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曾两次下令拆毁铁路,几年后又迷上铁路,为何有如此的态度转变?

文摘   2024-11-01 21:26   湖北  
1865年慈禧下令拆除500米“袖珍”铁路,吴淞铁路现身上海,慈禧再次下令拆毁铁路,慈禧到底出于怎样的心态?几年之后是什么又让她突然迷上了铁路?

1865年7月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条长约500米的“袖珍”铁路,一台小型蒸汽机车拖着三节车厢来回行驶,人群中惊呼不断,异常热闹。

消息一传开,紫禁城里的慈禧也听说了,她是惊恐万分,急忙下谕旨,速派兵卒,尽快拆毁。

英国人前脚在北京打广告,慈禧后脚就要拆除,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1757年开始,清政府彻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抵制海外的一切事务。

慈禧因为一直身居宫中,几乎与世隔绝,对外面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并不了解对许多新生事物更多的就是恐惧,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拆毁洋人铁路的决定。

1876年英国为了扩大其在华的利益,把在中国修建铁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修建马路的由头欺骗上海地方官员,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

李鸿章早就鼓吹“师夷之长”试办铁路,但他坚持认为铁路要由中国自己修。直到英国擅自修建吴淞铁路之后,李鸿章就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花钱把铁路买回来,这样既不失大清的主权,也不失英国人的利益。

经过几番会谈后,中、英两国政府在《收买吴淞铁路条款》上签字,并在一年后的1877年10月20号,清政府赎路款项按时付清,从这时起,吴淞铁路归属中国,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性铁路。

上海是两广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控制的地盘首冲地,而吴淞铁路恰好在上海,他认为李鸿章侵犯了自己的地盘,只要吴淞铁路存在一天,李鸿章就会插手一天,严重损害了他的个人利益。

于是沈葆桢就把拆铁路的想法禀告给慈禧,久居深宫的慈禧与沈葆桢的想法不谋而合,下令拆掉吴淞铁路,拆毁吴淞铁路事件从此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天下奇闻。

1884年,中法战争由于运输不利,中国差点大败,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和兵部侍郎曾纪泽共同向慈禧上书说,中国应尽快修铁路以富国强兵。

可是慈禧犹豫不决,一直主张“师夷之长,以夷制夷”的李鸿章心里非常明白,中国能否兴办铁路的决断权掌握在慈禧的手中,而慈禧没见过,更没坐过火车,该怎么办呢?

李鸿章决定先在皇宫内修筑一条铁路跑火车,李鸿章借西苑三海拓建的机会,专门从法国进口了一批特制的列车设备,以进贡的名义献给慈禧。

历经两年的修建,建成从中海到北海的中国第一条皇家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1888年12月8号,李鸿章上奏恭请老佛爷试车,慈禧坐上了火车,果然龙颜大悦。

这个当初坚决排斥外部世界现代科技文明的老佛爷,对于有利于她个人享受的东西,并没有表现出拒绝的态度,因此慈禧慢慢地改变了对一些西洋现代文明的抵制,改变以前的偏见,转而支持李鸿章等洋务派在中国修路的主张。

1891年后,台湾巡抚刘铭传修建了台湾铁路,189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建成大冶铁路。

不过,皇宫小火车只能激起慈禧的一时兴趣,玩玩也就罢了,一个人要是真正爱上自己曾经厌恶的东西,需要一个时机。

1901年9月7号,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慈禧从西安返回北京,到了河北保定,接慈禧回京的是一趟精心准备的皇家列车,由法国人祚曼开车。

这是自吴淞铁路在中国诞生26年后,慈禧才真正意义上乘坐了她曾经激烈反对的火车,这确实像一出滑稽剧,既充满着讽刺,又耐人寻味,慈禧恨死了铁路,又怕死了铁路,却又坐着洋人开的火车回到北京。

1903年,慈禧决计要坐火车去祭谒西陵,下令由袁世凯主持,詹天佑任总工程师,抢建京城到西陵的铁路专线。

火车里的豪华设计,沿途的自然风光,随行人员的阿谀奉承,都让慈禧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以前拜谒西陵对慈禧来说是一个苦差事儿,在这一天反倒成了一场享乐。

至此,慈禧对火车大为好感,重赏修建西陵铁路的袁世凯、盛宣怀、詹天佑,甚至包括开火车的司机一人一件黄马褂。

从恨死铁路到享受铁路,慈禧为什么会发生转变呢?从清宫里的这位统治者的本性来说,享受就是她一生所追求的内容。当铁路能给她带来特殊享受的时候,她的观念就立即发生了转变。

从历史的潮流而言,无论统治者怎么抵抗,国门怎么封闭,先进的事物总归会冲破种种禁制,站在历史的潮头上。

江诺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