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副旅长,开会时被旅长派人暗杀,牺牲时只有32岁
文摘
2024-11-21 19:14
湖北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故事总是让人热血沸腾,而英雄的陨落则更让人扼腕叹息。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英勇善战,深受战士和百姓的爱戴,却不幸遭遇了内部的阴谋暗算,年仅32岁。1911年,黄骅出生在湖北阳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幼时便失去了双亲和兄长,与嫂子相依为命。黄骅很懂事,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懂得感恩,知道嫂子不容易,一直帮着嫂子一起做农活。六、七岁的时候,黄骅开始帮着村里的地主放牛,他受尽了地主的欺负,心里对地主产生了怨恨。后来,黄骅又尝试了很多行业,机缘巧合下学会了读书认字,但一直没有安定下来。1926年,年仅15岁的黄骅目睹了红军与土豪劣绅的斗争,打土豪分田地,被深深触动,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成为凤凰乡儿童团的团长。他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递送信件,用实际行动支持着革命事业。1929年,黄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抵达阳新、大冶地区,黄骅随即参加了红军,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从司号员一步步成长为团职干部。长征路上,他跟随红军干部团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和决心。抗日战争爆发后,黄骅被派往晋西南创建抗日根据地。他组织游击支队,多次袭击日寇,成为山西知名的抗日英雄。1940年4月,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领导鲁西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他的带领下,鲁西地区的抗日力量迅速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941年,他调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面对的是更加复杂和艰巨的斗争环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灵活运用战术,频频出击,取得了多次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他身居要职,体弱多病,按当时规定他可以吃“保健饭”、“保健菜”,但他不肯吃,而是和广大战士同甘苦,共患难。黄骅经常教育干部和战士:“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老百姓,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很快在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中建立起了很高的威信。然而,他的出色表现却引来了上级的嫉妒和不满,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却将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军区司令邢仁甫,曾经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战员。但随着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增大,他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邢仁甫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地下党工作。后来,他在一次任务中与上级失去了联系,只能暂时回到家乡,等重新与我党重聚的机会。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邢仁甫开始积极在家乡宣传抗日,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戴。1938年5月,八路军来到冀鲁区后邢仁甫被任命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六支队司令、津南专属专员、津南支队司令。1942年4月,邢仁甫担任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兼教导六旅旅长。从邢仁甫的晋升历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作战能力不错的领导人。邢仁甫虽然身为一位八路军司令员,但他身上有很浓的官僚作风,凭借自己的司令身份,十分喜欢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不再上前线打仗,而是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企图坐等抗战胜利的到来,还贪污公款。战士们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耻,但又碍于他的身份不敢向上级汇报,这就让他更加肆无忌惮。黄骅被派到冀鲁边军区工作的时候,让邢仁甫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认为黄骅来到这里为了监视他。为了给自己造势,他先是在军中大肆宣传个人主义,声称他比黄骅强,接着又想方设法在各个方向压黄骅一头。对于邢仁甫的做法,大度的黄骅不予理会,坚持把抗日放在第一位。1943年5月,邢仁甫接到中央的调令,让他去延安接受培训。对于中央的安排,邢仁甫认为是黄骅在背后捅了一刀子,是要夺权。于是他对黄骅产生了仇恨的情绪,甚至一气之下决定除掉这个“眼中钉”。为了完成自己的杀人计划,邢仁甫向上级称病,留在边区,接着找来自己的得力手下安排刺杀计划,这其中就有土匪出身的冯冠奎。1943年6月30日,黄骅在新海县大赵村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时,被进入会议室的冯冠奎杀害。在短短两分钟内,黄骅和陆成道、陈云彪等八名同志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一事件震惊了边区军民,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邢仁甫知道自己逃脱不了罪责,便转身投入了侵华日军队伍。后来日本战败,他又投入国民党驻守天津,继续与我党作对。一直到天津解放邢仁甫才被捕,1950年在盐山县城东万人公审大会上被枪毙,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黄骅的牺牲并没有让他的精神消逝。相反,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革命战士前赴后继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中。为了纪念这位英雄,1945年新海县被更名为黄骅县,他的遗骸也被安葬在济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