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文斗,要武斗”的宋彬彬,在美国去世,其父至死不愿提她

文摘   2024-11-20 22:28   湖北  
2024年9月16日凌晨,开国上将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静静地离世于美国。

在1966年的中国,宋彬彬成为了动荡年代学生组织的领导人物,是一位“红”了大半个世纪的人。

她的“走红”并非因为她的家族背景,而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主席的对话。

1966年8月18日早晨,山雨欲来,许多国家领导人都面色阴沉。
而天安门聚集的学生和群众极为热情,城楼上高音喇叭喊着:“师大女附中,上来40个学生”。

宋彬彬一跃而上,她想的是,如果能亲手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我们红卫兵不就被认可了吗?

在同学的掩护下,她很快就带着袖章闯到毛主席身边。公安部长谢富治认出她是开国上将宋任穷的女儿,也没有为难她。

宋彬彬在万众瞩目下,如愿将一枚红袖章戴在了毛主席的胳膊上。下面是一片欢呼声,活动进入高潮。

毛主席与宋彬彬进行了简短的对话,主席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回道:“叫宋彬彬。”

“是文质彬彬的彬吗?”
“对。”
“要武嘛。”

一个女播音员用播音腔复述了毛泽东和宋彬彬在城楼上的即兴对话。事后有媒体采访了她,并发表了署名“宋要武(宋彬彬)”的《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一文,迅速被传遍了全国。

她或许未曾想到,这一改名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转折,从那个瞬间起,“宋要武”这个名字在时代洪流中被无限放大,也成了那个时代“武斗”风潮的象征。

毛泽东的本意或是——女儿家要内修文质,也要外锤筋骨。但宋彬彬那一伙人却很是粗暴地处理了这一对话。

就在这次活动的前不久,当时统管全校学生的“学生代表会”主席刘进、副主席宋彬彬为了在师大女附中贴第一张大字报,给学校提意见。

师大女附中的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率先受到冲击,几位教导主任、老师也被武斗,昔日的师生兵戈相向。

不久后有着四个孩子的卞仲耘被被批斗致死,是北京市第一位死于批斗的教育工作者。

几十年后,为了辩白自己与校长之死、“宋要武”的关系,晚年的宋彬彬东奔西走、心力交瘁。

在动荡的局势中,有人崇拜她,拿她当英雄,有人卑微地请求她能不能饶过一命。

1966年下半年,随着“武斗”斗遍全国,也没有人“宋要武”到底是男是女。
女附中学生叶维丽去南方,发现到处贴着传单:“宋要武”亲手打死了六七个人,关于她参加“杀人竞赛”的种种流言在各地流传。

当她到外地搞串联时,听到火车上有人骂她,连忙摘下眼镜一起骂,生怕被人认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学校,要找“宋要武”,不堪其扰的宋彬彬决定改名,在同学建议下,她改名为“宋岩”。

不久她的父亲——开国上将、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这个曾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也未能幸免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他的家庭同样被卷入了无情的政治风暴中成为“东北最大的走资派”。

人们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宋彬彬是否受到了惩罚,被软禁的宋彬彬连忙逃到内蒙古刘进插队的地方。
可她人还没到,大家就听说了她的事迹,说“宋要武”杀人放火甚至强奸妇女,根本就没有人敢收留她。

宋彬彬隐姓埋名,忍气吞声,靠着蹭北京知青的饭才勉强活下来,和乞讨没有什么区别。

“文革”结束后,改回原名宋彬彬,前往美国留学,1989 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申请加入美国国籍。

并在毕业后进入美国麻萨诸塞州环保局出任环境分析官员,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这是极大的讽刺。

想当年,她口口声声要打倒美帝,自己却率先移民,为美国人鞠躬尽瘁去了。

2003年,宋彬彬回国定居,她发表声明说,自己从未干过抄家、斗殴等暴力事件,却遭致了国内网友的谩骂。

对于《光明日报》署名“宋要武”的文章,宋彬彬否认文章为本人撰写,也未授权记者代笔,事先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2007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90周年校庆搞得“知名校友评选”,宋彬彬被评为90名“知名校友”之一,宋彬彬就这样再次进入了公众视野。

社会上掀起了一阵讨伐北师大实验附属中学和“宋要武”的风气,各大媒体都对此持批判态度。

2013年,前红卫兵领袖陈小鲁在母校北京八中举行道歉会,以当年革委会负责人的身份,向被“文革”伤害的老师们鞠躬。

宋彬彬受到陈小鲁的影响,在几位友人的建议下,于次年在母校北师大女附中也举行了一场简短的“道歉会”。

2014年,她专门在母校对在十年动荡中受到侵害的师生道歉,却没有邀请卞仲耘尚在人世的丈夫王晶垚。

而王晶垚面对宋彬彬的道歉,没有选择接受,强调在妻子卞仲耘死亡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他绝不接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虚伪道歉。

随着宋彬彬的去世,她在那个年代做过的、没做过的事,已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谜团。

江诺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