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林觉民在起义战斗中因腹部中弹受伤被捕,不久就被处决牺牲。
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寓所,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绝笔信,就是上面这封感动世人的《与妻书》。
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与妻书》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
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间一个活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魂了。
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落下,不能写完就想放下笔,又担心你不能理解我的心意,说我忍心抛下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跟你说这些。
我非常爱你,正是因为爱你这个念头,让我有勇气面对死亡。自从我遇到你以来,常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成夫妻;然而遍地是血腥乌云,满街都是如狼似虎的恶人,能有几家能够称心如意呢?
我不能像白居易那样面对他人的不幸而无动于衷,我做不到忘情。俗话说:仁人志士“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我把爱你的心扩充开来,去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去死,不顾及你了。
你体谅我的这片心意,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人放在心上,应当也乐意牺牲我和你自身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你不要悲伤!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先死在我前面。”你刚听到这话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地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没有话来回答我。
我的意思大概是因为你身体柔弱,肯定禁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的话,留下你孤苦伶仃,我于心不忍,所以宁愿你先死,让我来承受悲痛。唉!谁知道最后竟然是我先你而死呢?
我是真的不能忘记你啊!回忆起后街的房子,进了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后厅,再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边的一个房间,就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刚结婚三四个月的时候,正好是冬天的十五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月光和梅影相互掩映;我和你肩并肩手拉手,轻声细语,什么事情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来,只留下满脸泪痕。
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从家里逃走又回来,你哭着告诉我:“希望以后你要出远门,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跟你一起走。”我也已经答应你了。
前十几天我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和你面对面的时候,又开不了口,而且因为你怀孕了,更担心你承受不了悲伤,所以只好天天借酒消愁。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简直不能用笔墨来形容。
我确实希望能和你相守到死,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遭遇天灾可以让人死,遇到盗贼可以让人死,国家被瓜分的时候可以让人死,贪官污吏残害百姓可以让人死,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国家里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时刻不可以让人死。
到那个时候,如果让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地看着我死,我能做到吗?或者你能做到吗?即使可以不死,但是分离不能相见,白白地让两地的人望眼欲穿直到骨头化成石头,试问自古以来有几次见过破镜能够重圆呢?那样的话比死还痛苦,又能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有幸都还健在。天下那些不该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数不胜数,像我们这样钟情的人,能忍受这种情况吗?这就是我之所以能任性赴死而不顾及你的原因。
我现在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不成自然有同志们在。依新已经五岁了,很快就会长大成人,你一定要好好抚养他,让他像我。你肚子里的孩子,我猜是个女儿,女儿一定会像你,我心里很欣慰。如果又是个男孩,那就也教导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林觉民在。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家以后会很贫穷,贫穷没有什么可苦恼的,只要能清清静静过日子就罢了。
我现在跟你没什么可说的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会哭着和你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真的有。现在有人又说心灵感应是有道理的,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以后,我的灵魂还会依依不舍地陪伴在你身边,你不必因为没有伴侣而悲伤。
我生平从来没有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然而如果告诉了你,又担心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了正义而死百次也不推辞,却让你担忧,实在不是我所能忍心的。
我非常爱你,所以为你考虑只怕不周到。你有幸嫁给我,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终究不忍心只保全自己。唉!
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不能忘记我,你会常常在梦中见到我吗?悲痛啊。
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夜里四更,意洞亲笔。
家里的各位伯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你请她们指教,把我的心意完全理解了,那我就很幸运了。
《与妻书》未读完,已经泪流满面。
林觉民,林徽因的堂叔,“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出生于1887年,福建闽县人,家里世代书香,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1905年,18 岁的林觉民遵循父母之命,娶了 14 岁的陈意映。虽是包办婚姻,但陈意映也是接受新思想教育的女性,两个人情投意合恩爱非常。
1907年,林觉民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受孙中山和黄兴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
在那个年代,出身优越家庭的他,本可以保全自身,和妻子过幸福的小日子,但是他却不忍看天下人受苦,决心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
他和他的同志们,深知起义是九死一生,但他们秉持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要用自己的牺牲去唤起更多人的觉醒。
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当时陈意映身怀六甲。
当她读到丈夫的《与妻书》时,几欲寻死,希望追随丈夫而去。
是公婆携幼子跪下请求她,她才勉强活了下来。
然而,失去丈夫的痛苦始终萦绕在她心间,两年后,郁郁寡欢的陈意映与世长辞,年仅22岁。
他们的长子后来因病早逝。
他们的遗腹子,林觉民的父亲为其取名林仲新,由祖父祖母抚养长大。
林觉民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对妻子的小爱升华为对天下人的大爱,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未谋其面,深受其恩,吾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