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杨炯
文摘
其他
2024-12-03 07:38
陕西
渭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以弘农郡为郡望的弘农杨氏名人层出不穷,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而“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也是弘农杨氏代表人物之一。
“初唐四杰”皆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颂千年,卢照邻亦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佳句,骆宾王的《咏鹅》更是脍炙人口。那么杨炯因何位于“初唐四杰”?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炯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弘农华阴人,约如意二年(693年,即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二个年号)卒于任上。杨炯父辈就特别重视经学教育。杨炯曾评价其堂伯父杨德裔:“博观史籍,不学书生寻章摘句而已。至于台阁旧事,法令科条,莫不成诵在心,若指诸掌。”受家风传承影响,年幼时的杨炯就十分聪颖好学,自然成了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博涉经传,尤其爱学诗词,善于写文章。唐朝的科举制给了他年少成名的机会。据记载,唐朝的科举考试特设了童子科,考核要求儿童能够熟练背诵经文、书写内容,包括官方教科书“九经”及《论语》《孝经》等。10岁那年,杨炯便通过了童子科科举考试,成为“官方认证的神童”。之后,他待制弘文馆,弘文馆是朝廷内部藏书和教授官宦子弟之所,有了进一步读书学习的机会,为他成为杰出诗人、文学家、官员打好了基础。
初唐,五言律在宫廷诗人手里,多用于唱和和咏物,到了杨炯这里,便从台阁移至江山和塞漠。杨炯有一首《从军行》,集中反映了其在五言律诗上的成就。“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铁骨铮铮,意气风发,反映了当时青年士子宁愿在边疆战斗,也不愿意赋闲在家的豪情壮志,展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杨炯的《战城南》写道:“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士的英勇战斗,展现了诗人对边关战事的关注和对英雄的赞美。边塞作为当时青年士子幻想建功立业的用武之地,激荡着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尽管“四杰”中的王、杨、卢都从未到过边塞,但他们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慷慨激昂的情怀却十分强烈。特别是杨炯的诗,抒发一己情怀同时,常作不平之鸣,因此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初唐四杰”以才子齐名于文坛时,怀揣着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当时“绮错婉媚”的文风,他们毅然掀起了一股变革之风,反对纤巧绮靡(指精雕细琢、华丽浮艳),提倡刚健骨气。杨炯在《王勃集序》中写道:“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针对当时文坛上的“形式主义”,他言辞激烈,抨击时弊,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这篇关于诗歌改革的主张,振聋发聩,震动了当时的文坛。杨炯笔下的《巫峡》写景状物,意蕴悠长,表达报效祖国、无所畏惧的赤胆忠心;《广陵峡》以咏史的手法暗示国家危机即将到来;《西陵峡》告诫治国者去佞臣、进贤良才能兴国。因此,即使作品流传不多,杨炯依然能够享誉文坛,名垂青史。事实上,“初唐四杰”的诗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均突破了宫体诗风,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杜甫对四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如今,网络上有个梗叫“内娱活人”,指的是娱乐圈不端着、不立人设、敢说话、真性情的艺人明星。从这个角度来讲,杨炯算得上是当时的“文坛活人”。对于“初唐四杰”的排序,杨炯直言“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这在以含蓄内敛、谦逊自持为普遍性格的文人看来,无疑算得上是“独树一帜”了。当然,也有人坚定支持杨炯,比如宰相张说就认为“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杨炯的性情耿直、言辞犀利,还表现在他的“麒麟楦”之说。唐朝人演戏时,会给驴子刻画头角、修饰皮毛,用来假扮麒麟,这种驴子被称为“麒麟楦”。杨炯看不惯某些官员趾高气扬、矫揉做作,以“麒麟楦”比喻那些无德无才却享受高官厚禄的人。因此,他也受到朝臣中一些人的记恨。
也许因为过于耿直,得罪了不少人,杨炯被传“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搒杀之”。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为县令,杨炯治盈川(今浙江衢州东北)时间不长,但千年后的当地百姓依然记着他的功绩:针对吏多枭獍、盗贼猖獗,杨炯严厉打击地方恶势力,惩治那些胡作非为的属吏;为开发衢江对岸荒地,在江边设官渡,动员农民去对岸种桑养蚕,还亲自联系桑苗蚕种,请技术人员来进行指导,帮助联系产品销售渠道。杨炯倾注心血最多的,是针对盈川土地干旱,挖溪建塘,兴修水利,而且每每还亲自规划,资金不足,带头捐钱。修九龙塘,他将自己为人家撰写碑文所得的钱全部捐献,时人称此塘为“杨塘”。杨炯恪尽职守,以身殉职。据传衢州有一年大旱,时任盈川县令的杨炯心急如焚,于当年农历七月初九仰天长叹:“吾无力救盈川百姓于水火,枉哉焉。”为了求拜甘霖,他纵身跳入盈川潭。杨炯殉难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旱情解除。当地老百姓感念杨炯恩泽,为其建祠塑像,尊为城隍,常年祭拜,并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请出杨炯塑像巡祭。如今衢州的盈川村还建有杨炯祠,内有一副对联:“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世代感贤令,泼水江旁千秋俎豆。”《衢县志》也称:“其祠祀历千载而不衰,非有功德于民不能几也。”这些,都说明当地百姓千百年来都是把杨炯当作“贤令”来奉祠的。纵观杨炯的一生,年少成名又几经沉浮,被史书诟病却为百姓所爱戴。今天,他的诗歌、故事仍然流传于世,他身上闪耀的部分,不似其笔下的雪中旗画褪色,犹如人们心中的松柏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