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聚焦】储备2.6%以上的资产?
财富
2024-11-25 19:29
湖北
来源:睿哲固收研究 作者:李豫泽、尹睿哲
摘 要
绝对收益策略意外归来。
11月下旬,债市行情快速朝着超长久期产业债及中等久期高票息城投债蔓延,与今年7月底8月初,股市调整+超长信用债走牛的节奏相似。另一方面,从组合视角观察,信用风格中,城投债拉久期和二级债拉久期策略成为11月中旬以来涨幅最快的两个组合。事实上,以下三个微观论据,很难支撑超长期限信用债走强,或者下沉拉久期的再一次出现。
其一,行情轮动时间来得过快。11月以来,中短债全价指数的修复仅持续两周左右时间,涨势则集中体现在长久期资产。在缺乏类似二季度增量资金、做多票息资产预期的同时,又多了政策信号和风险偏好摇摆扰动的情况下,票息资产久期轮动的速度显得异常。
其二,中短债的性价比未完全消失,这从品种比价效应中可以得到结论。
其三,量价未配合。一方面,目前普信债85%交易集中在3年内个券,3年至5年普信债交易占比11%,并未回到8月初15%的水平。另一方面,超长信用债近两周成交笔数整体低于6月和7月均值。
以上三点表明,使用常规的轮动时长、比价效应或流动性,难以解释最近超长信用债行情,偏绝对收益思维的策略缘何产生?与化债政策有密切关系。
存量资产配置调结构。
去年下沉配置的短债,一边是集中到期,一边是拿不到增量来替代,债务置换催化的提前兑付甚至在边际上加速存量城投债缩减,加之近期机构负债端相对稳定,存量资产结构的再调整,易触发配置行情,而于绝对收益资产有需求的账户,自然会尽可能的往票息相对高的资产增持。事实上,11月中旬,理财加大对3年至10年信用债的配置,也是近期行情的关键推手。伴随产品业绩基准的快速拉升,公募基金出于追涨的考虑,最近一周加大中长期限信用债买入力度,其中或也有去年持有的城投短债到期再增配的因素。而理财提前介入长久期信用债,是负债端成本偏高的考量。
非银若要参与这波行情,仍需对收益来源有清醒认知。
11月以来,长久期信用债涨幅可观,资本利得是主要收益来源,以5年AA+中票和城投债为例,两者本月持有期资本利得累计涨幅达到0.81%和0.78%,持有期票息回报仅为0.16%和0.15%,前者资本利得收益甚至超过5年AAA-二级资本债和10年国债。带久期信用债流动性并未显著改善,足见浮盈兑现存在着相当的难度。于理财而言,做多带久期资产后,若出现负债端压力,应对方式相对多元,而以公募基金为主的非银配置力量,面对相似的市场波动时,盈亏同源的冲击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诸如8月至9月,届时难免陷入“赚少亏多”。
综上所述,7月下旬至8月初的行情复刻至近两周,无疑令债市投资者深感莫名,因当下缺乏增量资金,也不具备二季度做多票息资产的预期,相反的是,政策信号、风险偏好和地方政府债集中供给等因素,还在抑制信用债偏好。实际上,带久期的票息资产之所以迎来领涨,一是与去年机构集中下沉增持城投短债,年底将集中到期,需要再增配资产有关,二是11月中旬,理财再配置开启行情后(参考其负债端成本,资产收益要求中枢在2.6%附近,唯有带久期的资产可以满足),基金追涨,强化带久期信用做多。不过,从近两周信用债收益来源来看,与上一轮超长信用债行情相似的是,资本利得贡献绝大部分持有期收益,而目前信用债交易重点集中在3年内,表明要变现带久期资产的难度仍旧不小,盈亏同源是该类资产不可避免的弊病。接下来,地方政府债将迎来集中发行,配置机构如何消化,央行政策会否配合宽松,需要继续跟踪。
策略执行方面,负债端不稳定的账户,需在年末关注仓位流动性,中短债的确定性依旧较高,2年至3年银行次级债交易机会可适当留意。负债端稳定的账户,1)超长久期信用债博弈资本利得难度较大,若有浮盈,关注止盈机会,以防赚少亏大,2)3年AA+及AA等级优质地级市平台债策略相对有效,亦是目前各方面相对平衡的品种,关注配置机会,同时为明年做资产储备,3)二永债交易机会,左侧比右侧值得期待,4年至5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建议关注2.45%附近的机会。
