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了,记得吃饺子!
文摘
其他
2024-12-20 07:38
陕西
明天冬至。如果你得空,何不抽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顿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北半球一年内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测定出来。冬至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唐宋以后,官方在这天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逐渐流传民间,演变成“冬祭”习俗。至明清时,已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天,北方的许多地方会吃饺子。这个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他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返乡时正值寒冬,看到乡亲们耳朵冻烂了,就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熬制“祛寒娇耳汤”,再把羊肉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形似耳朵的“娇耳”,煮熟后分给乡亲们食用。乡亲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冻伤的耳朵很快被治好了。此后,人们便在冬至这天,学习“娇耳”的样子制作食物,期盼一家人耳朵完好无损,因此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间谚语。而史料记载中,饺子的出现要更早一些,至少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考古学家曾在春秋时期一座墓葬中发现几个饺子。儒家经典《礼记》则记载了“饺子”的做法:“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只是那时候不叫“饺子”罢了。像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冬至吃饺子是延续了千年的传统。传承必有意义。冬至吃饺子,不只因为味美,更因为被赋予了许多美好意义。一为祈顺遂。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古人的饮食习俗与对季节的感知有关,民间一直有“立冬补嘴空”的说法。到了冬至这天,一句“不吃饺子掉耳朵”已说明饺子的重要性,体现着古人对健康、平安的美好期盼。饺子形似古代钱币,内容丰满充实,又表达了对丰收、富庶的期待。古人也在除夕这天吃饺子,取其“交在子时”之意,饱含了对新年风调雨顺的良好祝愿。此外,饺子馅料也有其特定意义,比如,白菜馅象征百财,芹菜馅象征勤劳,韭菜馅象征发财,等等。二为庆团圆。孟子曾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充分体现集体共享的儒家思想。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大概没有比包饺子更具代表性了。与制作其他食物不同,包饺子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共同完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既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合作,又增进了家庭的温馨快乐。慢慢地,饺子不再只是一种食物,而成为团圆的象征,在国人心里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三是仪式感。古人的生活充满了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未必建立在丰裕的物质基础上,更多源于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比如,王维“独坐幽篁里”,仍要“弹琴复长啸”。白居易见“晚来天欲雪”,便想“能饮一杯无?”苏轼登上超然台,抛却对故乡的思念,“且将新火试新茶”。遇到冬至这样的节日,自然更要好好安排一番,祭祖、吃饺子、画“九九消寒图”,节日氛围感拉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冬至吃饺子等习以为常的过节风俗,多源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当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深刻认识“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不断挖掘蕴含在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向下一代讲述春节的团圆、端午的爱国、中秋的思念,让人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的认知,继承发扬爱国、忠孝、仁爱、团结、和谐等传统美德,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绽放新魅力。
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把民俗文化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形式,广泛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孝老敬亲、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开发节庆活动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增添传统节日文化新活力。
培育文明过节新风尚。过节是生活的仪式,也是传承文明的纽带。把传统节日作为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的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群众勤俭节约、朴素热闹过节。将传统节日蕴含的精神价值、教化意义向社会治理延伸,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冬至的饺香,飘在岁月的长河里,那是家的味道,是文化的脉络。愿你在冬至的饺子中,品出生活的温馨,寻到心灵的归处;愿你铭记传承的力量,让中国传统节日始终如星子般在时光里熠熠生辉,伴我们走过岁岁年年,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