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书堂:即太白读书堂,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二登天台山,留下了《琼台》、《天台晓望》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太白读书堂为后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上天台山绝顶而建。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登上拜经台,写下千古名篇《天台晓望》。
自是:自然是、原来是。
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天仙:天上神仙。
典出东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唐•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
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如谪迁、谪降、谪戍、谪居、贬谪。谪,原指有意指摘,责备,后亦指降职并外放。
语出《汉书•贾谊传》:“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孤高:孤立高耸。
典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四邻:四方,四处,周围。
典出《汉书•礼乐志》:“五神相,包四邻。”
颜师古注:“包,含也。四邻,四方。”
唐•裴度《夏日对雨》:“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得到师传,造诣高深。
典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邢昺疏:“言子路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颜渊是也;升堂次之,子路是也。”
唐•杜甫《丹青引》:“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人,清代史学家,汉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生前就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大昕为“一代儒宗”。
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向乾隆帝献赋被提督学政庄有恭选为一等。后在召试中被评为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学习行走。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月,中进士,经御试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其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纂修官、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期间还出任过会试同考官及山东、湖南、浙江、河南等地乡试考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父丧归里,从此引疾不仕。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余人。
嘉庆九年(1804年),于苏州紫阳书院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其治学范围广博精深,在史学、经学、小学、算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和创见。
有《十驾斋养新录》,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一生著述甚富,后世辑为《潜研堂丛书》刊行。
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二登天台山,留下了《琼台》、《送友人寻越中山水》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登上拜经台,写下千古名篇《天台晓望》。
太白读书堂正是后人为纪念李白登上天台山绝顶而建。
太白读书堂有新、旧二址。旧址位于拜经台东南面近峰顶的山麓,距拜经台约200米。房屋为三开间茅蓬,内供李白塑像。堂前有小院、花木扶苏,清幽宁静。明旅行家王士性曾对太白读书堂作过整修,供李白、王羲之塑像,题匾额“万八峰头馆”。
解放初在堂内置民国高僧兴慈(1881—1950)的舍利塔,又称“兴慈塔院”。兴慈法号悟云,出生于新昌西坑,1893年出家于石梁方广寺,1950年圆寂于上海。在天台期间,重修了下方广寺、梁妃塔,在高明寺外摩崖特大“佛”字,并多方奔走,恢复了国清寺天台宗祖庭的地位,功勋卓著。
新址位于归云亭下方,近年所建,规模较旧址大,房屋信采用三开间茅蓬殿宇,中立高3米的李白花岗石雕像,栩栩如生。堂外长3米,高2米的大理石石碑上镌刻李白的千古名篇《天台晓望》,笔力雄劲,气势恢宏,为浙江省著名书法家王东林先生所书。
摄影:肖连飞、王则彬、天台₆₁₅₀₂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