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狂士:刘文典|怒骂沈从文,脚踹蒋介石

文摘   2024-11-04 10:51   湖北  


他形象邋遢,放荡不羁,却才华横溢,被称为“狂人学者”。


他学贯中西,是民国时少有的有“魏晋风骨”大师的杰出代表。


狷狂自负,曾放言“世界上最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老先生本身,自己了解自己;还有半个人是全中国研究庄子学术加起来的;最后一个人就是他自己”。


他坚守气节,拒绝了日本侵略者的聘任,并表示“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他生性狂傲,轻视同行,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怒骂沈从文不该逃跑。


他不畏权贵,曾因维护学生利益与蒋介石发生冲突,并直接脚踹还击,因此被关押7天。


了解他的故事,不禁感叹: 这世上还有如此狂妄的文人啊!


他是刘文典,中国近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


          
                                



刘文典1889出生于安徽合肥,原名文聪,字叔雅。


他自幼在私塾学习经书、古文,十二三岁时跟随当地美国医院的院士学习英文,后又习得德、日、意等外语。


16 岁考入芜湖安徽公学,在这里受教于陈独秀、刘师培等名师,并且加入同盟会,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并多次参与爱国演说活动。


1908 年,刘文典东渡日本求学,随后拜入章太炎门下,研习中国古典文学,同时学习外国语言文学。


1912 年~1916年,刘文典回国加入民主革命中,担任过《民立报》的编辑和翻译,以及孙中山的秘书。


1917年,刘文典决意离开政治活动,从事学术研究,经陈独秀引荐,在北京大学担任预科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教员。


他治学勤奋,讲授认真,在北大开设有十门课程。


此后几十年间,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讲授过“文选学”“校勘学”“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庄子”“淮南子研究”“文赋”“中国化的外国语”等课程,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生遍及全国。


同时,刘文典在古籍校勘方面和庄子研究领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也积极翻译传播外国名著。


不过他的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那些引起了极大轰动的故事。


                                


 

1926 年,刘文典受邀赴安徽筹建安徽大学。安徽大学成立后,刘文典代行校长之职。


1928年,蒋介石刚刚掌权不久,表示要到安徽大学视察。


身为校长的刘文典,秉持“大学不是衙门”的观念,对蒋介石的视察并不热衷,更没有组织特别的欢迎仪式。


同年11月,安徽学界爆发了大规模的学潮。蒋介石认为安徽学风不正,学潮是共产党活动猖獗的反应,决心严惩。

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让他交出闹事学生的首领名单。


但刘文典认为学校的事由他来管,蒋介石作为军队总司令无权干涉,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两人因此发生激烈争吵,蒋介石骂刘文典是“老学阀”,刘文典则回骂蒋介石是“新军阀”。


蒋介石盛怒之下动了粗,当众打了刘文典两个耳光。


不甘示弱的刘文典抬腿向蒋介石踹去(有说法是踹到了肚子,也有说法是踹到了裤裆),蒋介石疼得弯腰,冷汗直流。


这一脚的后果是: 蒋介石以“治学不严”为名,将刘文典关进了监狱。


此事在教育界引起极大震动,后经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胡适、教育部长蒋梦麟等人联名援救,刘文典在被关七天后获释。


之后,他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1929 年,清华大学聘请刘文典为国文系教授,他遂身兼北大、清华两校教职。


在此期间,他除主持教务、从事教学外,继续进行古籍校勘工作,陆续撰写了《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著作。


1937 年,北平沦陷,刘文典拒绝了日本侵略者让他去伪北京大学任教的邀请。


1938 年春,在好友叶企孙的帮助下,刘文典离开北平,经天津、香港、安南到达云南蒙自,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主讲《庄子》《文选》等课程。


在西南联大讨论教师薪资时,刘文典认为陈寅恪这样的学者才是真正的教授,领 400 元大洋理所当然,他自己领 40 元大洋也说得过去,而对于沈从文,他觉得连 4 毛钱都不值。


在教务会上,当别的教授都同意沈从文升任教授时,刘文典不无讥讽地说道:“沈从文在北大是我的学生,他若当了教授,我岂不是要作太上教授了吗?”


那时候日军常空袭昆明,有一次师生们跑警报时,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中奔逃,顿时火起。


他对身边的学生说:“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你们跑是为了未来,沈从文替谁跑啊?”


言下之意是沈从文在文化传承等方面没有什么价值,不应该和他们这些真正做学问、传承文化的人一样跑警报。


                                



1942年,因为生活贫困,刘文典接受普洱盐商张孟希的邀请,前往磨黑为张母撰写墓志铭,期间在磨黑中学讲学。


刘文典擅自离校学校的行为,引起了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闻一多的不满。闻一多认为刘文典此举有违为人师表的修养,主张新学年不给他续发聘书。


最终,刘文典被西南联大解聘,后经陈寅恪介绍转投云南大学。


1949年末,昆明解放前夕,胡适曾动员刘文典去美国,已替他办好了入境签证。但刘文典拒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他历经风雨,看到过国家的艰难困苦,也对国家的未来抱有希望,所以坚定地选择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被评为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1957 年,刘文典被打为“中右”派,白天挨批斗,晚上写交代材料,无暇创作。


1958年,刘文典作为学术权威被列为典型进行批判。


他站在台上低头弯腰,说:“我刘文典就是一包臭脓血,我没有一点贡献。我的思想问题很严重,我需要接受改造,我真的错了。”


1958 年 7 月,刘文典在云南昆明病逝。


一生傲骨多雅趣,世上再无真狂徒。







我是春静啊
80后,以卖货为生,育儿、读书、写作、看电影,杂七杂八的记录,认认真真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