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蓬勃发展,基础的食品原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物多样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新型食品原料被用于食品行业,形成了“新食品原料”这一食品类别。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新食品原料的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也在不断更迭,因此各国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法规或指南对新食品原料进行管理和审批。其中,对新食品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和安全评估是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基于现有技术,结合物质本身性质和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定方法,实现对原料和终产品标准并统一的检测目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肖涔君、徐敦明*,厦门海关技术中心的王东等对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食品工业提供相应参考。
1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概念发展
2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管理制度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要求“新资源食品”必须经过安全性评价才能在食品生产中使用。1987年《食品新资源卫生管理办法》提出了食品新资源的审批流程和管理制度,即申请人向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供卫生学和营养学的资料进行申报,由相关部门层层审批,批准通过后发批准文号,为“卫食新准字(xx)第xx号”,并且该办法对食品新资源的卫生学和营养学资料进行细化,对食品新资源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分析,确保食品新资源的安全。1990年《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提出了新资源食品的试生产管理制度,即新资源食品在获准正式生产前,必须经过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批准文号为“卫新食试字(xx)第xx号”,且试生产期限为2 a,在试生产期满前6 个月前,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转为正式生产的申请,否则期满后,试生产审查批件自行作废。申请正式生产的审批通过后发批准文号,为“卫新食准字(xx)第xx号”。1995年10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条再次指出,新资源食品在生产前必须按照标准程序向卫生部门提供样品进行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批,在投入生产前还需提供样品。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新食品原料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 d内组织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依法决定准予许可并予以公布,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后续的2013年《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和2015年4月2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和审批的管理均无较大变化。
3 国外新食品原料的概念及其管理
3.1 欧盟
2015年11月25日颁布的《欧盟委员会第2015/2283号条例》对新食品原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新食品原料包含:1)具有新的或有意修改的分子结构的食品,并且该结构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未在欧盟范围内用作或用于食品;2)由微生物、真菌或藻类组成、分离或生产的食品;3)由矿物原料组成、分离或生产的食品;4)由植物或其部分组成、分离或生产的食品,但不包括在欧盟有安全使用历史的食品;5)由动物或其部分组成、分离或生产的食品(1997年5月15日之前在欧盟用于食品生产的、通过传统育种方法获得的动物制品和在欧盟有安全食品使用的历史的动物制品除外);6)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藻类的细胞培养物或者组织培养物组成、分离或者生产的食品;7)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未用于欧盟食品生产的生产工艺所产生的食品,这些生产工艺导致食品成分或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食品本身的价值和特性;8)由工程纳米材料组成的食品;9)指令2002/46/EC、法规(EC) No 1925/2006或法规(EU) No 609/2013中可使用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物质;10)1997年5月15日之前在欧盟范围内专门用于食品补充剂的食品,但不包括指令2002/46/EC第2条(a)点所定义的食品补充剂。本条例也说明了新食品原料不包含转基因食品、食品酶、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和生产食品或食品原料所使用的提取溶剂。此外,欧盟的新食品原料还包括了“来自第三国的传统食品”,它包含上述2)、4)、5)、6)和7)所指的食品类别,这些食品来自初级生产,在第三国有安全食用的历史。
3.2 美国
在美国并没有新食品原料的概念,而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于新食品原料的管理采用的是“公认安全”(GRAS)模式,即由经过科学训练并具有经验和资质的专家们依据科学评估程序所显示的充分结果,从而确认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是安全的。对于被认定为GRAS的物质,有关该物质使用的科学数据和信息必须广为人知,并且在专家之间必须达成共识,即这些数据和信息确定该物质在其预期用途条件下是安全的。GRAS还有另外一种确定方法,即对于1958年以前在食品中使用的物质,可以根据食品中常用的经验进行GRAS测定,这需要大量消费者的大量食品消费历史,并且鲜少依赖于GRAS检测的基础。
3.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新食品原料的管理是通过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授权管理的食品标准法典实现的。法典中的《新食品原料》标准(Standard 1.5.1 Novel Foods)指出,新食品原料是指需要对公共卫生和安全考虑进行评估的非传统食品,而非传统食品是指:1)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没有人类消费历史的食品;2)从食品中提取的物质,该物质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除了作为该食品的成分外没有人类消费历史;3)任何物质或其来源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没有作为食品被人类消费的历史。同时,该标准也指出了新食品原料的类别可包括但不限于:1)植物或动物及其成分或提取物;2)草药及其提取物;3)膳食宏量成分;4)单一化学实体;5)微生物,包括益生菌;6)新来源生产的食品,或通过以前未应用于食品的工艺来生产的食品。比较特别的是,转基因技术生产或经辐射处理的食品则排除在新食品原料的范围之外,并分别有另外的标准管理。
3.4 加拿大
