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教训:一本中越战争新书引发的深深思考

文摘   2024-08-26 15:36   广西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解放军出动了9个野战军并配属大量技术兵种的50多万部队,还有40余万民兵、民工等保障队伍,成为了继抗美援朝战争后最大的一次国家性军事动员。其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以其省会城市为主要目标,对越军主力集团实施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预定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完成惩罚性质的作战。作战规模和作战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和军委考虑到北方苏联有可能对此做出的反应,限制战争规模,不过度刺激苏联。而即使苏联做出反应,到完成有限度的军事动员,大约需要两周左右时间。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力争主动。在发起惩越作战的同时,北方边境的沈阳、北京、兰州等军区所属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武力援越行动。海空军则在领海、领空内加强巡逻、监视,保卫领空、领海和沿海岛屿,保持威慑状态,一般情况下不参加越境作战。

从中越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的步兵轻武器较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的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和一定条件下的运动战,单兵作战技术好。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武装冲突外,大部分军队20余年未经战火,再加上国内运动不断导致军队建设落后,训练严重不足。参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所属部队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战经验外,其他部队都没有经历过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而且众多部队都是在战前临时扩编,补入了大量新兵,只经过了短期临战训练,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战指挥。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法、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局部攻坚,很少锻炼诸兵种协同作战及大踏步的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的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且国力超出越南甚多。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经过28天作战,中国军队克服困难,攻坚必克,横扫越北,攻占20余个边境省市县镇,歼灭越军57千余人,摧毁大量军政设施,基本达到了作战目的。但因前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部队在作战期间也遇到不少挫折,各种困难预料不到,伤亡大了一些,留下了不少血的教训。

下面介绍一本介绍此次边境战争的新书——《血的教训: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45周年》。该书利用权威战史文献,系统收集整理了246个战例,内容涵盖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后勤、司令部等多兵种多部门,比较全面反映了我军在实战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训,其真实历史图景令和平年代的人们惊叹,自古知兵非好战,这种穿透时空的思考将一代一代传给后人。

该书的封面和目录如下图所示。

对本书有兴趣的网友,可加微信137553832联系咨询。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
谈兵家韬略,论历史风云,共同学习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