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介之臣杨爵

文摘   其他   2024-12-12 07:3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大明王朝大小官员万万千千,数不胜数,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位高权重者,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出历史烟云之中,被后人慢慢遗忘。但是,有一位官高不过正七品的监察御史,竟能让万历皇帝颁发诏令各地设祠纪念。大清康熙皇帝为其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明末清初思想巨匠黄宗羲赞其为:“刚大气,百折不回。”

这个人,就是因直言谏诤而名垂青史的关中人杨爵。

(一)


明弘治六年(1493年),杨爵出生于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字伯珍,号斛山。

杨爵七八岁时要上学读书,可父母实在拿不出这个钱。年龄稍大,他一边耕种,一边读书,惜时如金,勤奋苦读。当时,蜡烛虽已普及,但对于杨家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杨爵只好用木柴点火取亮,诵读诗书。
到20岁那年,杨爵才有机会走进村子附近吴山庙学堂,接受“正统教育”。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被朝廷罢官入狱的浙江按察司佥事、关中大儒韩邦奇,“刑满释放”后回到故乡朝邑(现大荔县)设立苑洛书院,开门授徒。杨爵闻大喜,前往朝邑拜师韩门,自入韩门之后,杨爵践履铮铮古人之节,韩邦奇称其为畏友,其学业增进他人所不及,与韩邦奇的另一位弟子杨椒山并称“韩门二杨”。

虽然,杨爵起步较晚,学业坎坷,但在人生的关键年龄遇到了人生的引路人,为他日后成为万人称颂的忠介清廉之臣输送了“理论基础”。后来,他遇到了一位慧眼识才的知县,让他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折”。有一年,在县衙为小吏的杨爵兄长杨靖因忤逆知县被关进大牢。杨爵为兄申冤,上省城鸣鼓申诉,被牵连入狱县官“换届”,新知县到任后,杨爵再次上书诉冤。“简直是一个奇才啊,怎么会沦落至此?”看着有理有据、文采斐然的诉状,新知县知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查明真相释放了他和兄长,并资助他薪水,劝他考取功名。杨爵也更加发奋读书,立志要做一个德才兼备、受人尊重之人。
十余年寒窗苦读,终于熬到收获季节。明嘉靖七年(1528年)秋,杨爵参加长安乡试,名列书经科第三,次年又考中进士。此时,他已经36岁。

从此,杨爵走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

(二)


杨爵入仕后的第一个官职,是行人司行人,正八品。

何谓行人?说白了就是“皇帝特使”。皇帝每每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及赏赐、慰问、赈济等,就会安排行人出使。这一官职虽是个芝麻粒的小官,但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肥差”。因代表天子出使,各地诸多藩王、地方官员变着法子讨好行人,馈赠礼物。

杨爵曾代表嘉靖皇帝出使肃府、伊府、吉府。面对三位藩王的丰厚馈赠,杨爵拒而不受,凛然而言:“为士,饿死不食人非礼之食;冻死,不衣人非礼之衣。彼虽礼来,名重天子,使吾独不重天子使耶?”自重者人恒重之,他高洁的品行,令藩王们敬佩不已。

回到朝廷,回想起一路之上目睹饥民横尸遍野、食不果腹,甚至有人割取尸肉,就地烹食的民间疾苦惨景,杨爵抚胸大痛,心如刀绞。虽然,行人并没有上报民情的职责,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杨爵写了一道《固本邦疏》上奏皇帝,替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百姓发声:“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嘉靖皇帝准其奏疏,灾民得到救助。
史书记载,此举“活民数以万计”。

