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传》分享会预告|结构,文学与法兰西(文末赠书)

文化   2024-10-31 10:00   重庆  


本周六,我们将与优觅UME合作,邀请《列维−斯特劳斯传:我们都是野蛮人》的两位译者和UME人类学导师,共办一场线上分享会,探讨有关结构、文学与法兰西的话题。(文末有赠书福利哦~


活动时间:11月2日(周六晚上7—9点。

活动主办:优觅UME x 拜德雅Paideia

活动主题:结构,文学与法兰西


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来听!



分享人介绍


《列维-斯特劳斯传》

译者:俞俊

俞俊,法国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译有《数字与塞壬:解读马拉美》,热爱莳花弄草。


《列维-斯特劳斯传》

译者:马莎

马莎,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硕士,巴黎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译有《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等。


UME人类学导师:Ivy

香港大学博士、剑桥大学人类学硕士,主要研究族群与移民、社会记忆、政治经济学、影视人类学方向。曾在云南昆明、河南郑州、泰国清迈和英国伯明翰等地开展独立田野调查。



书籍介绍

《列维-斯特劳斯传:我们都是野蛮人》

[法]伊曼纽艾尔•卢瓦耶 著 俞俊 马莎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拜德雅Paideia  2024年6月出版

在这本屡获殊荣的传记中,历史学家伊曼纽艾尔•卢瓦耶讲述了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本书以列维-斯特劳斯生平的四个主要时期为线索,为我们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 1908—1935年:在一个被同化的犹太家庭中度过他的童年、充满希望的学生时代和他对政治与智识运动的首次尝试。


● 1935—1947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他于1935年离开巴黎前往圣保罗教授社会学。他在巴西腹地进行了曲折的探险,在那里发现了作为他者的美洲印第安人,这使他成为一名人类学家。从1941年起,他在纽约开启了新的学术生涯。


● 1947—1971年:“二战”后,他回到法国,开始了他创作最伟大作品的时期。在数十年的紧张工作中,他重塑了人类学,将其确立为一门提供全新世界观的学科。1955年,《忧郁的热带》一书向全世界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证明。在那些年,他成为法兰西民族丰碑,也成为享誉全球的知识名人。


● 1971—2009年:他坚称这个世纪已与他无涉,但与之相悖的是,这个距离却允许他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犀利和反叛风格阐明现代性。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于看到老态龙钟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照片,或是他在亚马孙河流域邋遢不堪、饱受文化冲击的样子,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与其说作者把列维-斯特劳斯描绘成一位现代人,不如说她把他描绘成一位伟大而不安的同代人。


周六晚上7—9pm(北京时间),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参与此次分享会,和学者们以及其他优秀的小伙伴积极交流观点,进行高质量的学术讨论,收获关于结构、文学与法兰西那些你不知道的干货哦~



【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会议

感兴趣的小伙伴快快加入~


赠书环节

UME的独家福利来啦!欢迎大家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优觅UME】微信公众号同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原文评论区)留言「你最喜欢列维-斯特劳斯哪本书?为什么?」UME将抽取两位幸运儿,送出《列维-斯特劳斯传》~




戳此进入原文

拜德雅Paideia
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