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领域 | 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项目汇总(2025.01.13)

文摘   2025-01-14 12:20   湖北  
文章有高度,思想有深度


食品领域 | 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项目汇总(2025.01.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1)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发布,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傅玲琳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牵头的“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风险与靶向控制示范”课题获批立项,课题总经费为428.7万元。此外,团队成员张巧智副教授主持的子课题“预包装食品中存在的非预期食物致敏原(UAP)数据库”也获批立项。

课题由浙江工商大学主持,联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共同承担。课题主要围绕中式加工过程中食物致敏性的变化规律和靶向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中式加工食物中特色致敏原蛋白阈值变化,开展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控制规范标准研究,实现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风险管理与靶向控制的关键技术示范及产业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式加工食物的致敏风险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布,浙江科技大学申报的“食物营养素提升的植物源调节剂新型高效递送体系研发和应用”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资助。该项目由浙江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生化学院班兆军教授主持,联合浙江大学、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共同申报。项目经预申报、初审、正式申报、视频答辩和政府间磋商,获得中国科技部与以色列创新、科学和技术部的支持。项目围绕多糖亚微米递送体系设计与营养因子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营养科技提升与大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双边和多边协议推动科技合作,聚焦共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多形式、宽领域的科研合作。


(3)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资助结果公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王勇副研究员主持申报的青年科学家项目获批资助,这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次获得该类别项目资助。该项目拟开展低镉米的营养品质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的系统性研究,为实现低镉米及其制品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王勇,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粮油营养与健康方向研究,主要研究粮油功能因子在预防肥胖、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等疾病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提出谷物功能活性成分对糖脂代谢及肠道稳态的靶向调控策略,开发粮油营养健康产品。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4项。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入选首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青年拔尖人才”。担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和《Journal of Future Foods》编委、《食品工业科技》青年编委。

(4)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孙乐常博士团队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养殖贝类保鲜保活远途运输与高品质加工关键技术”项目成功获批立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2000万。这是集美大学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标志着学校在科研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5)重磅!湖南工学院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曾广胜教授主持的“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多用途循环新型冷链包装研发”(2024YFD2101001)获批国拨经费390万元,实现了湖南工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突破。

同时,湖南工学院教师承担的“果蔬用自调节透气微孔材料及气调冷链盒研发”(2024YFD2101001-02)、“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蓄冷保温流通装备研发与应用”(2024YFD2101005-02)两项课题任务,分别获批国拨经费80万元、70万元。

该课题由我校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和银川市富邦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共同承担,针对西部地区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易腐败变质、损耗率高和包装回收困难的问题,研究冷链包装产品保温蓄冷、保鲜防腐、抗震抗压、循环利用技术原理,研发保温蓄冷材料、自调节微孔透气材料、抗菌自清洁材料、回弹缓冲材料,设计冷链盒抗压、缓冲和可折叠结构,开发适用于西部地区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的多功能可循环冷链盒产品,降低易腐农产品损耗,实现冷链包装循环利用。


(6)近日,科技部下达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通知,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申报的多个项目成功获批立项,共计获批专项经费655万元。其中,李学鹏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获批课题1项,专项经费370万元;肖志刚教授、朱文慧副教授、王鹏副教授、刘慈坤博士、叶贝贝博士、王当丰博士各主持获批子课题1项。 
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大团队,精心谋划大项目,积极塑造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科研生态。2023年,励建荣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功能性脂质的生物合成及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立项(专项经费1970.76万元),实现了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新突破。此次我院再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标志着学院在科研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7)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其中“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减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立项。该项目由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食品学院方正锋教授主持的“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品质智能标签及管控设备研发”课题获批国拨经费310万元,惠腾博士主持的“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多级仓储网络布局与优化研究”子课题获批国拨经费70万元。该项目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增列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后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标志着该学科在农产品贮运保鲜与食品加工领域研究开启新篇章。