也正是通过这道奏疏,世人看到了杨爵正直耿介的优良品行,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杨爵被提拔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担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时,杨爵目睹官场腐败,鱼肉百姓,他为自己作为御史不能为民伸张正义而扪心自责,他说:“古人朝拜官而夕上书,吾宁尸台端位誉耀荣耶?”生性耿直的他,随即向朝廷递交辞职书,归乡养母而去。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朝廷再次下诏起用杨爵,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但又因直言不讳,触动了权贵利益,遭到排挤和打压,且这时的嘉靖皇帝已听不进去一丁点的建议,朝堂之上,群臣都不敢进谏,但这些都未能阻挡杨爵为国家改革、为百姓谋福的决心,仍然坚决地向嘉靖帝陈述己见。

《明史》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二月初一日,天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人作颂称贺,取悦世宗。就在这时,另一声音传到朝堂之上,如同暗夜里一把利剑刺在坚硬的金属上硬碰硬所带来的声音,震撼寰宇!监察御史杨爵上书一道不一样的“贺表”——《隆治道疏》,为民生疾苦而直陈,对嘉靖皇帝崇尚神仙、迷信符瑞、不理朝政、宠信方士、任用奸佞、杜绝言路、迫害忠良等行为提出“严厉批评”。

在杨爵看来,这既是臣子的使命,更是臣子的担当,他不怕这道“贺表”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祸端,但他却知道自己的生死与国家生民比较起来何其渺小,若能以自己的直言换来老百姓的幸福安康,纵然一死,又何惧哉?

果不其然,嘉靖皇帝龙颜大怒,立即下诏:把杨爵押入大狱,“给我往死里打”。

毛泽东同志读《明史·杨爵传》至此,批注了“靡不有初”四个字,批评嘉靖皇帝后来听不进杨爵等人的建议,以致失去了振兴明朝的机会,侧面褒扬了杨爵直言敢谏的凛凛气节。

杨爵被下诏狱的那一天,北京城突然刮起大风,呼啸的风声响个不停,让百官心生畏惧,而京城百姓却说:“这是杨御史风!”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宫中发生火灾,火光中有人呼喊三人是忠臣,嘉靖皇帝听后,立刻传诏释放杨爵及同牢而囚的周怡和刘魁,杨爵回到了家乡。

此时,杨爵在狱中已经待了近七年。

(三)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寒冬十月,关中平原已是山川萧瑟,万木枯败。

这一天清晨,杨爵步履蹒跚,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到村头。看到有大鸟落在屋檐之上,这一幕,让他想到史书中记载的有大鸟为汉太尉杨震吊孝一事。他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遂返回家中,提笔为自己写下墓志铭:“……在人世五十七年,亦不可谓不寿,但懿行不足垂万世,功业未能裨当时,是谓与草木同腐朽。”

数日之后,农历十月十四午时,杨爵病逝于家中,时年五十七岁。

杨爵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明代中期文人生活的缩影。虽然,杨爵为官时短,多受磨难,但他用忠肝义胆给大明王朝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在狱中,他仍然心系国计民生,著书立言,撰写完成《周易辨说》《中庸解》。并且,他在狱中写就35则家书,教养子弟要做令人敬仰的正人君子,远离卑鄙小人。这些家书涵盖了忠、孝、节、悌、义等儒家伦理规范,体现了他虽身处困境仍操心家事,对后辈拳拳之心和忧虑之情。

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域,水深土厚,学者仁人常常苦心为学,且性情耿介忠厚刚毅,一旦走出关中,他们多是国之忠良学界宗师。传承数百年的关中学派,绝大部分人物为学不忘躬行,躬行不忘守节,杨爵出身关中,其操守、性情必也不失关中学人的本色。

杨爵,是值得后人敬仰的人。家乡父老对杨爵的感情更是深厚,修建祠堂以示怀念,并在杨爵生辰那日请戏班到祠堂唱大戏,这个传统在村里延续了很多年。

四百多年来,从田垄走向庙堂,从身陷囹圄到青史留名,杨爵宛如一座巍然屹立的灯塔,涤荡着人们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像杨爵那样,清正廉明,一心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富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往期精彩内容
你的颈椎还好吗?
古今辉映秦王寨
你与朋友圈还是“好朋友”吗?


渭南宣传
渭南宣传 宣传渭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