病患者的困境、精神医学的局限、治疗方案背后的权衡、人身限制与强制治疗等伦理问题、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医患关系……这些极具现实意义的观点,将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


《心分两路:人类学家的精神科笔记》

Of Two Minds: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American Psychiatry

[美]T.M.鲁赫曼 著

张继文 译

上教人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5年2月

ISBN:9787572027413

药物治疗实施的是大脑修复术,心理治疗是观照灵魂的镜子,精神病学中存在着既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两大路径——精神动力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可是,当情绪治疗药物得到显著发展,管理式医疗的介入迫使更多医护人员选择药物治疗而非谈话疗法时,拥有一颗可修复的大脑真的能弥补丧失灵魂所付出的代价吗?人类学家通过对美国医疗保健转型时期精神病住院医师培训的考察,揭示在两种模式的影响下,医生如何接受培训、诊疗患者,患者如何看待自身的疾病,医疗政策和保险行业如何处理难以量化的精神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与文化如何解释这些疯狂、苦难,以及个体应肩负的道德责任。


《神经的逻辑:奇妙人类行为背后的大脑机制》

NeuroLogic: The Brain's Hidden Rationale Behind Our Irrational Behavior

[美] 埃利泽·斯滕伯格 著

高天羽 译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0月

59.00元

ISBN: 9787542682062

无论是哈欠传染、虚假记忆、饱腹进食、感同身受、清醒梦等常见的行为和心理,还是幻觉、濒死体验、盲视、梦游杀人、多重人格等惊奇案例,其肇始都是人脑。身为精神科医生的作者为我们一一讲述相关故事(包括自己接诊的病例),并以这些现象为契机,深入神经系统内部,揭示并解读脑内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双系统如何在“神经的逻辑”之下造就了这些情形。弄清楚脑神经系统的运作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各种心理、精神状况的看法,也能让我们更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好的决策。


《黑色的眼睛不看光明:

发现真我的“幽暗情绪哲学”》

[美] 玛利亚娜·亚历山德里 著

高天羽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5年1月

56.00元

ISBN: 9787222232808

本书指出,“自我情绪管理”“积极正能量心理学”实是对个体的漠视、愚弄和操控,是“积极态度暴政”;而把情绪困扰过度医学化,可能加深偏见,把焦点全加诸个体,而让该负责任的社会隐形。破题后,作者从愤怒、痛苦、哀恸、抑郁、焦虑五个“负面”情绪维度进行讲述和分析,挖掘社会对负面情绪的惯常偏见的思想根源,并给出可能更为得当的看法,如抑郁乃是某些压制性力量一边摧残、阻挠个体,一边批评个体不奋进,“躺平”的身体直觉乃是逃避统治的艺术。旨在为弱势者(特别是“女性”这一历来被锚定为“情绪化”的群体)戳破上位者的把戏和环境的桎梏,并提供声援和鼓舞。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

The New Black: Mourning, Melancholia, and Depression

 [英]达里安·利德 著

王婧 金伟闯 译

东方出版中心·象形文字

2023年10月

49.00元

ISBN: 9787547322291

在生活中,显著或微小的抑郁情绪无处不在,现代人为了摆脱抑郁的纠缠,往往求助于药物治疗。但在《我们为什么会抑郁》中,精神分析师达里安·利德指出,对药物的依赖会让我们忽略抑郁的真正根源。抑郁更多与丧失和告别有关,是我们对过往的哀悼和忧郁。当熟悉的关系不复存在,新的连接尚未确立,“我是谁”的终极问题便随之浮出水面,利德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唯有直视对失落之物、已逝之人的留恋乃至憎恨,才能真正理解心灵的失序,从而重建自我的内在世界。



致敬经典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法] 米歇尔·福柯 著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1月(第一版2003年1月)

78.00元
ISBN: 9787108079596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福柯在西方被视为思想知识界的一个斯芬克斯,一个谜样的人物,因为他的离经叛道和难以归类性。他不论述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不讨论传统的哲学概念,而是从西方文化的边界入手,考察疯癫、医学、监狱和性的历史。在他的历史分析,疯癫、疾病、犯罪和性,乃至“人”,都不是确定不移的“客观事实”,而是“观念”、“知识”、“话语”。本书是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福柯作品。


《精神分析引论》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高觉敷 译

商务印书馆

1984年11月

60.00元

ISBN:9787100003155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自杀论》

Le suicide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著

冯韵文 译

商务印书馆

1996年12月

ISBN: 9787100031233

《自杀论》作者为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又译为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作者在本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作者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本书是作者应用其所倡导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个经典案例。


本书单由上海三联书店、东方出版中心、西北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学术分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理想国、上海教育出版社、拜德雅、上海人民出版社、也人、万镜(排名随机,不分先后)等联合发布。



戳此购书

拜德雅Paideia
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