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吃蒲城 最关中”美食节打卡

文摘   其他   2025-01-02 07:3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华夏大地的美食版图中,关中平原以其丰饶的物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一道道独具特色的传统佳肴。蒲城作为关中地区重要的美食单元,也汇聚了众多“精、美、情、礼”美食,反映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等。这不,第二届“吃蒲城 最关中”美食节暨厨艺争霸赛这几天就在火热进行。

2023年,蒲城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关中美食地标城市”。蒲城到底有哪些美味?“吃蒲城 最关中”又是否言之有据?不妨到“吃蒲城 最关中”美食节上找找答案。

民以食为天。蒲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独创特有的美食,出了这里就很难吃到。单是以熬制特色汤为特色的“五大碗”早点,就足够香爨美味。

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浓香——羊肉泡、驴肉泡。宋代诗人有诗云:“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在蒲城,只有水盆羊肉吗?当然不是。进了羊肉店,你可以同时吃到水盆羊肉、羊肉煮馍,还有羊肉墩子、羊肉小炒、蒜泼羊肉、酱羊肉辣子夹馍等。蒲城的水盆羊肉比较特别:一是肉不沾刀,用手撕、扯;二是花椒味占先,当地人谓之“椒出头”;三是馍筋道,再配上糖蒜、睁眼辣子或者羊油辣子,汤清味麻,足够过瘾。好吃的蒲城美食家还不满足于这些,又研发了驴肉泡,让“泡馍”家族“人丁”愈发兴旺,也让“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俗语在人们口中绽放。

讲究“麻”字出头的鲜香——葫芦头。葫芦头,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据说加了孙思邈的八味芳香健胃且解腥去腻的药物,名传至今。这碗葫芦头,肠子处理尤为重要。首先将肠子翻转之后,把内壁的油脂捋刮干净,反复清洗后切成“丝”。让葫芦头出味,关键在于一锅猪大骨和老母鸡熬制浓浓的汤,再配上热汤烫出来的新鲜花椒面和热油泼出来的大片辣椒,“麻”字出头的鲜香瞬间让食客边吃边冒汗。于是乎,这种做法精细、风格别样的“葫芦头”,成了蒲城人钟爱的早餐之一。

在于“饼”与特色菜肴的醇香——烩饼。不知从何时起,“烩饼”在早餐桌上独树一帜。烙饼所用的是本土高筋面粉,手工擀制薄厚拿捏均匀,筋韧耐嚼又十分适口;其配菜滋味叠加丰富,主要有“高力肉烩饼”“鱿鱼烩饼”“鸡肉烩饼”“素菜烩饼”等;其汤底少不了大骨老母鸡,火候的拿捏、调料的配比都有极深的心得。食用时再别开生面配上一盘洋葱片、甜面酱和一碗清雅鲜香的菌汤,真是脑洞大开的智慧。

什锦荟萃美味大聚集的清香——骨汤泡。骨汤泡是蒲城独有的品类。顾名思义,以猪大骨为主、散养的鸡为辅,共同熬就的一锅汤再泡上馍,再加入许多配菜,比如肉丸子、豆腐、杏鲍菇、香菇、鹌鹑蛋、木耳、粉丝、红白萝卜等,让这碗泡馍的内容丰富而有营养。这个美食,比较特殊的地方是食客自己掰馍,厨师再将配菜与掰好的馍块放入沸腾着的汤锅中,片刻后捞出,根据食客嗜辣食性加入油泼辣子等。清晨的这碗“骨汤泡”,深深慰藉着人们味蕾。

无论是羊肉泡、葫芦头或骨汤泡,都秉承了老陕“一碗盛”的饮食习惯。“吃蒲城 最关中”是否实至名归,这“五大碗”难道不是明证?