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新食品原料的管理和安全评估。加拿大《食品和药品条例》B.28.001部分指出,新食品原料是指补充成分或补充食品以外的下列任何物质和食品:1)没有安全食用历史的物质,包括微生物;2)用以前没有应用于该食物并导致该食物发生重大变化的方法制造、储存或包装的食品;3)从经基因改造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食品,如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表现出以前未观察到的特征,或者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不再表现出以前能观察到的特征,再或者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不再属于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预期范围。
申请新食品原料时应该提交上市前申请表,并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安全评估数据。安全评估数据包括:使用历史、饮食暴露、新工艺细节、生物体病史、衍生线或应变的表征、基因改造注意事项、营养注意事项、毒理学注意事项、致敏性注意事项、化学注意事项和微生物学注意事项。卫生部收到申请后,将在45 d内审查评估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并确定它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当安全评估没有任何突出问题,并且确定食用相关新食品原料没有任何健康风险时,新食品原料部门可起草一份建议允许销售该食品的文件,该建议书载有相关新食品原料的科学检验摘要,并提交食品管理委员会审议,审议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并颁发证书同意销售。
4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
2008—2022年公告涉及的新食品原料共有129 种,其中主成分明确的新食品原料有39 种,对这些新食品原料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将其存在形式分为两大类:一为其原料中天然存在或提取得到的物质形式;二为加入到食品终产品中的物质形式。食品工业发展至今,很多相关标准都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很多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不够统一,要参考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制定原料和终产品中新食品原料国家检测标准(表1)。
其中,棉籽低聚糖参考其主成分棉子糖的检测标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参照儿茶素类的检测标准,燕麦β-葡聚糖借鉴谷物及其制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标准,甘蔗多酚对照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标准。但L-阿拉伯糖、甘油二酯油、蔗糖聚酯、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阿拉伯半乳聚糖、顺-15-二十四碳烯酸、米糠脂肪烷醇、γ-亚麻酸油脂、β-1,3/α-1,3-葡聚糖、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酯这12 种新食品原料目前暂无相关检测标准。
5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分析测定方法
2008—2022年公告涉及的非菌种新食品原料有110 种,可以分析其作为原料时所含有的物质或掺杂问题,也可以检测其在食品终产品中的含量或掺假及违法添加问题。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质谱法等。在实际检测中,选定新食品原料的目标物质,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存在形式及状态选择不同的分析测定方法。
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5.2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油脂类食品的检测,而对于分析食品组分来说,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是最常用的检测器,翁史昱等将保健食品中的共轭亚油酸甲酯化,再用甲苯提取,经气相色谱仪分离并测定,该方法也可以检测牛奶及奶粉中的共轭亚油酸;李赫宇等以三苯基苯为内标物,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米糠脂肪烷醇中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含量的方法。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也同样适用于DHA藻油、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鱼油中的DHA和二十碳五烯酸、元宝枫籽油中的脂肪酸、美藤果油中的α-亚油酸和亚麻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γ-亚麻酸油脂中的脂肪酸、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中的乙醇残留等的分析测定。
5.3 质谱法
5.4 分光光度计法
曹桦强等利用刚果红与酵母β-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定量检测。陈德宾将营养软糖经热水溶解后,用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己烷定容,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黄素酯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法多用于糖类的测定,如菊粉多糖、壳寡糖、β-1,3/α-1,3-葡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
5.5 核磁共振波谱法
李玮等利用核磁共振内标定量法,建立了无需对照品的快速、专属、简单的奶酪中总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测定方法。Monakhova等采用1H、13C和31P核磁共振光谱研究了磷虾油的脂肪酸和磷脂组成以及次成分,13C核磁共振光谱用于区分磷虾和鱼油为基础的膳食补充剂,可以通过sn-2三酰甘油位置的脂肪酸分布检测出磷虾油的掺假。
5.6 其他方法
6 结语
第一作者:
徐敦明 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专家,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厦门市第十、十二批拔尖人才,受聘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科技委专业委委员。长期从事食品安全研究与检测、食品安全科普,专业于食品安全因子分析。近年,主持参与35 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主持参与28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撰写专著10 部,授权专利16 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17 项、省标准贡献奖4 项。
本文《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来源于《食品科学》2024年45卷14期312-318页。作者:肖涔君,王东,修凡超,吴俊杰,肖晶,吴媛,徐敦明,庞杰。DOI:10.7506/spkx1002-6630-20231012-094。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食品科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原标题“《食品科学》:福建农林大学徐敦明研究员等: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转载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