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段,位于咸宁市所属的通山县南部地区。从咸宁主城区出发,车过咸安区与通山县接壤的古民居刘家桥后,便进人通山县地界。《辞海》云:“山峦九重,故名九宫。”九宫山作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吸引天下游客,九宫云海,云中湖,凉丝丝的空气,随处可见的飞瀑流泉,国家森林公园树荫形成的天然氧吧,让人陶醉流连。登临九宫山,醉心自然风光的同时,总会联想到历史深处的九宫山牛脊岭,那是李自成牺牲的地方。想到这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死,心头陡然漫起一股浊重的怆然之感。以史为鉴,用“牺牲”一词叙写李自成罹难,是对李自成本人应有的评价,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距今700多年的1646年5月,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残部从江西九江辗转撤退到九宫山时,这支队伍不是像今天纷至沓来的游人一样来观光的,他们人疲马乏,疲惫不堪,军队死伤、逃散过半,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面临的是穷追不舍的清军和地方地主豪强武装的夹击围剿。大敌当前,眼望九宫山的云海,李自成甚至不能勾起他哪怕是一瞬间的对故乡黄土高原陕北米脂的回忆,由彼时的出生地到此时的丧生地,李自成来不及勾画一张完整的生命拼图,就惨遭当地乡勇的杀害,结束了年仅三十九岁的生命,轰轰烈烈的人生停留在弹指间,长风浩荡变奏一曲英雄末路的悲歌……“当一道闪电刚过,程九百己经一个箭步到了李自成面前,将红缨枪向李自成心口刺去。李自成这时已坐稳身子,背靠一棵松树……他几乎是本能地将上身一闪,右手十分敏捷地抓住了枪的前端,恰好在红缨枪的后边,顺势一拉,程九百因为向前用力过猛,竟然踉踉跄跄倒在李自成的脚边。李自成不顾受伤很重,突然用最后的力气跃起,按住敌人,坐在敌人身上……但是他流血太多了,力气几乎用尽了,一时间不能将腰间短剑拔出……程九百大声寻救,他的兄弟程八百手持铁铲前来救他,猛一铲砍在李自成的头部。李自成顿时失去知觉,倒在地上。程九百从地上跃起,拔出腰刀将李自成的头颅砍掉了……一声声惊雷从天边滚过。”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对李自成之死大致作了以上描述。想当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家姚雪垠为了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除了在省图和北图检索披阅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游弋于史海钩沉,也亲自从武汉来到九宫山牛脊岭李自成遇害身亡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少说也有成千上万部,而姚雪垠写作《李自成》时,倍受毛泽东主席的关切,毛主席看了《李自成》第一卷后,称赞写得不错。后来已是暮年的毛泽东主席亲笔作出批示,同意他完成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这种殊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中,毛泽东鲜明地提出“进京赶论”,在全党一直警钟长鸣。上得九宫山,但见游人如织,每一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处,不知还有几处历史遗迹可寻?— END —
作者简介:朱广宇,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人。现居南宁市,酷爱阅读写作,尝试从中寻找心灵港湾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