风险提示:测算失真,计算方法需调整,超预期信用事件,机构负债端面临压力。
正 文
绝对收益策略意外归来。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宏观增量政策不断,抬升风险偏好,权益资产的强势与理财赎回频繁共振,债市波动可谓惊心动魄。信用债倍受诟病的流动性问题,亦在大开大合的行情中暴露,尤其是依靠票息回报扛资本利得亏损的传统思维,在低利率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迈入11月,政策信号密集度降低,资本市场顺势观望,而债市率先走出修复行情的资产,毫无意外的向高流动性品种倾斜,利率债、银行次级债及中短信用债表现尚可,其中活跃10年国债24附息国债11再次下破2.08%,与前低2.03%相差无几。
出乎意料的是,债市行情快速朝着超长久期产业债及中等久期高票息城投债蔓延,与今年7月底8月初,股市调整+超长信用债走牛的节奏相似。
另一方面,从组合视角观察,信用风格中,城投债拉久期和二级债拉久期策略成为11月中旬以来涨幅最快的两个组合,累积收益均高于80%仓位在10年国债的利率风格策略。并且,信用策略组合设定时,都留有16%的10年AA+超长信用债,近两周该部分的收益贡献均值在49%(所有信用组合均值),走强幅度可见一斑。
这一结果之所以超出投资者预期,并不难理解,原因有二
:一是距离上轮剧烈调整不足一个月,被动扛跌还心有余悸,短时间再买回来自然难度不小,二是年末产品收益排名考核将至,保收益心态理应强于做收益,避免再次出现“赚少亏多”。事实上,以下三个微观论据,很难支撑超长期限信用债走强,或者下沉拉久期的再一次出现。
其一,行情轮动时间来得过快。
一般情况下,做多信用债久期拥有较强的前提——中短信用债已经走过较为完整的利差收窄,债牛还在延续,收益增厚策略会驱动超长信用债布局。今年6月底至8月初就是最好的说明,以AA+中票信用利差(国债为计算基准)为例,7月初债市暂别扰动后,久期行情率先在3年和5年演绎,持续三周左右时间后,10年和15年AA+中票信用利差迅速收窄至23bp附近。
11月以来,中短债全价指数的修复仅持续两周左右时间,涨势则集中体现在长久期资产。在缺乏类似二季度增量资金、做多票息资产预期的同时,又多了政策信号和风险偏好摇摆扰动的情况下,票息资产久期轮动的速度显得异常。
其二,中短债的性价比未完全消失
,这从品种比价效应中可以得到结论。实际上,以1年AAA存单收益作为测算基准,观察中短债性价比不难发现,除1年中高等级信用债之外,3年AA+及1年AA中票与存单价差都还没有回到7月底8月初极致行情阶段,特别是3年AA+的相对价差距离低点还有15bp,与上述轮动过快的情况是一体两面,抢跑超长久期的性价比不足。
其三,量价未配合。
一方面,目前普信债85%交易集中在3年内个券,3年至5年普信债交易占比11%,并未回到8月初15%的水平,佐证投资者心态普遍谨慎的状态,亦与上述中等久期信用债价差尚未回到低点相呼应。
另一方面,超长信用债近两周成交笔数整体低于6月和7月均值,即使是近期表现较强的7年至10年产业债,周度成交维持在150笔上下,透露缩量博弈特征。
以上三点表明,使用常规的轮动时长、比价效应或流动性,难以解释最近超长信用债行情,偏绝对收益思维的策略缘何产生?与化债政策有密切关系。
去年这个时候拿的高收益城投债,正在陆续到期。
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1]
化债预期升温,城投债迎来配置时点,短端下沉策略成为彼时债市追捧的投资方向,这意味着当时集中增持的短债,如今将面临到期,涉及的规模有多大?
