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之一,副司令封中将,他这个正的仅授少将衔
文摘
2024-10-26 21:27
湖北
贺晋年将军是陕北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授衔仪式上,他的军衔却让人感到惋惜。民间一直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在开国将帅中,每一个层级都有一个远超同辈的领头人,比如十大元帅中的朱老总,十大将之首的粟裕,上将中的是萧克,中将的徐立清等等,虽然这不是官方说的标准,但是民间一直有这个说法。而在少将层面,贺晋年与解方的名字常常被提及,认为资历和战功不比解方的低。贺晋年是西北红二十七军的创始人之一,红二十七军是西北红军的主力军,而谢子长则是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在谢子长的直接教导下,贺晋年逐渐成长为红军的高级将领。谢子长在多次反围剿战争中身受重伤后,因伤病恶化而去世。接着刘志丹成为西北红军的最高领导人,而另一位领导人高眼镜则出任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与刘志丹共同领导西北红军。贺晋年与这位高政委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之后的人生坎坷也与高政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3年春,中共甘宁青特委在兰州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水北门暴动”。在这次行动中,年轻的贺晋年成功策动了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的10名士兵起义,并勇敢地渡过黄河,与中共党员王儒林、吕振华率领的西北抗日义勇军汇合。在徐海东、程子华率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他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并担任了81师师长。在随后的东征山西战役中,81师在贺晋年的指挥下表现出色,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誉。全面抗战爆发后,贺晋年率领的红二十七军缩编为八路军120师的两个营,后又升级为团,留守陕甘宁边区,肩负起保卫中央的重任。1946年,他受命前往东北,在东北,贺晋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他先后担任合江军区司令员、骑兵纵队司令员、七纵副司令员、十一纵司令员等职务,为东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北满剿匪中,他迅速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指挥灵活,剿抚并举,打得土匪们落荒而逃,赢得了东北军区高层的高度赞誉。在担任七纵副司令员期间,贺晋年曾一度代理指挥全纵,战法库、打彰武、激战公主屯、攻克四平,七纵在他的指挥下战斗力飙升,与一纵、二纵、三纵、六纵等主力部队并肩作战,一点也不逊色于主力部队。担任十一纵司令员后,他更是身先士卒,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在塔山阻击战中,他与四纵紧密配合,死战不退,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在打下石景山后,贺晋年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他占领了发电厂后,并没有急于切断向城内供电,而是向兵团部请示保持供电。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城内民心,还进一步瓦解了守军的斗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抗美援朝时期,为了适应战争需求,东北军区先后成立了很多兵种,贺晋年副司令员,作为当时军区内少有的高级将领,身兼数职,兼任各种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队的司令员,可见中央和东北局对他的信任。1953年,中央军委进行的全军干部评级中,贺晋年被评定为副兵团级。这一评价无疑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肯定与赞誉。然而,1955年的授衔,得出那样一个结果,不得不让人惊讶。原因其实都懂,尽管贺晋年在军事上的成就相当不错,是西北红军系统中除“眼镜”外最具代表性的将领,但他好像也不是“眼镜系统”的。贺晋年到东北时,“眼镜”已位居高位但是并没有给予贺晋年特殊照顾,那时人们都还算尽心于事,没有那么多私心,否则不会第二批组建主力纵队,才让贺晋年当上纵队主官。定性眼镜的五大主力(懂的都懂,不必明说),名单里也没有他。1954年官方定论,也清清楚楚地把他排除到眼镜系统之外。到了授衔时,按照贺晋年的功绩与资历,授予上将军衔并不为过,但鉴于当时的政治敏感性,组织上采取了谨慎态度,意见是暂授少将,大概是待时机成熟后再作调整。遗憾的是,这一“暂时”最终成为了永恒,贺晋年的军衔定格在了少将。尽管如此,贺晋年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后来长期在装甲兵系统工作。还在业余时间寄情于国画创作,尤其擅长画竹,其艺术造诣深厚,甚至在1990年在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还举办了个人画展。2003年,贺晋年寿至93岁仙逝。老将军病逝前夕,他的个人画集出版时被取名为《将军竹》,意喻像将军竹一样青春永驻。贺晋年将军的一生,既有高光时刻,也有低潮岁月。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