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图:大风歌 江治安 作(原载美术报)司马迁确实是一位睿智高明的太史令。撰写 《高祖本纪》时,浓墨重彩地叙述刘邦的怪异出生,天纵英明,知人善任,察纳雅言,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而将诸多影响甚至有损其崇高伟大形象的史料,安排到其他人物的纪传当中,分散道出。如此布局,既回避了大不敬之嫌,又尊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斩蛇起义单读《高祖本纪》,觉得刘邦的形象高大上:崛起布衣,驰骋疆场,浴血奋战,征服天下,开国之祖,一代明君。透过字里行间,让人油然而生敬仰崇拜之情。待读到与刘邦同时代的其他人物的传记时,看到涉及刘邦的一些负面史迹后,读着读着,刘邦的形象就不断在眼前变幻晃动起来,时而高大时而矮小,时而伟岸时而猥琐,时而可钦可敬时而可憎可恶。特别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一组印象——是无赖,还是明君?轮番在脑海闪现,有时交织缠绕在一起,让人扑朔迷离,说不清,道不明,看不准。为何产生如此印象?先得了解刘邦身上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举事之前,有的发生在争夺天下过程中,也有发生在得天下之后。鸿门宴故事一。刘邦未举事之前,一介布衣。与其他布衣不同,他不干农活,游手好闲,交朋结友,蹭吃混喝。父亲刘太公斥之“无赖”。秦朝建立后,他混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一个亭长。他酷爱饮酒,经常泡在两个女人开的一家酒店。酒足饭饱之后,打几个哈哈走人,将酒钱赊着,也很少去结账。有时喝得酩酊大醉,就躺在酒店里呼呼大睡。由于刘邦结交的兄弟朋友甚多,他常去这家酒店喝酒,也引来了不少酒伴。这家酒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兴旺。酒店主人看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也奈何他不得,到年底将他的赊账一笔勾销。刘邦绘像故事二。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人吕公(后来刘邦的岳父),因为和沛县县令是至交好友,搬来沛县定居。沛县的社会名流,听说吕公是县令的贵客,都去捧场拜访祝贺。当时萧何任沛县主吏,祝贺宴会上负责来宾接待。他规定说:凡是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坐到堂下。刘邦时任泗水亭长,薪水微薄,手头拮据,但又不愿屈居人下,便在名帖上写着:“贺钱一万!”实际没带一个钱。名帖递入后,吕公大惊,赶忙起身到门口来迎接,并恭敬地把他邀入上座。刘邦坐在贵宾席位上,毫无愧色,神态自若,谈笑风生。楚河汉界(鸿沟)故事三。楚汉相争期间,刘邦在彭城(今天的徐州),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坐着马车仓皇逃窜。逃亡途中,碰见刘邦的儿子和女儿,夏侯婴让他俩上了车,载着一起逃跑。拉车的马已经疲惫,项羽的追兵又在后面,刘邦急于逃走,三次用脚把孩子踹下车,以减轻车子的重量。每次堕落车下,夏侯婴立即停车,把他们拉上来。刘邦恼怒,多次想杀死夏侯婴。但想到无人驾车,只好强忍着满腔怒火。高祖斩蛇故事四。刘邦与项羽同时率领军队在广武驻扎,刘邦在黄河北岸修筑起坚固的壁垒,据守不出。相互对峙了几个月。项羽多次下战书,传信刘邦出来交战,但刘邦不与答理,营门紧闭。项羽无奈,制作了一块高大的案板,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到上面,大声地向刘邦喊话: “你赶快出来投降吧,不然,就烹死你的父亲。”刘邦嬉皮笑脸地应答:“我曾经与你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杀你的父亲,那就请你分给我一杯肉汤。”置酒南宫故事五。