以2023年11月1日城投债存量券为样本,并按照当时的收益进行测算(含权债则采用行权前收益,并假定行权日发行人提前赎回,判断总偿还规模)。结果来看,今年11月至12月到期的城投债,集中在3%至3.5%之间,占去年11月至今年年底到期规模的21%(4200亿左右),收益在3.5%以上的城投债同时间到期规模接近2800亿,占比16%。
问题是,11月以来,城投债净增节奏较为缓慢,月度净增量不足500亿,当然新债收益难以企及去年水平。同时考虑到新一轮化债行情开启,拿到置换资金的城投债,会有提前兑付存量债券,降低融资成本的行为。事实上,根据企业预警通,按照城投债提前兑付公告时间来统计,10月以来,无论是提前兑付规模(尽管单月量还未超百亿),还是兑付只数,都在提升。
存量资产配置调结构。
去年下沉配置的短债,一边是集中到期,一边是拿不到增量来替代,债务置换催化的提前兑付甚至在边际上加速存量城投债缩减,加之近期机构负债端相对稳定,存量资产结构的再调整,易触发配置行情,而于绝对收益资产有需求的账户,自然会尽可能的往票息相对高的资产增持。
事实上,11月中旬,理财加大对3年至10年信用债的配置,也是近期行情的关键推手。伴随产品业绩基准的快速拉升,公募基金出于追涨的考虑,最近一周加大中长期限信用债买入力度,其中或也有去年持有的城投短债到期再增配的因素。
理财提前介入长久期信用债,是负债端成本偏高的考量。
截至11月22日,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限均值分布在2.37%至2.56%之间,虽较10月下降,幅度却相对有限。反观资产端分布,能够满足理财需求的资产多分布在中高等级5年附近或者3年至5年AA及AA(2)品种。为何理财等到11月才开始布局长久期信用债?过去两个月债市有调整压力,加之负债端不稳的考虑,理财配置势必要保持谨慎,以应对赎回;政策效力观察期的到来,与存量资产集中到期,为了达到业绩基准,调整资产结构,积极增配的必要性增加。
非银若要参与这波行情,仍需对收益来源有清醒认知。
11月以来,长久期信用债涨幅可观,资本利得是主要收益来源,以5年AA+中票和城投债为例,两者本月持有期资本利得累计涨幅达到0.81%和0.78%,持有期票息回报仅为0.16%和0.15%,前者资本利得收益甚至超过5年AAA-二级资本债和10年国债。
带久期信用债流动性并未显著改善(以上成交笔数有说明),足见浮盈兑现存在着相当的难度。于理财而言,做多带久期资产后,若出现负债端压力,应对方式相对多元,而以公募基金为主的非银配置力量,面对相似的市场波动时,盈亏同源的冲击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诸如8月至9月,届时难免陷入“赚少亏多”。
高流动性资产的赔率是问题。
适合赚资本利得的资产,需要高流动性作为辅助,尽管银行次级债满足条件,但目前活跃样本距离8月低点多在15bp以内,4年至5年样本更是低于7bp,而与10年国债的距离亦偏窄,赔率问题依旧尴尬。
接下来,地方政府债供给相对集中,11月25日至12月1日,计划发行地方政府债63只,预计募集规模高达9413亿,这是过去几年较为罕见的现象。恰逢跨月的到来,需要进一步观察货币政策会否有更进一步的配合,否则对利率债及银行次级债定价易形成扰动。
综上所述,7月下旬至8月初的行情复刻至近两周,无疑令债市投资者深感莫名,因当下缺乏增量资金,也不具备二季度做多票息资产的预期,相反的是,政策信号、风险偏好和地方政府债集中供给等因素,还在抑制信用债偏好。实际上,带久期的票息资产之所以迎来领涨,一是与去年机构集中下沉增持城投短债,年底将集中到期,需要再增配资产有关,二是11月中旬,理财再配置开启行情后(参考其负债端成本,资产收益要求中枢在2.6%附近,唯有带久期的资产可以满足),基金追涨,强化带久期信用做多。不过,从近两周信用债收益来源来看,与上一轮超长信用债行情相似的是,资本利得贡献绝大部分持有期收益,而目前信用债交易重点集中在3年内,表明要变现带久期资产的难度仍旧不小,盈亏同源是该类资产不可避免的弊病。接下来,地方政府债将迎来集中发行,配置机构如何消化,央行政策会否配合宽松,需要继续跟踪。
策略执行方面,负债端不稳定的账户,需在年末关注仓位流动性,中短债的确定性依旧较高,2年至3年银行次级债交易机会可适当留意。负债端稳定的账户,1)超长久期信用债博弈资本利得难度较大,若有浮盈,关注止盈机会,以防赚少亏大,2)3年AA+及AA等级优质地级市平台债策略相对有效,亦是目前各方面相对平衡的品种,关注配置机会,同时为明年做资产储备,3)二永债交易机会,左侧比右侧值得期待,4年至5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建议关注2.45%附近的机会。
[1]资料来源:《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3950.htm。
