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
她是核裂变奠基人,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原子弹。
钱三强是她的丈夫,爱因斯坦是她的师公,居里夫人的女儿是她的证婚人。
她出生于堪称簪缨世家的名门望族,苏州的网师园曾是她家的私宅,她却将其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自己清贫过一生。
她是何泽慧,“中国核武器之母”。
她,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
她的家族赫赫有名,人才辈出。
父亲何澄,早年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系辛亥元老,既是一位革命者,又是一位实业家,还是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母亲王季山,出自苏州王氏家族。这个家族在明、清两代出状元 1 人、探花 1 人、进士 11 人、举人 46 人,近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数十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3 人,美国工程院院士 1 人。
外公王颂蔚,为清光绪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户部主事、军机章京。
外婆:谢长达,是振华女中(苏州十中之前身)创办人,著名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
何泽慧兄弟姐妹8人,皆为中国著名科学家,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而何泽慧和钱三强的三个儿女也全是博士,一家五口五个博士!
这一家族堪称学术精英家族的典范。
何泽慧6岁进入其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
她在学校中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刺绣、篆刻、绘画、作诗、钢琴、体育等活动她都积极参与,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2年,何泽慧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当时物理系共招收28名学生,其中10名是女生,但系主任叶企孙认为女孩子读物理学恐难有所成,曾劝说她们转系。然而,倔强的何泽慧据理力争,最后学校只得同意。
1936年,大学毕业时,物理专业只有10个人顺利毕业,何泽慧是第一名,而第二名正是她后来的丈夫钱三强。
当时同学们都觉得他们是郎才女貌、天设一双。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羞涩的二人虽然彼此互相欣赏,但很少主动找对方说话。
193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何泽慧,出于“把日本人打回日本去”的爱国热忱,决定赴德国深造军工。
她选择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实验弹道学。
该校的技术物理系属于保密系科,实验弹道学更是军事敏感专业,规定不准招收外国学生。
但何泽慧坚定地向系主任表达了自己学习的决心,她说:“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来学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
最终她成功被破例接收,成为该校技术物理系第一个外国学生,也是第一个学习弹道学的女学生。
1940年,博士毕业后,她进入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并率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这一发现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之为“科学珍闻”。
学术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何泽慧也收获了爱情。
钱三强1936年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诺贝尔获奖者、居里夫人的女儿及其丈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被封锁,何泽慧无法向家人报平安,便委托钱三强帮忙写信给家人报平安。
随后他们开始书信来往,沉睡多年的爱情开始萌芽、生长。
1945年,战事接近尾声,国内抗战胜利曙光在望,钱三强鼓起勇气向何泽慧求婚,在一封25个字的信里写道: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何泽慧看到信后毫不犹豫,提笔写下:“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来到巴黎,和钱三强举行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婚礼。
结婚后,何泽慧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1946年,经过研究、上万次实验失败之后,钱三强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三分裂方式。
1946年12月20日,何泽慧又发现了四分裂。
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了关于原子核裂变的论文,这一发现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很多媒体称他们是“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夏天,因为中国急需科技力量,钱三强与何泽慧抱着刚满6个月的女儿登上客轮,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回国后,他们受命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钱三强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组建,并担任相关领导职务。
他协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系等,为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成为中国核物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何泽慧则领导建立了中子物理研究室,包括快、中、慢、冷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及堆物理等多个研究方向,为中国核物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他们一直为中国的核事业奋斗,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等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三强是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何泽慧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
氢弹研发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她带人在实验室完成验证的。她还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世纪70年代后,何泽慧开始关注发展新的科学生长点,领导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一生贡献巨大,却坚守清贫。
1950年,她和兄弟姐妹一同遵照父亲遗愿,将网师园捐给了国家。
网师园是何家的私宅,家族富裕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但她却毫不犹豫地将其捐出。
此后她拒绝了国家分配的宽敞住房,一直居住在1955年搬进去的中关村小区里。
小区年久失修,破落不堪,房屋面积也很小,但她坚持不搬家。
她的日常穿着也非常朴素,衣服破了就打上补丁继续穿,人造革书包背烂了,拿出针线重新缝补继续背上去上班。
她也不接受任何特殊照顾,90多岁腿摔断后康复,仍坚持坐着公共汽车去科研所上班。
以她的身份和贡献,完全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她却全部谢绝。
她从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把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
她为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纪念她,我国将第一颗 X 射线天文卫星命名为“慧眼”。
国士无双,民族脊梁!
向何泽慧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