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发布,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傅玲琳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牵头的“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风险与靶向控制示范”课题获批立项,课题总经费为428.7万元。此外,团队成员张巧智副教授主持的子课题“预包装食品中存在的非预期食物致敏原(UAP)数据库”也获批立项。
课题由浙江工商大学主持,联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共同承担。课题主要围绕中式加工过程中食物致敏性的变化规律和靶向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中式加工食物中特色致敏原蛋白阈值变化,开展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控制规范标准研究,实现中式加工食物致敏原风险管理与靶向控制的关键技术示范及产业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式加工食物的致敏风险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负责人简介
傅玲琳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教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现任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并获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浙江青年五四奖章等。傅玲琳教授团队长期从事食品致敏安全与健康领域研究,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8件(其中国际专利6件),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CI、Allergy、Clinical Immunolog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科院一区/TOP论文58篇,5-year IF>10文章16篇,入选封面文章7篇,H指数32。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该课题针对食物过敏这一全球重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的“食品安全是保障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和“要实现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拟突破食物过敏强制标识的重要技术壁垒,提出修订GB7718过敏食物清单及标识规定的建议,为建立我国食物过敏标识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浙商大食品学院”微信公众号,原标题“聚焦国家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专项|傅玲琳教授团队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立项”。转载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