刘邦攻下咸阳后,进入秦朝皇宫,看到殿宇雕龙画栋富丽堂皇,宫女妖娆俊俏貌若天仙,奇珍异宝触目皆是目不暇接,他一时眼花缭乱,扎在里面,纵情享乐,走不出来。故事六。有一次,刘邦与戚姬亲热,正好被前去奏事的大臣周昌撞见。坏了他的雅兴和美事,恼怒之下的刘邦抓住周昌,骑到他的脖子上,并问周昌:“我是什么样的皇帝?”这样的故事,在刘邦的一生当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鸿门宴看完上述几则小故事,一个活灵活现的流氓无赖刘邦,不是蓦然之间耸立在我们面前吗?其实对他的无赖行径,不只是司马迁的《史记》有详细记载,后代的一些史册典籍也有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绘。元代文学家睢景臣的杂曲《高祖还乡》就有一例:“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刘邦这样一个身上流淌着痞子气的市井无赖,为何能在群雄蜂起的乱世脱颖而出?特别是楚汉争霸,他只用短短的四年时间就逆袭翻盘,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一统诸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个中原因,我们只要对上面的小故事作进一步的延申阅读,就不难找到答案。芒砀山高祖斩白蛇碑刻故事五。刘邦赖在秦朝皇宫纵情享受,不愿出来,樊哙劝谏不听。张良不愧是智囊谋臣,他熟谙历史,通晓朝代兴衰存亡的原因和规律,也知道人性的软肋。他对刘邦说:“因为秦朝暴虐无道,您才能到达这里。既然我们是替天下除去残虐害民的暴君,就应该以节俭朴素为根本。如今进入秦朝宫殿不久,就安于淫逸享乐,这就是所谓的助纣为虐。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的意见。”刘邦虽然心里不情愿,对秦宫念念不舍,还是搬了出来,率领军队回到霸上驻扎下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故事六的后面,也有一个有趣的结尾。面对刘邦的咄咄问话,周昌答道:“陛下就是桀、纣之类的君主。”面对周昌如此犀利的回答,刘邦没有恼羞成怒,当场还笑了起来。看到周昌如此耿直,如此敢说,刘邦随之肃然起敬。《史记》的原话是:“尤惮周昌。”尤,特别也;惮,敬畏也。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面对刚强敢言大臣的出言不逊,油然而生敬畏之心,确实难能可贵。正是这样的豁达大度,宽宏大量;正是这样的闻谏勿怒,知错则改,及时止损,才重塑了刘邦的人生,才改写了他的历史,才成就了他的宏伟大业。倘若刘邦死死抱着流氓无赖的习性不放,举事成名之后,刚愎自用,闭目塞听,专横跋扈,我行我素,浩浩史册上会有刘邦的一席之地吗?悠悠历史长河中会有西汉王朝的深深印痕吗?非也。鸿鹄歌图
如此去观,说刘邦属无赖一类,是偏颇之语;讲刘邦跻身明君之列,是溢美之辞。历史上真实的刘邦,作为开国之君,有血有肉,肉身凡胎,是人而不是神。作为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喜怒哀乐,就免不了犯错误,就免不了受人性魔鬼的驱驶产生一些邪念,就免不了有时禁不住诱惑掉入陷阱。
刘邦的可贵,刘邦的成功,是他误入迷途的时候,听得进诤言,遏得住邪念,刹得住脚步,收得住身躯,勇于改过,回归正途。没有执迷不悟,一条道上走到黑。
所以,刘邦的一生是多面的,是立体的,是错综复杂的,是黑白交织的,既有值得后人敬仰崇拜的闪光点,也有让人诟病非议的劣迹污斑。
洞察认识刘邦如此,洞察认识历史上其他的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亦然。
— END —
作者简介:唐运家,湖北省咸宁市人,退休公务员。年轻时喜舞文弄墨,先后发表习作多篇。后忙于公务,辍笔多年。退休后,重拾旧好,偶发新作。所撰文章,先后被多个微刊刊发。品味史籍,追忆过往,诠释解读人生,力求悟出一点新意,给读者一点愉悦和启迪。这是本人为文的不懈追求。如能达此目的之一二,则聊以自慰矣。本号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