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韭圈儿 作者:颓废的老呆梨
今天一早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然后妄言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
原本我预期脆弱不堪的市场会扛不住,没想到科创板还是顶着“特朗普交易”一路上涨,主打一个“以我为主”,也带动了整个A股的强势。
当然,强势只坚持了半小时左右。
后面,丝滑的没有什么水花的跳水,还是熟悉的样子。
我也统计了一下,沪深300高开低走的天数。
以开盘价高于前一日收盘价为高开,以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为低走,那其实,严格意义上高开低走只占了交易天数里的21%。
相比之下,其实低开高走(小反弹)的占比更高一些,有28%。
即使统计2021年以来的熊市行情,占比更高的交易日也是低开低走(纯跌)和低开高走(小反弹)。
但跳水的痛苦显然更大,所以也就更明显了。
当然今天想说的不是跳水。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闻是,易方达沪深300和华夏上证50两个头部ETF最近都公布了分红计划。
易方达沪深300分了53亿,华夏上证50也即将分30亿。
而中央汇金在两只ETF里分别占比67.03%和62.22%,所以这两只分红加在一起,能帮汇金补充将近55亿的分红子弹。
而按照我之前《ETF也不好躺赚了...》的测算,头部宽基ETF降费一年大约能给汇金省30亿左右的管理费。
所以,这次全市场主流宽基ETF大降费+大宽基ETF分红,合理推测都是满足国家队,补充弹药的需求。
今年以来,从开年大跌大手笔救市开始,国家队就是一个热词。
直到昨天神奇2点半的V形反转,大家也在怀疑是否是国家队出手。
但主流宽基ETF成交额并没有放大,所以要么是国家队换了救市标的,要么就是市场行为,在3200点自发构筑起了新的长城。
事实上,自2024年5月21日市场见到一个高点,然后进入漫长的令人窒息的4个月下跌里,国家队没买一分钱的ETF。
主流宽基ETF三季报的申购份额,都是0。
这能推测几件事。
第一,国家队也不是无限子弹,该扣利润要扣利润,该搓波段也得搓波段。
第二,救市资金会不会换了马甲或者标的?比如通过中央汇金资产?
毕竟2024年7月19日,几只国家队包场的宽基ETF也出现过放量大涨——
几只主流ETF都出现了几十亿甚至百亿的成交额,如果国家队在三季度真的0申购0赎回,难道这是市场自发的上涨吗?就像昨天的神奇两点半一样?
第三,9月的那个低点,如果确定是这轮熊市的市场底的话,那么——
历史上每一次熊市底,还是需要等外力抵抗全部失效之后,市场自发出清才能最终见底。
如果还要依靠国家队注入流入性,那说明,不管时间还是空间上,市场可能都还没跌到位。
只有把该套的钱都套住,A股才可能反转/反弹。
虽然,这几只宽基ETF大笔分红带有国家队指导的意味。
但我们要承认,在股票提倡分红和股东回报的大背景下,多分分红也不是坏事。
今年很多新成立的指数基金,其实就在明显增加,月度、季度,或强制或评估的分红条款。
而今年以来多次分红的基金数量其实还不算少。
尤其是红利策略。
股票分红计入基金资产,离分配到客户身上隔了一层,那只能通过基金分红的方式,体现在投资者身上。
毕竟红利策略的本心不就是,持有收息,不以二级市场股价涨跌为目的吗?
而事实上红利指数全收益和价格指数,涨跌幅度的差异还挺大。
红利全收益是分红再投资的效果,如果我们把把钱都分掉,那么基金净值应该更接近蓝线。
而我们持有红利ETF,积累下来的收入,应该小于等于二者的差值,这是我们的分红部分。
对比2021年以来的分红情况,当前基金分红没有形成体系,债券基金机构持有人多,是分红的主力,而股混主要看行情、规模以及头部持有人意愿,基本没有太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今年随着红利策略的逐渐出圈,定位股债双息吃分红的策略,再配合月度、季度定期分红的策略,逐步出现。
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AUM,但通过另一种方式兑现股市利润,分配现金流,对投资人还是有好处的。
当然,有一点要承认,不管国内还是海外,定期分红产品能做起来的关键是,市场长期上涨。
就算赚分红,也不能在本金上损失过大。
如果一路下跌,基金还分红了,那对投资人来说,跟割肉的感觉会不会很像?
所以,丰富的金融创新,最终还是建立在底层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利润创造上,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