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佳琪
《沉默与死亡:布朗肖思想速写》《永远的见证人:布朗肖批评手册》编辑。
相关图书
《沉默与死亡:布朗肖思想速写》
作者:尉光吉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拜德雅×艺文志
出版日期:2024年6月
为了再现一个思者的形象,我们需要一种描绘,需要一幅肖像。
然而,布朗肖这个名字要求一种速写。因为从根本上,布朗肖反对给出一个清晰的图像,不论是他本人的肖像,还是其思想的形象。或者,不是没有图像,而是只有一个绝对晦暗的图像,一个属于黑夜的,来自外部的图像。它要求自身在消失中出现,在抹除中得以铭写。
布朗肖的名字就像黑夜里窸窣作响的呢喃,在法国哲学和文学的思潮周围,萦绕不去:他在遗忘中被人记忆,在缺无之处到场。
本书是对法国思想家、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展开的一次速写。全书围绕“沉默”与“死亡”两个概念,结合马拉美、卡夫卡、里尔克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对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并剖析了布朗肖虚构作品的叙述秘密和黑夜诗学的发展历程,试图在晦暗的文本之光下,以摸索的笔触,为这位“影响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的著名失踪者”勾勒出一幅可理解的肖像。
《永远的见证人:布朗肖批评手册》
编译者:尉光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品方:拜德雅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如何在黑暗中目睹一个没有面容的形象?
如何在沉默中倾听一个没有言语的声音?
半个多世纪以来,莫里斯·布朗肖的名字周围已聚集了众多脚步。本书正是对这些脚步的追溯和记录——为了见证足迹本身的并行和交织,并让这些陪伴和碰撞的步履开辟出一块能够建立文学、哲学和政治共通体的领地,纯粹友谊的领地。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友谊”部分收录14篇文本,记录了他与同时代的诗人、作家、哲学家一同思考、一同行动的友谊,还有他创作的独一性与全身心的介入。“批评”部分收录15篇文本,包含列维纳斯、巴塔耶、萨特、南希等人对布朗肖的15部作品展开的批评文论,说明了这位隐身的写作者如何滋养所处时代的思想。本书另附有一篇概述性导言和一份布朗肖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