注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
金卓讯
的文章,
记得将我们设为“
星标
”
,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有错过,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下载
金卓讯
app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E1ODExNA==&mid=2651582311&idx=2&sn=fe33c005e29bbe610fba042df64d07ca
金卓讯
线上以互联网和云服务打造的金融软件终端为核心,线下以专业的服务团队为主体,以“让同业业务更便捷、让同业朋友情更深”为愿景,提供“金融同业、智库研究、金融资讯、固收大数据”四大核心业务,致力于打造最专业、最领先的互联网大固收金融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
【头条】金管总局19号文!
【聚焦】中央决定:副省长王浩履新
【聚焦】再谈财政部通报职业学院“以租代建”案例
【干货】从债券供需看资产荒——2025机构行为与供需展望
【深度】M1口径调整,还能定买卖么?
盛松成: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头条】金监总局批复同意!中信金融资产参股国有大行
【聚焦】中国化债史
【干货】万亿置换债发行,央行怎么配合?
【深度】股牛三段论,未来向何方?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8)
5000亿!央企加杠杆
金管总局18号文!
【头条】金监总局17号文!
【聚焦】省联社改革始末!
【聚焦】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上一轮关税复盘及未来路径推演
【业界】同业存单迎来配置窗口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7)
【头条】招商银行总行组织架构图
【聚焦】国家队也不是无限子弹
【干货】化债下的投资机会
【干货】5年城投债,市场在担忧什么?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6)
【头条】股市上涨能否促消费?——对资本市场“共识”的再思考
【聚焦】储备2.6%以上的资产?
【推荐】熬一熬,牛市就过去了
【干货】信用低评级抢跑?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5)
难以阻挡的债券牛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2.1%还是跌破了
【头条】金监总局批复:同意破产!
【聚焦】经济,正在悄悄复苏!
【干货】股票市场被动投资化如何保护普通投资者?
【聚焦】2025年全球股、债、商、汇怎么走?
【荐读】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不入局
【头条】“民营石油集团”3.15亿美元债违约
【聚焦】特朗普财长提名: 明牌与暗牌
【聚焦】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2024)
【业界】监管批复:同意解散!
【推荐】减法主义
国常会重磅定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头条】重回“土地财政”时代?
【重磅】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
【干货】股债双牛如何开启?
【深度】银行资本债定价法则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2)
期待降准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重大进展!员工安置方案出炉!
【业界】千亿级城商行,再次启动境外上市
【金卓讯研报】同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深度解析(2024.11.21)
【推荐】刘世锦最新演讲:更重要的是明年或者是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增长的速度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