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华人女科学家之一,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她作为最高机密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帮助美国人造成了原子弹。
美国时代周刊曾写道:“如果没有这位物理学家,这个项目可能会失败,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延长到1946年后才结束。”
她因在核物理界的卓越成就,被称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世界原子弹之母”。
她在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实验验证作用,使得李政道、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
她是袁世凯的孙媳妇,袁克文儿媳,袁家骝之妻,更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永久邮票”封面的华人。
她是吴健雄,中国人的骄傲!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吴仲裔: 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思想开明、有胆有识。
1913 年,他把镇上废弃的火神庙打扫干净,创办了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推动当地女子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吴健雄的成长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亲樊复华: 是位端庄贤良、有思想、有志气的女性。她与丈夫一起为子女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支持丈夫的教育事业。
吴健雄父亲用“英雄豪杰”四字为子女取名。
给吴健雄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能够拥有不输给男性的坚毅、勇敢和才能。
吴健雄也确实没有让父亲失望,在学业和科研事业上都取得了杰出成就。
吴健雄七岁时进入父亲创办的明德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1929年,从学校毕业后获得保送南京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数学系的资格,但第一年她选择去上海的中国公学学习,成为时任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的得意门生。
1930年,吴健雄回到南京大学学习,因喜爱物理,一学期后转入物理系物理专业。
1934年,大学毕业,吴健雄进入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次年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6年,在父亲和叔叔的支持与资助下,吴健雄赴美深造,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埃米里奥·赛格瑞、奥本海默等。
1939年,在塞格瑞指导下,吴健雄进行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研究,其中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提供了关键的帮助。
1940年,吴健雄从该校毕业,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吴健雄留在伯克利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铀元素的分裂产物和一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
1944年,吴健雄参加了“曼哈顿计划”。
当时32岁的吴健雄已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讲师。
她在铀原子核分裂产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曼哈顿计划”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原子核的连锁反应一会儿运转一会儿停止,这成为项目推进的关键难题。
“计划”负责人之一的塞格瑞想到了吴健雄,因为她曾发表过一篇论文,阐述的内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
于是,吴健雄受到邀请加入了“曼哈顿计划”。
吴健雄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唯一外国女科学家,负责其中的核心部分——核爆炸的连续性问题。
她以出色的专业能力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原子弹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研究成果大大加速了原子弹的研制进程。
吴健雄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参与展现了她在核物理领域的卓越才能和重要地位,也为她在科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参与曼哈顿计划之后,吴健雄回到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科研教学。
她将研究重点放在了β衰变的放射性过程上,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专家。
1956 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大胆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设。
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且颠覆传统认知的理论,但在当时只是一个假设,需要实验来验证,于是他们找到了吴健雄。
吴健雄认识到这个实验的重要性,放弃了计划好的回国探亲,成立合作实验小组进行细致且艰苦的工作。
同年,她用实验推翻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的定论。
这一震惊世界物理学界的实验结果,使得李政道和杨振宁于 1957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尽管吴健雄的实验对该理论的证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她却因种种原因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这也成为科学界的一大遗憾。
但是她在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杰出贡献,奠定了她在物理界一流科学家的重要地位
此后,吴健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有过很多重要的实验贡献。
她在 1962 年完成的“矢量流守恒”实验,支持了两位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 r.feynmen 和 m.gell-mann 于 1957 年提出的理论。
在内轫致辐射、奇特原子、血红蛋白、正电子偶素、超低温核物理等方面有过深入研究。
1949 年,她通过实验验证了恩里科·费米的衰变理论,纠正了该理论与先前不准确的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发展了恩里科·费米的理论。
1973年,中美关系缓和以后,吴健雄和丈夫袁家骝回到祖国大陆,受到周恩来、邓颖超等人的亲切接见。
这是她离开祖国多年后首次回国,此次谈话持续了六个小时。
从那以后,她几乎每年都回国访问和讲学,将国际前沿的物理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带回国内,为中国物理学界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启发,促进了国内物理学研究与国际的接轨。
1982年,吴健雄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对中国高校的物理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8年,吴健雄夫妇用毕生积蓄设立了“吴仲裔奖学基金会”,助力明德学校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并且奖励资助优秀的师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学人才,为中国物理学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力量。
对于吴健雄的科学成就和巨大贡献,美国和中国都给予荣誉和认可。
1958年,吴健雄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位入选该科学院的华裔美国人。
1972年,吴健雄当选为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1975年,吴健雄先后获美国物理学会核物 Tom Bonner 奖、美国国家科学奖。
1978年,吴健雄获沃尔夫奖物理奖。沃尔夫奖是国际上重要的科学奖项之一,具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获奖进一步证明了她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1994年 ,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同年,获得“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的家中因病逝世,终年85岁。
依照她生前的愿望,她的骨灰被安放于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明德学校的紫薇阁旁。
她的墓志铭铭文用中英文写道:
“这里安葬着,世界最杰出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她一生绵长深刻的科学工作,展现了深思力作和真知洞见;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入,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她的入世、优雅和聪慧,辉映着诚挚爱心和坚毅睿智;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吴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个永远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