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旧中国街头的日本浪人(网图)
人称“东北王”的张大帅张作霖,是“少帅”张学良的父亲,曾被世人称之为东北的“土皇帝”“草头王”。他因为坚决不愿意为日本帝国主义効劳,被日本军在铁路上埋炸药炸火车(皇姑屯事件)而身亡。
此处说说张大帅“敲打”震慑日本浪人的一段陈年往事。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东北地区上层社会名流的集会。在热闹的宴席氛围之间,突然有几个日本浪人当面佯装讨好、实则挑衅说:“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恳请您即席给我们赏一幅字画。”
张作霖明明知道,这是日本浪人故意为难他这个大老粗。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出于个人尊严与民族声誉,不便于推脱,他就满口答应了。
于是,他神采弈弈地在一张满幅的宣纸上,特大羊毫毛笔一挥,写了一个很大的“虎”字,落款处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张作霖手黑”。注意,这里张作霖写的是“黑”。然后,潇洒自如地盖上了自己的私章朱印。
他的秘书近前一看,发现了大纰漏。
张作霖落款处,本来应该写“手墨”,却写成了“手黑”。
秘书悄悄地对他说:“大帅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一个‘土’字,‘手墨’变成了‘手黑’。”
张作霖仔细一看,心里一惊:这不很丢脸吗?现在如果我再当众改写,加个“土”字,我还要不要这张老脸呀?
人在突如其来的状态下,往往会急中生智。张作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故意大声呵斥他的秘书,说:“我难道不知道‘墨’字下面应该有‘土’字吗?可是,今天因为是日本浪人要的字画。所以,就不能让它带‘土’。这就叫做‘寸土不让’嘛!”
张大帅语惊四座,搏得在场国人的满堂喝采。而几个日本浪人的挑衅行为,被张作霖的“急智”棉里藏针地予以反击,一脸的狼狈不堪,再也不敢轻动妄为。
所谓“浪人”, 其实是日本的“中国通”。他们持武士道精神,拜军国主义,为天皇効命,充当打手与炮灰,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促成日本称霸全世界。谁若阻碍日本无限膨胀的野心,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这些浪人与日本的特务机关联系密切,甚至接受日本军队的领导,以浪人形骸混迹各地,从事谍报、侦察和特务等角色,充当着日本侵略扩张的先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德国霸占青岛。为巩固其统治,变青岛为己有,日本制定移民政策。在移民青岛的数万名日本人中有许多浪人,他们杀人越货,走私枪械,贩卖毒品,奸淫妇女,伪造货币,罪行累累,劣迹斑斑。“满州国”时,这些浪人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大批浪人出现在东北、上海、天津、济南等地的大型商埠里。他们到处倒卖枪支,贩卖鸦片、吗啡,开设赌场、烟馆、妓院,打打杀杀,扰乱社会,无恶不作,既害人又捞钱。日本,按说文解字,其本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日本人,自诩他的国家是太阳“冒”出来的地方;中国,在日本的西边,他们认为太阳是从东洋的日本当地升起来的,恩泽了四方,恬不知耻的自以为是救世主。早在中国隋朝时期的公元607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首次派使节小野妹子到隋朝,其递交的《国书》上竟赫然自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日本人认为,他们是高人一等的民族,是愚昧民族的拯救者。西边的隋朝,是日落之地、没落之处,是需要他们日本人来统一治理的。隋炀帝看了如此“国书”,非常不高兴,你小日本很狂妄嘛,中国的皇帝才是天之骄子。天上的太阳,是皇帝的化身。你小日本怎么说我隋朝是“日没处” ?你们想干什么?隋朝,立朝时间不长,日本没有多少动静。从唐朝开始,日本就不断地向“日落处的西边”汉族皇朝边境,搞骚扰、惹麻烦。唐朝断然派出军队在朝鲜一带与日本开战,打得日本侵略者仰面朝天。实力才是真理。 日本被打疼了,也变“乖”了。之后,日本开始派“遣唐使”,老老实实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时间到了晚清之后,西洋人以“鸦片战争”,首先敲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东洋的倭寇也肆无忌惮地入侵、骚扰、掠夺中国沿海的资源,草菅人命,边境始终不得安宁。日本“脫亚入欧”,实施“明治维新”,向西方学到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军国主义、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终于成仙得道,养成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狼性大和民族”的性格,明目张胆地打着反人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旗帜,大肆灭绝所谓的劣等民族,对中国和亚洲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张大帅,对东洋浪人公开宣告“寸士不让” 之际,应该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之前。此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直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宣布投降的日本仍贼心不死,日本的一些右翼政客,仍对中国的台湾虎视眈眈。
1945年日本投降,滞留在台湾的日本浪人有几万、日本军人有十几万、日本培养的忠于天皇的“皇民” 几十万。历时八十多年,这些人已然繁衍了四代人,总数已达几百万。这些人搞起“台独” 来,骂他“数典忘祖”管用吗?他们“独”往何处?不就是分裂中国归附于日本,效忠天皇嘛。随着历史的变迁,日本的武士和浪人早已销声匿迹,偃旗息鼓了。但对东洋的这些“当代浪人”、右翼政客,要看清他们伪善示好打出的烟幕弹,对他们仍然要“寸土不让”“寸步不让” 。— END —
作者简介:许人桓,武汉蔡甸人,退役军人,退休公务员。闲暇时间爱读史料书,推崇“立德、立功、立言”的华夏圣贤。偶尔写点感慨议论,以示自警,以文会友。本号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