“易腐农产品跨域运输品质智能标签及管控设备研发”课题由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南京林业大学、渤海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云境商务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以雅鱼、藏香猪等西部特色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典型的易腐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针对跨域运输过程中品质监控信息少、品质动态监控难、品质管控不及时的产业重大问题,聚焦不同类别的易腐农产品,研究信息溯源+物流追踪+新鲜度可视的多源信息融合品质智能标签,创制品质管控设备,动态监测品质变化,实时反馈品质数据,及时采取纠偏与防控措施,实现运输过程中易腐农产品品质的智能监控与管控。


(8)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公布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4年度立项结果。我校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专项3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项,此外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总计国拨经费近6500万2024年重大重点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成效显著,牵头获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总计国拨经费金额创新高

获批的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典型高温加工食品新发危害物形成转化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国拨经费2000万;化学化工学院“面向烃转化的催化膜创制及膜反应器应用”重点专项,国拨经费1697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零碳农机的氨制氢燃料供给系统关键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专项,国拨经费1100万;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基于果渣的可持续食品活性包装研究”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国拨经费140万。

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机械工程学院“激光增材-焊接一体化集约制造装备研发”、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智能化检测装备及数字化监管平台开发与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代新型核能系统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形-性共控’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压铸模具的多材料组合制造与示范应用”。


(9)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禹晓副教授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其中“多功能油料作物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成功立项。该项目由中国农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重点实验室禹晓副教授主持的“区域多功能油料特征营养分析与数据库构建”课题获批国拨经费175万元,标志着我校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乡村产业振兴领域研究开启新篇章。
 该课题由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共同承担,拟以我国不同主产区的多功能油料为研究对象,多维深度剖析特征营养品质,建立质量分级标准体系,构建特征营养品质与分子指纹数据库,明晰特征品质地理分布规律;探究区域优势品种特征营养成分生成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指导多功能油料产业区域布局优化、推动优质原料基地和品牌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此次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对我重点实验室激发创新动能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0)近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下达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李洪岩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的“低GI主食食品精准创制关键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批立项。本项目实施机制为企科联合,依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家健康主食营养理论、加工智造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共同申报。

该项目针对肥胖、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人群健康主食欠缺、加工技术和产品品质落后的产业瓶颈,以“特定人群营养理论指导-三大环节技术装备突破-全链条集成推广示范”为技术路线,深入剖析糖代谢异常细分人群的营养学特征与代谢调控机制,构建我国糖代谢异常细分人群营养理论体系,全面解析特种谷物原料淀粉及功能因子的结构特征、功能活性及作用机制,挖掘具有中国膳食特色的GI调控专用基料,解析全谷物对主食食品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突破低GI主食风味健康双导向关键技术装备,开发新型低GI精制谷物与全谷物主食食品,全链条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引领产业发展和健康提升。
本项目成功获批充分体现了北京工商大学在老年营养与健康食品开发领域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将为有效缓解我国糖代谢异常人群在健康饮食和血糖管理方面的挑战,全面提升食品营养与主动健康领域的技术能力,推动我国健康谷物主食产业新质生产力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李洪岩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谷物营养与加工领域的研究,前期解析了淀粉与质构的构效关系,阐明了谷物口感形成机制;揭示了工艺对质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创制了谷物口感调控技术;实现了功能因子稳定化与可视化,提高了谷物深加工利用率。产业化上,突破了糖代谢关键靶点定向可控酶解技术,开发了辅助降血糖蛋白肽,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餐后血糖可降低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糖尿病人群血糖健康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关键基料。近5年,主持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特聘专家等多项人才称号。


(11)近日,东方倍力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西藏居民膳食营养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正式获批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该项目牵头单位是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东方倍力将作为唯一企业单位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6个科研机构,兰州大学等3所重点院校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来源:整理自各单位官网或者官方公众号,欢迎留言补充)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食品放大镜”微信公众号,原标题“食品领域 | 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项目汇总(2025.01.13)。转载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修改或删除!



『点赞在看,精彩不断』↓ ↓ ↓

食品信息学
关注机器学习、化学计量学与仪器分析化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新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