中国人的饮食讲究“不时不食”,正所谓“食在当地,吃在当季”,就是说吃东西要讲究时令和季节,才能更营养。蒲城人也喜欢应季节吃美食,让健康与美味并存,鲜上加鲜,美美与共。

鲜香的野菜,你知道几种?在吃货眼里,没有野菜的春天是不完整的,不仅百吃不厌,且不担心“增重”。春天第一顿美味应该是荠菜饺子、苜蓿卷卷,二月里田间地头很不起眼的白蒿蒸成麦饭,清明时节的刺角面都是很多人的偏爱。除此之外,树上的食材也不能少,一碟香椿辣子配俩烤馍最为解馋,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采点槐花,蒸一碗槐花麦饭,必定能让人吃个肚儿圆滚滚。再往后,人们烙菜盒馅料最钟情于马齿苋,焦黄金脆的面皮,灼热鲜香的马齿苋菜汁,轻轻地咬一小口,会微微烫着你的唇舌。应季食野菜,舌头在面香与菜鲜中迂回,倏忽间,满口生津,及至下咽,则五脏六腑为之清新。

独特的发明,你尝过哪些?蒲城人看重一道菜,据传因高力士十分喜欢吃而得名高力肉。这道菜看似简单,实则很考验厨艺,制作时选精瘦猪肉切块,裹蛋液生粉后油炸,之后上笼屉蒸制,最大限度保持肉的醇香。“面辣子”这道饭食是昔日产粮多而种菜少的蒲城人琢磨出的一道下饭菜,是蒸馍的绝配,原料易得、做法简单,蒸馍时顺便做上,馒头熟了,面辣子也就熟了,正好把热馒头泡进同食,让人大快朵颐,直呼过瘾解馋!

妈妈的看家手艺,你传承了多少?家常小吃也藏着大乾坤,每位妈妈都有自己的看家手艺。“搅团”曾经并不讨喜,有“哄上坡”的绰号,因为吃后肚子涨却不耐饥饿,但依然不妨碍它成为人们调剂饮食的一个“花样饭”。红苕切片晒干磨成面后,植物纤维较少、分子结构松散,难以擀制,更难以拉扯。但聪明的妈妈采用特制工具,将这些植物的“面粉”做成团后上锅蒸熟后挤压成条,成了“红苕面饸饹”,香甜可口,想起来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圆滚滚的炸皮油糕表皮薄而脆、馅料似流汁,很受老辈人喜欢,蒲城荆姚的炸皮油糕尤其有名,是很多“吃货”心心念念的香甜……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么一句旁白:“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在你心里,怎样的大餐称之为“过年饭”?

“撑油锅”炸出年味。年前,每家每户都会“支油锅”,这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蒲城人的甜饭选新鲜的红薯切片,之后起锅烧油,待油热四成,下红薯片炸至金黄,上笼屉蒸,再用醪糟、黑糖和红薯粉熬成“甜汁”浇灌,一盘卖相鲜亮、滋味甜美的“红苕甜饭”就成了。炸麻叶或麻花,是过年的必备菜品,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它既可以是“茶席”的点心、“酒席”的下酒菜、“饭席”的一碟,也是年后游子行囊中必备的家乡味……

“过年饭”吃着讲究。吃饺子,是蒲城乃至关中地区群众的过年标配。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又有“钱串子”之称,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过年包子也必不可少,想要搜肠刮肚找出一些形容词,为早已是行家里手的母亲牌包子做一个介绍,但任何词语都显得轻飘飘的。过年招待亲戚的饭菜更是琳琅满目,“六热六凉”或者“八热八凉”一直是招待菜品的标配,展示着一个家庭的独特厨艺,体现着热情的待客之道。

“传统菜”诚意待客。蒲城过年有一道菜叫作“大烧”,就是把大块五花肉煮好,扎上小洞,抹上蜂蜜,下油锅炸成棕红色,捞出后改刀成规则的四方块之后再辅以油炸豆腐,加入肉汤佐料搅拌后上笼屉蒸制。煮制的贴心、油炸的荤香、蒸制的暖心……于是乎,这道菜可以名正言顺地跻身于酒店的“名流宝座”。“八宝辣子”也算蒲城名菜,其中“八”在传统文化里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概称,引申为很多、全部之意,一辣二咸三香是八宝辣子的根本,但辣绝对是此菜火候掌握的关键所在,火欠不入味,过火则焦苦。 

一种食物是一方传统,承载着家乡的山水气息、祖辈的生活智慧与儿时的温暖记忆,是一腔挥之不去的情怀。每一口滋味,都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牵挂,即便岁月流转,山川异域,那舌尖上的乡愁,永远是心灵深处最柔软、最深情的慰藉......

(蒲城县委宣传部供稿)
往期精彩内容
2024,“渭南宣传”陪你一起走过
道德的力量
人生就是要Passion!


渭南宣传
渭南宣传 宣传渭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