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经》命理博大精深,传承方法比较神秘,并没有像其他术数那样广泛流传。因此很多爱好者怀着一份好奇之心苦苦追寻,四处寻找秘籍、寻找师承。
追寻一个珍本,追寻一个传承,这是向道之心,值得赞叹。但是很多人心中所想的和现实并不相符。大多数人都在想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但大家想到没有,要把宇宙人生搞清楚,真的就能凭几句话吗?术数的基础才是最根本的。所谓的珍本到手了,没有深厚的根基,也是只能望而却步。希望有一个几句话就能应用的秘诀,简单搭配,最好是几分钟就能学会,然后就成为大师。这个想法真的是不现实的。
市面上很多的《一掌经》算法,流自民间,有些简单的四宫论命,有些加入占卜的时空卦来辅助。属于其他术数嫁接在《一掌经》四柱地盘的简化版。不能说不好,只能说适合不同的层次的人。而要能看透,苦学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希望有心者,不要浪费光阴,我一直说,真喜欢的话,跟住古本,任何一个本体,各有其体系,对错与否,你用学习再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毕竟会殊途同归。
东跑西颠,都拼西凑,不落在该有的背诵、理解、应用、发挥这个循环上不会有任何意义,可能会流于半生乃至更久的消耗上。
至于说到底学那个本子,这个就要凭缘分,那个本子有感觉就学哪个,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融会贯通之前,最好不要借鉴其他算法,因为体系不同,混为一谈之后就全盘皆非了。
至于说方法灵不灵,算法好与不好,这个就要自己判断。目前的版本众多,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传承到某一个阶段,原有的方法失传,只好借用其他术数辅助,然后加上个人理解,一代代地变化。因此某些算法也仅仅是冠以《一掌经》的名字而已。总而言之,有传承的就按你的传承去学,没传承的就跟住一个本子一门深入。叶公好龙、一曝十寒必定永远只能成为迷惘者。
就拿《易经》来说,版本相对清晰,大众也极其容易获得。说《易经》是伪经的也有,但大多数人相对还是认可,尤其考古得来的修正版,更是优良。都知道那是千古奥秘,也都知道《易经》的话都说在明处,但读《易经》,能够读出来点东西的人又有多少?能把爻辞清楚背诵下来的读者又有多少?甚至很多夸夸其谈的爱好者连六十四卦都分不清。然后就颇为苦厄地仰天长叹,自己的苦学许久,为何没有心得?还没有成为他人命运的导师?
人都爱挺好听的,但真话才有益。学一门手艺吃饭无可厚非,想要一蹴而就那就是韭菜。《一掌经》虚假的繁荣,不是传承的幸事。
曾经在文章里说过一个盲派老翁算卦的真事。在这里再讲一遍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大约是九十年代左右,我家附近东南村里有一个盲人,早年曾经学过盲派的命理也会一些六爻。每到集市就上街摆摊算卦,补贴家用。
他的预测水平很一般,安抚心灵尚可,一到真章的时候就吉凶难凭了。他却捧着珍藏的古书视若珍宝。有一天他家里的牛跑丢了,家里人急忙出去找,邻居也好心地帮忙在周围寻找。盲翁却拿出古币,摇了一卦,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着急,指着一个方向说,牛就往那里跑了。大家将信将疑,一路追去,结果天黑了也没有找到。后来牛自己回来了。盲翁因此被家人更被全村甚至全镇子的人所嘲笑。他的卦摊顾客更少了。
许多年以后,我回到家乡,听邻居一个大婶说到这个盲翁,家里现在再请保姆照顾其起居。我问他现在条件好些没,还是低保户吗?大婶说盲翁很久以前就名声鹊起了,算卦奇准,都多少年了。现在家里条件很好。
再经过详细打听,才知道盲翁没有外出拜师学习,那二十几年里就是捧着视若珍宝的古书,看得多了,慢慢灵验起来。
书还是那本书,是人不一样了。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