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全7集),感受波澜壮阔和人生豪迈情怀

文摘   2024-12-27 09:11   宁夏  
毛泽东诗词大多磅礴豪迈,和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并且和他的书法相宜得章。
他的诗词中,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豪情,又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坚韧不拔。每一句诗词,都仿佛是他波澜壮阔人生的缩影,记录着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毛泽东的书法,同样展现了他那独有的气魄与风格,笔走龙蛇间,既有狂草的不羁,又不失隶书的稳重,正如他性格中的刚柔并济,智勇双全。

在他的笔下,文字不仅仅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情感与意志的载体。那些遒劲有力的笔画,如同他指挥千军万马时的果断与决绝,又似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自信。诗词与书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毛泽东形象,让后世之人得以窥见他那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胸怀。
读他的诗词,观他的书法,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股穿越时空而来的磅礴力量。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毛泽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诗词与书法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毛泽东的诗词人生》


去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纪录片《毛泽东的诗词人生》,该片择取毛泽东不同人生阶段的代表性诗词,专注于诗词本身,解读、挖掘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考辨、发掘与毛泽东诗词相关的多个侧面,进而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展现一代伟人的高尚人格与博大情怀。共七集。


第1集 雄视千古

本集主要内容:32岁那年,毛泽东曾在湘江边第一次填写词牌《沁园春》。再一次填写《沁园春》,毛泽东刚过42岁,进入人生的第43个年头。那一年的黄河边,漫天冰雪中,他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10年,毛泽东从湘江走向黄河,从青年革命家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领袖。10年,作为诗人的他,在《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勾画的弧线中,完成了升华。

第2集 人间至情

本集主要内容:清晨五点,晨光初露,四周静谧,只有早起的鸟儿偶尔鸣啼。忽然,山径之上,有脚步声传来,越走越近,最后,停在了林间掩藏着的一座不起眼的坟墓前。一夜未眠的他,天刚亮,忽然提出来要上山,没有任何准备,随行人员匆忙间采了一捆松枝递给他,他放到墓前,鞠了三躬,轻轻说了句:“父亲,母亲,我来看你们了。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第3集 无畏前路

本集主要内容:在关于黄鹤楼的名篇中,毛泽东所写《菩萨蛮·黄鹤楼》常被人们传诵。美好的江南春日在作者眼中却笼罩着迷茫压抑的烟雾,这在历代吟咏黄鹤楼的诗歌中并不多见,显然诗人并非在写眼前的景和个人的际遇。

第4集 沧桑正道

本集主要内容:李慧霖10岁开始跟师父学习剪纸,传统剪纸以人物、动物和吉祥图案为主,但李慧霖学习的剪纸是书法,而且是毛泽东的书法。因为《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会昌成了江西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第5集 自成高格

本集主要内容:北京香山公园南麓,静谧的半山腰有一处白色房子,来这里的游客主要不是为了赏景而是缅怀一段难忘的历史。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后,落脚于此。在这里生活工作了6个月,直到9月迁往中南海。

第6集 诗书年华

本集主要内容:这段老资料,拍摄于1950年10月,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10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少数民族代表会聚北京,为他们敬爱的领袖,献上了具有各族特色的礼物。在观看文艺演出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坐在前排的民主人士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我来和”。主动邀人唱和,这是毛泽东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第7集 从未远去

本集主要内容:有一位诗人说过,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依然是人类精神文化中最美丽的花朵。毛泽东曾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达观和乐观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素材来源网络,以供学习之用,侵删】

甜蜜非凡
展示人文历史,感受传统之美
 最新文章