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谁“背后的女人”,她叫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文摘   2024-11-24 20:18   湖北  
在中国科学史上,有一对夫妇的名字如雷贯耳——钱三强与何泽慧,他们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不仅以卓越的科研成果震撼了世界,更以坚不可摧的爱情和无私的爱国情怀,书写了一段传奇。

1914年,何泽慧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她的家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人才辈出。
到了何泽慧这一代,更是人才辈出,他的表兄弟王守觉、王守武,表姐夫陆学善、葛庭燧,以及何泽慧自己和丈夫钱三强。
全部都是中科院的院士,一个家族一代之内就出了六个院士,中国百年以来实属奇迹。

尽管身处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何泽慧却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梦想,毅然决定投身物理研究。

193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少有的女性物理学者之一。

当年全国各地报考清华物理系的学生有几百人,最后只录取了28个人,其中只有十位女生。

然而入学的第一天,何泽慧以及另外九名女生都接到系里的劝退通知,不服气的何泽慧立刻要找系主任叶启孙教授去评评理。
见到系主任叶启孙教授后,何泽慧委屈地说道:“全国几百人报考清华物理系,我们几个女生好不容易考取了,为什么又不要我们了呢?”

叶教授回答道:“学物理是很艰苦的,女生学物理难以学有所成。”

听了系主任的话,何泽慧坚定地回应道:“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中并没有这一条啊。”

叶教授听了,觉得这个一口吴侬软语的温婉女孩说的也确实有道理,只好答应让她们十个女生暂时留在了物理系。

在那里,她遇到了同样才华横溢的钱三强,两人因共同的学术追求而结缘。

然而,毕业后的他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钱三强顺利进入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并获得了公费留学法国的机会,而何泽慧却因性别歧视而失业。

就在何泽慧焦虑万分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山西省政府有一项规定,凡是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山西籍学生,均可以获得三千大洋的资助,专门用于出国留学。

何泽慧虽然出生在苏州,但是祖籍却是山西。能够获得留学资助,何泽慧便决定去德国博士学位。

1936年,何泽慧到德国后,依然选择了实验弹道学专业。弹道专业与国家军工密切相关,连德国本国的学生都要经过严格审批,而且还不招女生。

何泽慧再次遭遇了闭门羹,何泽慧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而是决定找物理系主任克兰兹奋勇一搏,再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

何泽慧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克兰兹教授曾经在国民政府南京军工署担任过军事顾问。于是见到克兰兹后。

何泽慧对他说:“尊敬的教授,您可以去我们中国担任我们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而我也是为了打日本鬼子才来到你们这里学习的,为什么不肯收我呢?”

克兰兹沉思良久,他被眼前这个小姑娘的勇气所折服,最后竟破例地收下了何泽慧。
这也是该校弹道专业第一次招收外国留学生,关键还是一名女生。

何泽慧也没有辜负克兰兹教授的厚望。1940年,26岁的何泽慧完成了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的飞行速度的方法》,并获得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钱三强在法国居里实验室见证了原子核裂变的伟大发现,并与导师小居里夫人合作,进一步验证了核裂变现象。

1943年,一封来自德国的信打破了钱三强平静的生活,那是何泽慧在战乱中寄来的家书。

当时的德国和中国不通邮,身在德国的何泽慧无法与中国的亲人联系。刚刚得知德法之间恢复了通邮,她就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身在法国的老同学。

何泽慧在信中问他是否还在巴黎,如果可能,带她向家中的父母报平安。正是这封短信,打通了钱三强与何泽慧两人毕业之后七年的隔断。

从此,他们开始通过书信交流学术和生活,爱情在字里行间悄然生长。

1945年,钱三强鼓起勇气,用一封仅有25个字的电报向何泽慧求婚,何泽慧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年春天,他们在巴黎举行了简朴而温馨的婚礼,即使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的小居里夫妇也亲自到场祝福。

1946年夏天,钱三强夫妇应邀来到英国剑桥,出席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一张不为人注意的照片引起了钱三强的兴趣和思考,照片上记录到一个三叉形状的径迹。

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核裂变是一分为二,为什么照片上会出现三叉形状呢?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钱三强与何泽慧的注意。

钱三强与何泽慧回到巴黎之后,经过几个星期的连续实验,他们观察到大量的三叉型径迹,这些三叉型径迹究竟是何种性质呢?

此后的一段时间,何泽慧一直待在实验室里边观测和分析,在大量实验测量的基础之上,钱三强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的现象。

原子核裂变一分为三,除了三分裂外,1946年底,何泽惠还发现了核裂变的四分裂现象。

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国际科学界,他们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这个时候的钱三强与何泽慧事业有成,家庭和美,在外人看来,他们一定会选择留在法国继续这样的生活。

然而,面对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他们却毅然选择了回国,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回国后的生活并不如意,研究所条件简陋,设备匮乏,但他们没有退缩。

何泽慧与钱三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旧货市场和废品收购站,亲手制作实验设备,科研人员由最初的五人扩大到150人,逐步建立起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

1955年1月15日,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负责人,妻子何泽慧也带领着团队艰苦攻关。
她奔赴苏联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在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

1958年中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之后,何泽慧担任起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就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

1964年10月16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西方人成为“东风巨响”。
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何泽慧也欣喜若狂。他们相拥而泣,"咱们终于为祖国争了口气!"
无论拥有怎样的荣耀,何泽慧却一如既往地谦虚简朴,同事、朋友一致评价何泽慧平时里没有架子,淡泊名利,不求享受,严谨做事。

从清华园到成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和钱三强一起为中国核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

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钱三强与何泽慧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他们的科研成果一样,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江诺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