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主席和总理在长沙最后一次长谈:总理还是总理,小平顶上来

文摘   2024-11-22 18:47   湖北  
1974年12月初,周总理不顾身体,坚持完成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更是亲自制定关于邓小平的人事调动安排。

但是,此时的毛主席正在湖南长沙养病,需两人协商后再进一步确定,所以本该卧床养病的周总理决定去长沙当面与毛主席商定。

叶剑英、邓颖超等其他同志劝周总理安心休养,可是总理紧皱眉头说道,其他事可以委派他人代理,但这件事情必须由我亲力亲为,这也是历史交给我的重要任务。

很快,由张佐良医生等人组建的一支精英医疗小组跟随周总理坐上飞往长沙的飞机。当时,叶剑英为保证绝对安全,将总理此次的出行列为机密。

周总理执意前往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四届人大”开幕时间已不到1个月了,权欲熏心的江青集团,很早就在打“四届人大”的主意了,想要通过这次换届将他们的“新生力量”安排进重要部门。
走下飞机时,周总理被病痛折磨得已经骨瘦如柴,但披着一件大衣还是不减英气与威严。他与众人乘坐专车抵达毛主席所在省委办公楼。

1974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的当夜,在这样一个低调而宁静的夜晚,榕园1号楼内却灯火通明,湖南省委的同志们围坐在一张不大的饭桌旁,为毛主席庆祝生日。

气氛热烈而温馨,大家不谈国事,只聊家常,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毛主席坐在上首,端着一碗面,含笑看着这一切,侧头与身边的周总理低声说道:“过个生日还让你破费了。”

其实也就七八个菜,一份汤品,好些普通人家生日都比这个有排场,周总理深知主席节俭的性格,风趣地回答道:“等我生日,主席也请我吃一碗长寿面!”

他话说出口,心里突然一沉,毛主席的脸色也骤然一白,幸好有暖光灯照着,才没有那么明显。

“好啊,明年我请你吃。”

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而国家的未来还需要他们来规划。饭后,当众人散去,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无人打扰的房间里开始了他们的长谈。

周总理向毛主席展示了小平同志替他草拟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人对报告中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毛主席对这份报告赞不绝口,对周总理和小平同志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认可。

“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小平顶上来。”

随着谈话的深入,话题逐渐转向了第二代领导班子的任命。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深知,这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他们提到了叶剑英,这位在多次风浪中都能稳如泰山的元帅,是两人都十分欣赏的人选。然而,叶剑英虽然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但在政治工作上却略显不足。

因此,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建议——让邓小平来辅助叶剑英。

邓小平,这个名字在两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分量。他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心态沉稳,见识广阔,最近在国务院的工作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毛主席对邓小平的印象很好,认为他政治思想强,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两位伟人一拍即合,决定以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并让他同时兼任军委副主席。

这个决定,不仅是对邓小平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考虑。在两人有来有往的交谈中,第二代领导班子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这场长达四小时的密谈,被称为“长沙决策”,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谈话结束后,周总理带着满心的疲惫和期待返回了北京。他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依然坚持着。

两天后,他强撑着身体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将长沙决策的内容进行了精炼的转达,并传达了对人大常委会的最新任命。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周总理在近三千名代表面前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报告中,他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发展策略,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四届人大议的成功召开不仅让“长沙决策”得以实现,还让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梦寐以求的“组阁”阴谋彻底破产。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似尘埃落定的时候,周总理的身体却已经走到了极限。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江诺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