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陈毅发给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还是陈毅厉害

文摘   2024-11-23 17:25   湖北  
1951年的一天,上海大世界门口,一位满脸麻子的老人正拿着扫帚清扫街道,这一幕让无数路人驻足围观,记者纷纷争相拍照,而这人正是“上海三大亨”之一的黄金荣。

黄金荣,1868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年幼时,他因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麻子,因此被人戏称为“麻皮金荣”。

也许正是这种被歧视的经历,让在他心中埋下了对权力和地位渴望的种子。年轻时,黄金荣背井离乡,来到繁华的上海滩闯荡。

起初,他靠写书法、画画谋生,但生活并不如意。后来,他混迹于帮派之中,逐渐崭露头角。

1892年,上海法租界公开招考华人巡捕,这对于渴望改变命运的黄金荣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凭借魁梧的身材和机智的头脑,成功考入巡捕房,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
在巡捕房的日子里,黄金荣如鱼得水,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交各路人马,逐渐在地下世界站稳了脚跟。

黄金荣深谙权力游戏之道,结交各路人马,无论是洋人还是本地官员,他都能周旋其中。

他还善于利用矛盾,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随着势力越来越大,黄金荣开始涉足正当生意,投资电影院、舞厅等娱乐场所,还参与了房地产开发。

这些生意不仅让他的财富急剧增加,也为他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到了民国时期,他不仅是青帮的龙头老大,还成为了上海市参议会议员。他出入高档场所,与达官显贵称兄道弟,俨然一副上流社会人士的模样。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黄金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还是留在上海?

此时黄金荣已82岁,还疾病缠身,他说:“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不想死在外地。”
他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留下,但是黄金荣的儿媳带着家里的金银珠宝逃到了台湾。

上海解放后,对于如何改造上海帮会人物,著名作家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回忆说:“潘汉年认为,黄金荣虽然干了不少坏事,但是他没有逃走,没有搞破坏,说明至少对我党不带敌意。”

他现在不问外事,我们就不必把他当做专政对象。刘少奇要潘汉年告诉陈毅、饶漱石先不动他们观察一个时期再说。
安逸度过两年后,1951年时,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了。

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可是群众对他的憎恨并没有因为他的忏悔而得到谅解。

很快,一封检举信进到了新政府的邮箱里,人民要求惩罚这个旧社会的恶霸。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安排下,他写了一份悔过书,刊登上报。

没想到,要求严惩黄金荣的呼声反而比之前更高了,新政府不能不置人民的意愿于不顾。

1951年,上海市长陈毅找到了黄金荣。这位昔日的大佬以为自己要倒大霉了,没想到陈毅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offer”——当街道清洁工。

陈毅的用意很明显:既要让黄金荣认罪服法,又要通过他的改造来震慑其他旧势力分子。这是一招高明的“敲山震虎”。

黄金荣响应政府的改造号召,开始扫大街。“黄金荣扫大街”的新闻不胫而走,传遍世界各地。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此事,不禁感叹:“陈毅这个人,手段高明啊。"
说起蒋介石和黄金荣的关系,可算是非常微妙,他们既不相信彼此,又要相互合作。
蒋介石年轻的时候曾经加入过黄金荣的门派,并且成了他的帮派门徒,后来蒋介石在政治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明面上还是对黄金荣客客气气,不敢得罪,如今看到陈毅如此对待黄金荣,蒋介石也只能是竖起拇指称赞。

旧上海另一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得知这一消息,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躲过一劫。
考虑到国内外的反响,对黄金荣的这项“改造”措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持续下去。

两年后,死于上海黄公馆,相比于上海滩另外两位大亨算是善终了。
杜月笙63岁时在香港病死,客死异乡;张啸林被贴身保镖枪杀。

江诺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